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085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3 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能量转化的量度使用范围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日常生活做功的现象的分析与体验理解功的二个必要因素(2)通过探究与比较知道功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与活动体验让学生知道科学来自生活实践,科学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教学重点(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初步掌握功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知道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理解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教学器材准备身边的学习用具,课本,桌子、笔等教学设计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2节的第一课时。它的主要内容为:功的定义,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做功的计算、单位以及功与能的关系。本节课联系了已有知识并将对其进行深入。同时它又为动能、势能以及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各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也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以及能的转化。对功与能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功的二个必要因素,特别是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对能的含义与做功实质的理解不可能马上到位,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课本也安排了以后的动能势能、内能的转化,直到最后一节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即到了最后一节才会对功能关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几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体验、分析归纳等各种方式理解上述知识,从而培养自己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上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我采用以探究体验为主、启发并结合分析归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学习中参与知识迁移的全过程。本节课我以“功”为主线,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利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充分挖掘身边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功效。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知识和规律,并内化为能力。实现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兴趣的激发者的角色转化。充分体现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PPT2:显示二个常见情境,推车不动,马拉车的动画,应用成语中得到“功”在物理上有成效的意思,而“功到自然成中”功含有努力工作的意思PPT3:物理中功含有的成效的意思,可以体现在哪些量上呢,比较二个过程的共同点PPT4:分析二个过程的力及方向,以及。PPT5:总结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PPT6:学生在短时间无法理解二个因素中通过距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的一致性。开始让学生进行体验,力及方向,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并进行分析。师:问:是否符合二个必要因素,有力无距 是否符合二个必要因素,有距无力。 是否符合二个必要因素,力距垂直 师:总结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PPT11-12:判断,让学生来分析PPT13-14:通过走楼梯,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通过的距离-球从楼梯滚下重力通过的距离分析引出斜面三个力的做功情况,斜面可以用无数个台阶来处理同时包含极限的思想,为以后计算斜面的做功计算及势能计算设铺垫,这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点,同时深入理解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名话的含义。PPT15:通过做功是否存在量之间的关系呢来引出计算,通过课件比较来引入计算公式等 PPT16:公式,单位,1焦的含义 PPT17:简单计算例题,强调计算时要判断力、距是否对应PPT18:举一反三,提出能的转化及势能的增加PPT19:用水平做功的计算来提出能的转化,讨论后解释(PPT20)PPT21:讨论功与能的关系。只提出能的概念与做功的实质PPT21:小结教学反思在初一的内容中已经有了力的概念以及速度的学习,同是本章第一节又有了能的转化,并且与学生的交流中,小学也有能的基本知识,因而学习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是并不困难的,困难的是力与距离的对应,以及功与能的关系。课前通过焦耳的简介对科学问题的进行态度与价值渗透,让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我通过成语中的功的含义来表达“成效”意义,进而引入相关的物理量,通过教学也顺利达到了正迁移的目的。而对于力距对应,我采用了体验理解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感悟中自然达到知识的内化,进而进行延伸,斜面上受力分析以及力通过的距离一直是学生的难点,对于初三学生而言高中的力学中这些知识也是必不可少,因而设计了这个环节,并初步渗透了估算题的解法,对于最后功与能的关系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提到,对功能关系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我只提出概念而不深入。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学生觉得上课内容紧凑,容量较大,而对于几个难点的突破还是有明显的效果,通过作业本的练习情况亦如此,在讲练习时再进行强化就能较好解决难点。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中的体验-理解-应用的模式比较欢迎,特别是在应用中可以用实验去解决的手段表示非常有效,对科学来自自然,应用于实践的内化可以说相当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