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2255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0分钟2. 请将试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3. 注意规范书写第I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 选择题1.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3.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倡导思想自由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构建民权政府4. 1793年起草的法国人权宣言中说“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事的权利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启蒙思想源自孔子学说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5. 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6. 十日谈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被法国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7.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达尔文8.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 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 B C D9.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10. 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A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B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11. 下表为18世纪英国议会圈地法案数量表。对此解读正确的说法是 1702- 1714 1714- 1720 1720- 1750 1750- 1760 1760- 1770 1770- 1780 1780- 1790 1790- 1800 3 6 38 156 424 642 287 506 据李培锋:英国18世纪的农民反圈地模式与法治传统 A圈地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圈地逐渐由个人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 C圈地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圈地破坏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 12. 影响下面表格中经济指数变化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年份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3年 世界工业发展指数 20 27 41 59 100 世界贸易指数 24 36 48 68 100 A股份公司的出现 B证券交易所的设立 C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D垄断组织的发展 13.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 A新生工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小资产阶级逐渐被消灭 C社会被分化为工人和资本家 D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14. 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单位:百万银元)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550 3 3 23 1600 1114 10 44 1650 1013 89 6 1700 12 1012 85 1750 1820 1825 122 1800 30 2325 18 A西属美洲成为世界主要白银生产地 B西班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 C欧、美、亚三洲间的贸易不断扩大 D新航路开辟亦为中国提供了商机 15. 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下列关于“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16. “准时”在农业社会不被重视。但是,到了1790年,钟表在英国几乎到处可见。钟表的普遍使用主要是 A机器大生产的需要 B远洋航行的影响 C学校教育的结果 D商业贸易的规定17. 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占欧洲总额百分比情况统计表,由此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1913年 1928年 1938年 英国 26.1 23.6 22.2 德国 24.7 19.3 21.1 法国 13.6 13.7 8.6 A法德两国经济水平逐渐赶超了英国 B英国对外出口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C法国和德国的海外市场均小于英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18.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 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 C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19.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债务人)仍未(自动)执行法庭判决,且在受训时无人带他解脱责任,则(原告人)得把他带到私宅,给他们带上足枷或手铐,其重量不轻于15磅,而且假如愿意,还可以加重” 该条款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 1931年,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表明苏联实行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的政策 C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学校,仿效欧洲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使埃及逐渐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D 1914年,美国年产值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4%,其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486% 美国工业生产高度集中 20. 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促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在第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攫取巨额财富 B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 C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 D“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21. 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的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22.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罗代尔强调的是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23. 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 国家 礼 单 英国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中国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24. 全球通史一书写道:“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洒和杜松子酒(均为欧洲名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这段材料反映 A非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B非洲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不同步 C非洲的商业文明有一定的进步 D非洲的经济完全是列强的附庸25. 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6. 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欧洲移民表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 3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 18001939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 520万 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A B C D 27.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通过商品倾销,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扩展的本性 C“交通的极其便利”指火车、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D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是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2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29. 2010年5月1 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中国也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工具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当时( ) 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距 欧美诸国科技进步,实力强大 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中国尚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A B C D 30.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31.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 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 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32.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33.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D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34. 186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第15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合众国或任何一个州对于合众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 肤色或曾为奴隶,拒绝或剥夺之。”这法案获得通过的原因是 A1787年宪法的施行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公社的影响 D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35.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和“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权力借自教皇” 36.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的“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雪莱创作西风颂 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 B C D 37. 俄国赫尔岑曾说:“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这里,它主要针对 A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社会契约 B伏尔泰提倡君主立宪,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C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卢梭反对暴力革命 D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卢梭抨击私有财产 38. 下列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相同的一项是 A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都反专制、反封建 D都以民主、科学为旗帜 39.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纪念“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纪念活动上说:“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德斯鸠讨教。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材料中的“这个人”: A著有社会契约论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著有纯粹理性批判 D提倡自然权利说 40. 1912年清帝宣 布退位时 ,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第II卷(非选择题)4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集市 材料二 大卫雕塑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形势图 (1)根据以上三幅图,分析欧洲中世纪末期社会的基本特点。 (2)有人认为欧洲中世纪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上面的材料是怎样体现“人”和“世界”被发现的? (3)分析说明“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 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英国本土和殖民地的面积、人口比较 材料二: 英国的资本输出情况 法国的资本输出与国内投资比较 材料三: 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历史第二册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二中的现象,分析英法帝国主义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该时期英法经济发展呈什么趋势?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答 案1-5 ACDCD6-9 CBCD 10. CBDA11-15 CDDDA16-20 ACCDB21-25 BDDCD26-30 BCBCD 31-35 DABDC36-40 CBCDB41、答案 : (1)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逐渐兴起了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为了追逐更多金银财富,开始开辟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打破各洲的相对孤立状态,整个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 (3)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性得到肯定,人的力量得到尊重,为了追求现实幸福,冒险家们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历程。42、(1)材料一表明,英国所占殖民地面积比英国本土大110多倍,人口比英国本土多9倍多,这是典型的殖民帝国主义政治特征。材料二表明,英国资本输出所获利润是其正常贸易利润的5倍,这是典型的殖民帝国主义经济特征。所以说,英国是“殖民帝国主义”国家。材料二中反映法国资本输出是其国内工商业投资的3倍多,说明法国是“高利贷帝国主义”国家。 (2)英法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英国下降幅度最大。 (3)材料一、二表明,英法的资本大量投资于国外,造成国内工商业发展必需的资本来源严重不足。对于英国来说,其广阔的海外殖民市场的存在,也助长了垄断资产阶级发展与开拓的惰性,阻碍了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推广,所以英国下降幅度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