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9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3387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9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9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9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曹妃甸区一中高二年级理科政治期中试卷考试范围:必修四;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之一,另外一个“对子”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4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A. B. C. D.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由此看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普遍性 B运动 C客观实在性 D能动性6马克思在阐述世界的本原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可创造性 B可见性 C客观实在性 D客观存在7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A客观性 B主观性 C无限性 D反复性 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发展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9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个人的生命历程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 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 B、 C、 D、10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_ 决定的。A主要矛盾 B矛盾的普遍性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可知性 B.主观性 C.规律性 D.物质性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3“入山见山,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15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三思而后行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A. B. C. D.16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践行“三严三实”集体学习时强调,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这是因为(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A B C D17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下列现象中,属于社会意识的有科学发展观 生产力 社会生产关系 科学、艺术A B C D18现代科技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对自然灭绝式的索取与开发的行为比比皆是。大自然在饱受伤害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陆地下沉,草原面积缩减;全球天气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成倍增长。上述事实说明(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发生改变A B C D19下列说法与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相一致的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拔苗助长,人定胜天C把握分寸,过犹不及 D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0国外一所训练营接受了一批身上恶习很多的新兵。教官们精选了一些家信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新兵学着读,照着抄,告诉家人自己养成了每天早上刷牙、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等新习惯。一段时间后这些新兵克服了许多坏习惯,变得军容整齐,精神焕发了。这则事例启示我们(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 2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普遍的 B规律是能被认识和利用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规律是可以改变的22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热”迅速席卷全国,“莫言效应”催生一座座经济金矿。材料主要体现了联系的A.多样性 B.条件性 C.客观性 D.普遍性23随着南方极端天气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南方也要供暖已达成共识,当前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如何供暖。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实践决定于认识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24“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这直接体现了( )A、辩证的否定 B、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C、一般寓于个别之中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25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创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从哲学上看,这说明真理( )客观的 是具体的 是因人而异 是有条件的A、 B、 C、 D、 26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失败是成功之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刻舟求剑 居安思危A B C D27“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A.相互转化 B.相互依存 C.相互渗透 D.相互排斥28“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上述材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相对独立性 C阶级性 D主观能动性29感冒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伤风。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至,大体可以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风热型风寒型症状发热重、恶寒轻。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等发热轻、恶寒重。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比赛流涕等用药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等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治疗感冒需要对症下药,这期中蕴含的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30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31当前各级各地吹响了全面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李克强在九江、恩施调研时强调,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在中西部山区,这些地区人口超过2亿,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难点。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做好扶贫工作必须(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分清主流和支流 D.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3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 D辩证的否定观332015年11月7日,世人瞩目的“习马会”成为了现实。回首两岸关系一步步克难前行来时路,这次跨越66年的“握手”来之不易,凝聚着两岸中国人无数智慧、心血和不懈努力。从哲学上看,“习马会”能够成功实现,是因为( )两岸关系领导人的重视起了关键作用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作了量的积累两岸和平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能够自然得到解决A B C D3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35“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的说法( )A.违背了联系的必然性 B.准确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准确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第II卷(非选择题)36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请回答: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8分)37有一种人叫“工匠”,有一种精神叫“工匠精神”。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从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到大国工匠“为国铸剑”,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工匠精神一直被传诵,体现着人们崇尚完美和极致的价值追求。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培育精益求精,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我国产业发展进入追求精准、极致品质的新阶段。(1)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2)请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你对工匠精神的赞美之情。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考生对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可见,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哲学上的“两个对子”2D【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它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适合题意。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3C【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适合题意;A、B、D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排除。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4B【解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具有从属的意义,故在哲学史上不存在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四大阵营,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阵营,因此不选,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派别【名师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具有从属的意义,故哲学的基本派别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C【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故C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B排除。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故D与题意不符。考点:世界的物质性6C【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所以本题选C。考点:物质的含义【名师点睛】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提醒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也就不存在了。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殊性,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7A【解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适合题意。【考点定位】真理的属性【名师点睛】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8A【解析】试题分析: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对立统一,D正确符合题意;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B、C、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9D【解析】试题分析: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是正确的;不适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人生价值10C【解析】试题分析:主要矛盾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其中一个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矛盾主要方面指的是同一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C说法正确;ABD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排除。