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3节动能和势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256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3节动能和势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3节动能和势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3节动能和势能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节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识别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事例。2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难点】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2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要点提示:正确理解能量的概念,“能够对外做功”并不是“正在对外做功”,一个正在做功的物体,它一定具有能量;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不一定正在做功。知识总结: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判断是否具有动能,关键是看物体是否运动。2分析物体的动能时,要考虑周全,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3判断动能的大小:质量相同,比较速度;速度相同,比较质量。4同一物体,质量一般不变,这里之所以说“一般”就是有特殊情况,如洒水车洒水时质量会减小。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24年,在欧洲曾举行了一次汽车大赛,比赛非常激烈,不少观众停在路旁为运动员加油,路旁有个卖西瓜的老农看到赛车运动员们满头大汗,心想送个大西瓜给选手们解解渴。于是他挑了一个大西瓜朝迎面而来的赛车中的运动员扔过去,没想到车身竟被西瓜砸坏了!运动员也受了重伤,浑身是血!思考:西瓜一碰就碎,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教材P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流动的河水、滚动的足球都能做功,我们说它们具有_能量_,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_能量_越大。2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B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量C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不能做功D运动的物体没有做功,说明这个物体没有动能自主阅读教材P676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物体由于_运动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大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_大_,它的动能也越_大_。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在此实验中通过比较_木块在水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_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当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选用质量_不同_的两个小球从斜面_相同_高度滚下;当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该选用质量_相同_的两个小球从斜面_不同_高度滚下。(后四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特别提醒:1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之一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看作零。2在分析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时,一般是分析同一个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所以要比较该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哪些疑惑?自主阅读教材P6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物体由于_高度_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发生弹性形变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两个因素有关,物体质量越_大_,被举得越_高_,其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量有关,弹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_大_。7建高楼时首先打好地基,原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间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_B_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_A_锤的高度要低一些。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_B_锤的质量要大一些。(均选填“A”“B”或“C”)对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用双色笔做好记录。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疑问,并帮助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讨论交流。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某段道路的标志牌显示:小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0 km/h;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0 km/h。(如图所示)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解: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所以大型客车的限速比小型客车的小。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