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303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情辞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文辞峻洁而又富于情思。教学中,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重视朗读训练,增强文言语感。 2体悟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感受文章意趣。 3了解古人模山范水的写景艺术,体会语言妙处,提高欣赏品位。 4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运用联想想象,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的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望“文”生“景”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分层朗读,合作探究,美点寻踪。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为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之歌唱。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二、作者简介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课文赏析 (一)读出韵味,感受文言文“入乎其内”的“情趣” 1读,要读出有我,读出问题思考。 参阅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勾画下来,倡导同学们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鼓励大胆提问:可明知故问,为的是提醒别人注意;也可有疑而问,为的是自己正确理解。通过自读,就字面理解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就文言词语理解方面你总结出了哪些规律与方法?就文章内容你能生发哪些思考?(如:此“书”写的是什么内容?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提出讨论,以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读,要读得忘我,读出顿挫有致。 思考:富春江的水“异”在何处?山又“奇”在何处?吴均用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水异山奇”,请你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来分别传达富春江水与山的特点。 此环节每遍读要有目的,有效果,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二)读中品味,感受文言文“沉乎其中”的“意趣” 1读,要驱遣想象,品出意象合一。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行。”如果你是导游,请发挥想象,选择描写“异水”或“奇山”中的一两句,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解说。 2读,要含英咀华,品出文外之意。 作者看到富春江两岸高山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和意趣的语句,加以品析。 (三)读后回味,感受文言文“出乎其外”的“理趣” 1读,要读出思考,悟出人生理趣。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2页,人民出版社,1960)。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美化人,使之受到教育和陶冶而变得更完美,更高尚。如果是你登临此山,结合马克思的话,谈谈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示: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但所蕴含的自然美的审美情趣、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不觉心旷神怡,移情山水而淡泊名利。 2读,要读出回味,读出余音绕梁。 这篇山水小品文,仅用114字便生动真实地描绘出了富春江的旖旎风光,似一幅山水写意画。山水怡人,读书养气。下面看看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哪些“奇山异水”的雄姿倩影?看谁在课堂上背得又快又多?(学生诵读后进行背诵比赛) 四、课堂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创作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五、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的旅游、观赏经历,写(或说)一段话,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美丽风光,或绮丽,或雄奇。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语言要优美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