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9 在山的那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888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19 在山的那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9 在山的那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19 在山的那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山的那边教材分析在山的那边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山”和“海”是诗中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意象,“海”是梦想的代名词,“山”象征追逐梦想过程中遭遇的重重艰难。诗中“无数座山”,告诫我们要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要跌倒了能爬起来,要一次次坚持奋斗下去。学情分析初中的大门,是孩子人生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孩子们开始憧憬未来,开始谈论理想,但学习任务加重,压力也随之而来,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们,面对一点小小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就难以应对。通过在山的那边一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悟出生活的哲理。同时引导学生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教学设计(一)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领悟诗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感悟人生。教学重难点1继续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2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激趣诱思当今的一个热词是“中国梦”,各个领域都在热议自己业内的“中国梦”。不仅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梦想,个人的成长更是离不开最初的梦想。几乎每个人在童年期间都做过色彩斑斓的梦。这些梦或者充满新奇的幻想,或者有美妙的希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看看有哪些收获。二、初读诗歌,扫清障碍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痴想(ch)诱惑(yu hu)喧腾(xun)一瞬间(shn)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痴想:发呆地想。隐秘:隐蔽,不外露。铁青:青黑色,多形容恐惧、盛怒或患病时的发青脸色。凝成:凝结而成。诱惑:吸引;招引。喧腾:喧闹沸腾。漫湿:润湿,浸湿。瞬间:转眼之间。三、自由朗读,把握内容【提出问题】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诗中的“山”和“海”各有什么内涵? 【学生回答】 “山”是作者童年时眼前的大山,“海”是作者一个隐秘的梦想【教师点拨】 请带着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回答】 “山”象征成长中的艰难险阻,“海”象征理想其他学生补充,语言要简洁。【教师小结】 第1节中“山”“海”实指的成分较多,写出了封闭的山村孩童对走出大山的渴望。第2节中的“山”“海”则带有象征的色彩。“海”象征梦想,“山”象征追逐梦想过程中遭遇的重重艰难。【提出问题】 那么这两节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时间上:第1节写“我”童年时期;第2节写“我”长大后。情节上:第1节写“我”渴望海,第2节写“我”追寻“海”。心理上:第1节写“我”的想望与困惑,第2节写“我”的感悟和信念。方式上:第1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第2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提出问题】 第1节与第2节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时间的先后;因果关系;第1节是第2节的基础。【提出问题】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与作者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资料助读】 在山的那边是我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教师。从小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王家新山那边的海【提出问题】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好奇、幻想、对生活的热爱。 四、圈点勾画,嚼出味道【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以品茶的心态来读这首诗,看看哪个词语你能嚼出点什么?【师生互动】 学生在文章中勾画出相关语句,朗读并谈感受,教师根据学情随机指导。【学生回答】 预设一: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隐秘”指的是刚刚种下的梦想种子未曾示人,深藏于内心,自己很珍视,又带有一点朦胧,这是属于自己的秘密。预设二: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铁青”用了拟人的手法。“我”爬上山顶,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我”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青色的山,也像铁青着脸冷冰冰地拒绝“我”。预设三: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遭遇到重重困难。每一次遇阻,心灵就会受挫,几乎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枯干的心灵”正写出遇挫后心里的伤痛和无奈。【教师点拨】 联系上下文,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就能品出语言的丰富意蕴。引导学生再读诗句,读出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根据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词语的内涵。对于重点句的理解,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回答要求,既让后进生在难度降低的前提下也能尝试说一说,又确保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五、用心品读,读出情感【提出问题】 朗读诗歌,还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试着与同学们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尝试朗读。【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哦,山那边是海吗?”一句读出惊奇、半信半疑和向往的情绪。“妈妈,那个海呢?”失望之余,略有责备、委屈的语气。“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要读出坚定的信心。【提出问题】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理想的追寻来源于坚定的信念,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才能越过高山,看到大海。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要读出这种坚定的信念。【学生朗读】 读不好,可以指导其再读,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提出问题】 为了见到信念凝成的海,作者又是怎么努力的?【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提出问题】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学生回答】 预设:作者经历了很多失望,但没有气馁,依然在执着地追求理想。【教师点拨】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设计意图:作者的感情,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要在朗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生,要读出自己对作品,对生活的理解。)【学生朗诵】 【教师评价】 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指导,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出问题】 “一次又一次“一座座”和”“又一次次”这些量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预设:“一次又一次”表明“我”经历过许多次失败。“一座座”是写山多,在文中指“我”爬山遇到困难非常多,很艰巨。“又一次次”,强调了“我”不灰心不放弃,付出很多努力。【教师明确】 这些量词体现作者在追寻理想的路途中,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他一直在努力着,这就是诗歌的特点,用凝练的语言体现深刻的内涵。从这些量词中你又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挫折,我们跌倒后要能爬起来继续努力,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读出作者失败却仍不懈努力的信念。【学生朗诵】 男女生分读【提出问题】 追寻理想的途中困难重重,又是什么原因和力量支撑着作者去爬“山”的呢?【学生回答】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师生互动】 “种子”比喻什么?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提出问题】 飘来的东西很轻,又为什么说这颗种子会扎下深根?联系上下文想想,你从这“飘来”和“扎下深根”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预设: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因为“我”追求理想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很坚定,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教师明确】 飘来的东西确实不易扎下深根,唯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扎下深根。读出自己的理解。【学生朗诵】 全班齐读,读出坚定的信念。六、熟读成诵,感悟哲理作者就是这样虽遭遇重重挫折,但仍对理想执着追求,最终他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课件展示】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教师点拨】 指名朗读、齐读。读出坚定、兴奋、喜悦的心情。【提出问题】 你能把最后一句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吗?【学生回答】 预设一:照亮了前进的方向。预设二:照亮了人生的道路。预设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教师小结】 作者既在告诉我们,也在激励自我:要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顶峰,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把这几句话背下来。【课件出示】 在不停地_后 在一次次地_之后 你终会攀上_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_ 是一个_ 在一瞬间_【学生背诵】 【课件展示】 作者简介:王家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1957年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就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资料助读】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我已无数次地见过我在童年时所见到的海,但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对于现在的我,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依然是“信念”。如果我不能在一个更高层面上重新达到这种肯定,那就很难设想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坚持下去。王家新山那边的海【教师小结】 这就是作者要传达给我们的“海”,“用信念凝成的海”,王家新曾经写道:也许是由于不屈的天性,也许是我在上初中时读到的一句格言“只要沿着江河走,就一定能发现大海”,给了我这种信念。这种信念也支撑着作者走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七、三思后行,学以致用【提出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理想或是梦想也不同,我想问,今天读了这首诗歌,“山”和“海”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实现我们心中的“梦”。八、作业设计1反复朗读,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2以“我终于见到了_”为题写一段200字的文字。(横线处可以填写某种事物,如大海、雪山、大漠等;也可以填写具体的人,如你的偶像、某个神秘人物等。)要注意写出你对见到他或它的渴望和追寻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以及见到后激动的心情。3课下阅读诗集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