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本题直接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没有难度,可根据课本知识直接选出即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正确且适合题意;A B C说法错误,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是物质的。12B【解析】试题分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故选B。考点:发展的实质点评:本题考查了发展的实质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3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大体意思是说,入山见木,对长短没有不知的;在原野见草,对大小没有不认识的。然而不能伐木来盖房屋,采草来配药方,这是认识草木而不能运用,即不懂得认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4A【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题干中的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说明联系是多种多样的,A观点符合题意;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C观点错误。 考点:联系的多样性15C【解析】试题分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项中“三思而后行”与项中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合题意;两项中的观点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C项。考点:实践决定认识16D【解析】“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正确;“经常防微杜渐”,是因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正确;观点正确,但不能说明题干,不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不选。故答案选D。17B【解析】试题分析: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故符合题意。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与题意不符。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体现类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大自然在饱受伤害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人类,体现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的,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收到规律的惩罚,适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却不能改变创造规律,观点错误;观点错误,正是因为没有看到规律,没有看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才受到规律的惩罚,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中“要超常规,求突破,力争五天出壳,向新年献礼”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不切实际,从主观想象出发。A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不适合题意;B符合题意,拔苗助长,人定胜天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C把握分寸,过犹不及,强调要坚持适度原则,不符合题意;D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A 【解析】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教官们精选了一些家信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新兵学着读,照着抄,告诉家人自己养成了每天早上刷牙、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等新习惯。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答案为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21C【解析】试题分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C符合题意,D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和认识、利用规律,故A、B与题意不符。考点:物质运动的规律22D【解析】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材料中“莫言效应”催生一座座经济金矿体现联系的普遍性,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考点定位】联系的普遍性【名师点睛】在联系的观点上,同学们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一是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为此我们必须明确: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3A【解析】由于“南方极端天气增多和老百姓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所以南方供暖意见一致,但是“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如何供暖”,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选A;B强调了意识的反作用,不选;C错误,实践决定认识,不是决定于认识;D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身实践,二是学习间接经验。考点:物质决定意识【名师点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吗?提醒(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前者是基础、前提,后者受前者的制约。24D【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烦,另一半是在解决麻烦”中的麻烦和解决麻烦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直接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25D【解析】材料中强调了传统的木桶理论和现代的新的木桶理论的不同,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的,正确;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材料无关;错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考点: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名师点晴】既然真理是客观的,为什么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因:(1)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追求真理又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2)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26D【解析】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表明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也就是全面的观点。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正确,选D项。27A【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不能分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这句话是说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资源,因此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材料中未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排斥等,故本题答案选A。28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大体意思是: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故C选项符合题意,当入选;A、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不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9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针对不同的症状,使用不同的药进行治疗,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故排除选项A。材料针对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故选项B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矛盾双方的关系,故排除选项C。材料并没有涉及矛盾双方的关系,故排除选项D。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矛盾具有特殊性30C【解析】肝、肺、胆、肾、心都是人体的器官。“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与控制,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对人体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31B【解析】试题分析: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将脱贫致富作为重中之重,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我们要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涉及的是主次矛盾的关系,故C、D均与题意不符。A属于唯物论范畴,故排除。考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32C【解析】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不是根本观点,A项不选;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C项正确;辩证的否定观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唯物辩证法【名师点睛】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3B【解析】材料中“跨越66年的握手来之不易,凝聚着两岸中国人无数智慧、心血和不懈努力”,说明“习马会”能够成功实现,是因为两岸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作了量的积累,两岸和平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不符合题意,排除;说法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不会自然解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34A【解析】试题分析:“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启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立足整体,故B、C、D均与题意不符。考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喜鹊报喜”“乌鸦报丧”这是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客观事物,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体现,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C符合题意,B、D错误。A错误,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必然的也存在偶然的联系。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36(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分)(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37(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6分)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引导国人精益求精,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6分)(2)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相关的哲学原理,例如: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极致,同样是一种巨大的事业成就、国家成就。(6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价值观导向作用。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等方面分析说明。(2)本题要求考生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你对工匠精神的赞美之情,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把微小的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极致,同样是一种巨大的事业成就、国家成就等方面分析即可。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