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279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中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先主器之()(2)因屏人曰()(3)欲信大义于天下()(4)将军既帝室之胄()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不度德量力B此诚不可/与争锋C时人/莫之许也D于是与亮情好日/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5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A利尽南海(物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锋利)B国险而民附(国都)此用武之国(地方)C贤能为之用(他)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D挟天子而令诸侯(表示承接关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关系)6翻译句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7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1)曹操:_(2)孙权:_(3)荆州、益州:_(4)诸戎、夷越:_8“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现在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魏武帝:曹操。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众寡:人数少。建:提出。吴会:吴国。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辎(z)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会表卒()(2)遂将其众去()(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4)或谓先主曰()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15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表达交流16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用反问句续写一句话。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说:“必须有工作经验!”你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借用诸葛亮出山这一典故,反驳道:“_”体验中考17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1)_三顾茅庐(三国演义)(2)_三借芭蕉扇(西游记)(3)_葬花(红楼梦)(4)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_”。18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_,但我们有_。参考答案1(1)器重,重视(2)使退(3)通“伸”,伸张(4)后代2A解析:A项“之”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而”分别为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连词;C项“因”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于”分别译为“同”“在”。3D4A解析:A项应是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5B解析:B项中前一个“国”是“国家”的意思。6老百姓谁能不用竹篮盛着饭,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7(1)此诚不可与争锋。(2)可以为援。(3)夺取、占领。(4)和、抚。8(1)选用贤能;(2)体恤百姓;(3)加强民族团结;(4)改善睦邻关系;(5)对内革新政治。(也可用原文作答)9D解析:A项分别是“拜访”和“看见”的意思;B项分别是“计谋”和“鞭打”的意思;C项分别是 “助词,的”和“代词,他”;D项都是“都”的意思。10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11(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2)益州充实之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12解析:此题考查对选文大意的概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层意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13(1)适逢,正赶上(2)率领,带领(3)劝说,说服(4)有人14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挡他呢?15因刘表的礼遇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16人家诸葛亮出山之前也没有带过兵,您为什么就非要求我有工作经验?17(1)刘备(2)孙悟空(3)林黛玉(黛玉)(4)智取生辰纲18示例:航船历经风浪足够的力量驶向自己的理想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