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复习(下)教案 (新版)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9761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复习(下)教案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复习(下)教案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中复习(下)教案 (新版)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期中复习【复习目标】1.会区分变化与性质,了解“对蜡烛及其燃的探究”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两个实验的综合运用、推理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要领。2.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概念的理解。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它们的性质,知道原子的构成,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4.认识水的组成,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复习重点和难点】1.会区分变化与性质,推理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要领。2.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概念的理解。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原子的构成。4.认识水的组成,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意义、以及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第3章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分子、原子、离子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_、_和_等微粒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微粒,离子是带电的 或 ,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2.构成物质的微粒的_和_都很小,这些微粒是_的(填“静止”或“运动”)。构成物质的微粒间_间隔(填“有”或“没有”)。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可分,而_不可分。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_;微粒间的间隔受热_,遇冷_(填“增大”或“减小”)._态物质微粒间隔最大。4.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_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一定的_。5.气体往往与固体和液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物质为气态时,微粒之间的间隔比较,_而物质为固态或液态时,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比较_(填“大”或“小”)。6.“蓝墨水把水变成蓝色”说明_,“油菜花香味扑鼻”说明_;“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_。7.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8.分子用 表示,原子用 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离子的表示方法: 。9.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_为1个原子质量单位,其他原子的_与_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_)。知识点二: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由带电荷的原子核和带_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呈_性。原子核一般由一定数目的_和_构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_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_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中:核电荷数=_数=_数。2.(1)原子核外电子是_排布的,最少有_层,最多有_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个(只有_层的不超过2个)。(2)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具有_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_个)的结构。(3)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一般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_,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知识点三:.元素1.概念: 。 2.与原子的区别: 。 3.元素的分布(推断题):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多少:氧、硅、铝、铁、(钙、钠) 空气中含量:氮、氧 生物细胞中:氧、碳、氢、氮 海水中:氧、氢、氯、钠4.元素符号的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5.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6.元素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第4章 知识梳理:】第一节 水的净化1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a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b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如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2活性炭主要是吸附掉一些色素及有异味的杂质。3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方法。4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硬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软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通过将水煮沸或暴晒。实验室里用制取蒸馏水的方法。第二节 水的变化1 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水、并 放出大量热。3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氢气纯度的力法是: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4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5.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单质和化合物比较概念举例区别相同点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H2)氧气(O2)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H2O)、二氧化碳(CO2)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6、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像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第三节 爱护水资源1 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4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2)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拓展篇 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1)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分类意义实例宏观表示一种物质水表示该物质组成元素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微观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于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如:2.化学式的书写A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数字(常是“2”)来表示: H2 O2 N2 F2 Cl2B.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氧化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如:HgO、CO2、 SO2、Fe3O4 、P2O5写法:氧元素在右 读法: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Na2S写法:一般正价在 ,负价在 (即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 读法:某化某3化合价。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写法: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3、原子团: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中的OH、CO3原子集团,作为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好象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根,根也有化合价。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化合价离子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元素符号右上角,先数后符“1”省略实例1 1 1 2Na、 Cl、 OH、 CaFe2+、Mg2、Al3、Cl、SO42+联系与区别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电荷通常在数值上相等,位置不同,正、负号的写法不同。 (1)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a氧元素通常显2价;b氢元素通常显1价;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1价:铵根 ;-1价:氢氧根 ,硝酸根 ,氯酸根 -2价:硫酸根 ,碳酸根 (2)化合价规则的应用:判断化学式的正误2、求化学式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化学式的简便方法(化合价交叉法)步骤。4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1)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例:H2O中H:O=NH4NO3中N:H:O=(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二)题型、方法归纳:1.走进化学世界的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2.我们周围的空气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及有关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描述,以及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的理解,常见的题型有选择、填空、探究题。3.构成物质的微粒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其中几种粒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原子概念的应用、元素的定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内容,要求学生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内容。4.自然界的水有关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净水的方法、过滤操作的要点、水的组成实验、化学式的书写、计算等内容。(3) 典例精讲:例1: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错误。答案C例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 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A正确;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错误;原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C错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D错误。答案A例3: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从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D错误。答案D典题4: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内容。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是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所以A、B都是错的。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答案:D典题5: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水的性质的知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构成水的粒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答案:D典题6:现有氧气 空气 碱式碳酸铜 氯酸钾 硫 水 氧化镁 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属于化合物的有_;其中_属于含氧化合物,_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_。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一定要搞清分类的标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及混合物。答案: 典题7: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4)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其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本题考查净化水质的方法及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茶叶与水的分离是固体、液体分离,固体、液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所以茶叶与水分离原理是过滤;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除去水中杂质;经过净化的水常用二氧化氯来消毒,因为二氧化氯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硬水与软水的不同之处就是钙、镁离子的含量不一样,硬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多一些,降低水的硬度也就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采取的措施是加热煮沸或蒸馏。答案:(1)过滤 (2)活性炭 (3)ClO2 (4)加热煮沸(或蒸馏)典题8: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加食盐水 D.加肥皂水解析: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成分及区分、鉴别方法。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无味且都不能和食盐水发生任何反应的液体。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遇到肥皂或洗衣粉时,不易起泡。而蒸馏水中含极少甚至不含钙、镁离子,加入肥皂水易起泡。答案:D(四)归纳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内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中考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其中几种粒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原子概念的应用、元素的定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内容,要求学生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内容。2.该单元重点内容是水的净化方法、重点掌握过滤操作步骤;水的电解实验的现象、结论;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以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的有关计算。(五)【板书设计】:一、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表示方法、性质、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构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几种粒子的带电情况以及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结构意识图的含义。元素的定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二、水的净化主要的过程、过滤操作的步骤、硬水、软水的定义、检验、转化。氢气的性质、验纯,水的组成实验的现象、结论、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以及会区别。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书写、读法,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作业布置】期中同步练习题下【教学反思】前四个单元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次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思考和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观察,并准确地描述试验现象。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调控,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怎样上好探究课,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讲解了物质的性质、变化、仪器的认识、实验的基本操作;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以及制取等内容,同时在展现水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又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等内容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又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的物质的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