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8020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案例说明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等内容”,难点是“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可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知识点是重难点的交集点。这一知识属于政治、思想类内容,相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难度。教学中,教师以讲述为主,在知识上补充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用比较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其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述:由“汉族”说起汉朝的建立,联想到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教师提问:文帝、景帝的主要治国措施是什么?学生回忆知识并回答。教师讲述:这一时期,在社会繁荣的景象下,其实也隐藏着不少隐患,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威胁到了国家的统一。教师设问:到底有哪些隐患?又是怎么解决的?” 设计意图:由“汉族”集中学生注意力回顾旧知识,用“隐患”引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1.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前提条件教师讲述:汉初以来,三任皇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思想上却一直奉行黄老之学。随着西汉废除秦“挟书律”“妖言令”等苛法的实行,诸子各家重新兴起,使得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诸家并存、十分活跃的景象,这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汉武帝刘彻继承皇位。(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汉武帝”像)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名刘彻,景帝中子,母王美人。四岁时封胶东王,七岁时取代其兄长成为皇太子。他生长于锦衣玉食的皇宫中,未尝知忧与惧,又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即位后,尤其祖母窦太皇太后去世后,他开始独立执政,不拘一格延揽人才,在先祖积累的雄厚财力基础上开始了开拓进取的治国征程。2.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教师讲述:汉武帝召集各地学者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学生活动: 想一想,说一说:汉武帝询问各家学者的治国方法。法家学者会说:道家学者会说:儒家学者会说: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储备的法、道、儒三家思想,论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治国方法,培养知识运用的能力。教师讲述: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董仲舒建议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看课件“董仲舒”像和春秋繁露 书影)汉武帝采纳建议,任用精通儒学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教师设问:汉武帝为什么能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教师介绍: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阳)人。西汉中期儒家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今文经学的创始人。少年时攻读公羊春秋,勤于学,三年不窥园,景帝时为博士。董仲舒的儒学实际上吸纳了阴阳、法家刑名和黄老之学的精华。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以“天人三策”上书汉武帝。“天人三策”的主要内容是以春秋公羊学为理论基础,从“天人相与”出发,论证“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王者要顺承天以阳为主、以阴为辅之意,“任德教而不任刑”,主张京师设太学,地方郡县也设官学,求贤养士,以“三纲五常”教化百姓;提出改革选官制度,“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结合课件);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结合课件),以统一思想,令“民知所从矣”。儒家学说“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需要”,而这正是汉武帝于诸子百家中选中儒家的原因。推崇“大一统”(即以一统为大)、“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契合了雄才大略、大力推进大一统帝国的汉武帝的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的统一来配合政治的一统。教师提问: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下,有做官理想的人会怎么去努力?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讲述:在选拔官吏制度上,推行察举“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以儒家学说的标准选拔人才;大力兴办学校,长安设太学,郡县创办官学,推广儒学教育,培养官员后备人才。两者相辅相成,儒学教育,教化百姓。因此,研读儒家经书在民间风行起来,出现了“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谚语。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深远影响学生探究与讨论: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讲述:汉武帝在思想统治上遵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学说由此一跃而成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而且,儒家思想学说借助国家的强大力量向社会和百姓渗透,向边疆地区传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奉行的标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而这有利于培养百姓的文化认同,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更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凝聚和巩固。学生比一比: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教师提示:从目的、措施、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师归纳:结合课件展示的表格。设计意图:通过对秦、汉两朝推行不同思想措施的对比,让学生感知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时代与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角度探究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感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在当时的可行性,认识其历史意义。通过对同类知识的“类比”,认识历史发展的进步。教师小结:今天人们的思想现状,一是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其他各家思想也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从这两方面看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推崇儒家思想有其历史进步作用,但是“罢黜百家”也有其禁锢人们思想的一面。另外,在推崇儒家思想的人物中,董仲舒是众多人物中的一位代表,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这方面的人物资料。教师过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实现了思想方面的“大一统”。汉初诸侯王国问题也有待解决。下面我们来学习“推恩令”。 课外拓展活动查找陆贾、贾谊、公孙弘的儒学思想,结合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