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香菱学诗》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271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香菱学诗》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香菱学诗》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香菱学诗》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学习重点: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学习难点:把握神态、细节描写。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1、 自学展示:1、作者及红楼梦介绍曹雪芹(1724?-1764),名沾 ,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后来曹家势败家亡,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是我国故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面目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职、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2、背景介绍。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 “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3、课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一个故事:林黛玉:黛玉葬花;薛宝钗:_进贾府扑蝶、出闺成大礼;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宝玉挨打。2、 合作学习: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提示:香菱在哪儿学诗?跟谁学?怎样学?结果如何?)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3、 质疑导学:1、 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4、 学习检测:1、贾府中的“四春”是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各自的丫环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2、请写出下列人物在海棠诗社中的别名。A、林黛玉:潇湘妃子 B、薛宝钗:蘅芜君 C、贾宝玉:怡红公子 D、李纨:稻香老农3、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史湘云、妙玉、李纨、巧姐。4、“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说的是王熙凤,红楼梦对她的评语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板书设计: 一、品诗 第一首诗 词藻堆砌,无真情实感 第二首诗 有进步,跑题 第三首诗 用词典雅含蓄,感情真挚二、品人 香菱:学习专注、聪明灵秀,悟性高,勤奋 黛玉:热情、豁达,并且学识深厚。三、品文 成功(1)自身因素(内因)(2)老师因素(外因)(3)环境因素(外因)5、 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