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专题检测卷1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402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专题检测卷1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专题检测卷1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专题检测卷1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检测卷(一)(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png)炫耀(xun)春帷(wi) 挥斥方遒(qi)B百舸(k) 眷属(jun)窗扉(fi) 峥嵘岁月(zhng)C摇曳(y) 迂回(y)跫音(zh) 不屈不挠(no)D颓圮(s) 巷道(hng)彳亍(ch) 浪遏飞舟()解析B项,“舸”应读g;C项,“跫”应读qing;D项,“圮”应读p。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有时万马齐喑,有时风起云拥,只有卓尔不群的豪杰之士,才能力挽狂澜。B我们若在路上碰上熟人,应当跟他寒喧一两句;若视若不见,不置一辞,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C团结就是齐心合力,一个篱笆三个桩,圈起自己的一片天;团结就是携手共进,心手相连筑长城,无论风雨都撼不倒。D母亲是寂寞中的一朵鲜花,当你寂寞愁怅时,看一眼就会满目生辉,闻一下就会香沁心脾,心灵恬适而不会孤独。解析A项,“风起云拥”应为“风起云涌”;B项,“寒喧”应为“寒暄”;D项,“愁怅”应为“惆怅”。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北京忙着拍摄新剧的陈坤意外亮相此次活动,一袭深灰西装的他颇具绅士风范,看上去义气风发。B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C战争真是荒谬无比,它使得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年,无论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最终都肩并肩地躺倒在同一片血泊之中。D六月,骄阳似火。但这风风火火却远不能掩盖季节的丰富内涵,大街上,涌动的人流,以五颜六色的衣装,汇成横亘天地间的七色彩虹。解析A项,指的是意志气概,应用“意气”;B项,“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D项,“风风火火”不能形容天气炎热。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广泛传播,使橘子洲美誉广传,蜚声中外。正是这种自然天赐和历史文化的凝结,使橘子洲成为长沙的“瑰宝”,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B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C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带给热爱诗歌的人们感到神清气爽。D相信未来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解析A项,滥用“由于”造成主语残缺,应该删去“由于”或者“使”;C项,句式杂糅,把“带给”改成“使”或去掉“感到”,在句末加上“的感觉”;D项,主语残缺,应在“因此”前加上“食指”。答案B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_;岩面和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解析原句所写的是秋天薄阴的天气,但是所写的情感仍然是喜悦的、和谐的。A、B两项与原句“薄阴”语意相反,可排除。C项,虽然与“薄阴”相符,但是“压”给人一种压抑感,与原句的情感色彩不符,并且与“薄薄的”不搭配,可排除。答案D6按语言连贯、句式相近的要求,完成下列填空。(4分)“春天和青春,这是生命中两片最美的风景。春天铺展在我们身外,_;青春,_,时时鼓荡着活力。”诗人在这里紧扣春天和青春的相似特点,提示出它们共同的魅力,激励人们要像迎接春天那样迎接青春,要像_,双重的意蕴,一样的主旨,耐人寻味,催人奋进。答案处处充满着生机洋溢在我们体内珍惜青春那样珍惜春天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5分)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发展前景人数百分比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33626.7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846.7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81864.9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221.7(1)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2)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不超过30个字)。答案(1)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2)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D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解析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答案C9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解析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答案C10“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答:_答案读诗时,诗的“见”必须关注形象本身,必为直觉,即对个别事物的知。必须经过艰苦思索,并且豁然贯通。即灵感。此外,诗本身也应该有完整的形象,必须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青春的门槛刘心武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了无数次,撕毁了无数次,久久地没有画成因为他心里淤塞着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他怕迈出那青春的门槛,怕失去还没有享受够的青春是啊,青春的美好,不必详尽地铺陈,单单想到这一点便令人心醉青春是一种特权!“他还年轻!”这是人们对青春期中的红男绿女的一种覆盖面极宽的赦免。可以任由他们糊涂一点,马虎一点,浪漫一点,淘气一点,懒惰一点,疯狂一点无妨犯一点错误,或者无妨耍一点脾气、肆无忌惮地笑、尽情尽兴地哭因为他们正当青春,所以不要苛责他们!“我还年轻!”这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几近于全面的谅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以后再谈。让世界只是一幅画,生活只是一首歌,理想只是朦胧的朝霞,事业只是远方的车站因为我们正当青春,所以只管扭动欢快的舞步!然而岁月匆匆,一个那样的日子终于来临脚尖触到了门槛,青春的门槛!抬头一看,门槛外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世界。迈出那门槛,责任和义务将沉重地压到肩头;原来只觉得别扭而从未深究过的他人的目光,逼近面前,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剖析;啊,人际关系如此这般错综复杂,而自己终于不能再加回避;没有人轻易对你谅解和宽恕,连自己也不能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细加反刍审评;感情世界竟也变得如此迷离扑朔,原来绝不能轻言友谊和爱情;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世界不是一幅画而是一种复杂深奥的存在,生活不是一首歌而是一篇难以答好的考卷,理想必须明晰并切实地作出抉择,事业是一趟已经开来不抓紧时间努力登上去便要迅即开走的列车啊,青春的门槛!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你怎能不迈过那青春的门槛?那是无可回避的。世上有那样一种人,他年龄早已超过青春期,但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仍停留在青春门槛以内。这种人常常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他人而被视作低能儿,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是非常美好的,永远保持青春期的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特别是超越青春期仍建立不起坚实的信仰、理想、道德观和事业心,那就不但不称其为美好,甚至要堕入丑陋和丑恶了!你必须迈过那青春的门槛!当你脚尖触到青春的门槛时,你必须勇敢地失去青春!只有丢失青春,才能换取成熟。只有任仲春的劲风吹落花瓣,才能在骄阳中结出你青色的幼果。怎样迈过那青春的门槛?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忍的毅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要欢欣鼓舞。青春诚美好,但青春的门槛那边更奇妙。花儿落了,会有果实。最初的果实的确是苦涩的,甚至是丑陋的,然而果实比花朵更有价值,随着新的岁月中的奋斗,果实将逐渐硕大,逐渐饱满,逐渐光彩照人,逐渐果香四溢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缤纷似锦,但主要是供于观看;青春后的生命果实,使这个世界变得滋养,并通过种子延续着人类的文明,它就不仅是供于观瞻而是创造出新的生命迈过青春的门槛,在失落的痛苦之后,又将获得多么大的快乐!预支一部分那至高的快乐吧,果断而敏捷地迈过青春的门槛!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出了一个高耸的门洞,门洞这边是一个撑壁犹豫的青年,门洞外的强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正待迈出那门洞下的门槛却还缺乏最后的一束勇气而门洞外是一眼望不清的缤纷世界,显得神秘莫测他该怎样才能把这幅画儿画得更好呢?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帮他来画吧!11本文以“青春的门槛”为题,其用意是什么?(4分)答:_答案用“青春的门槛”比喻人生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以此为题目点明题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12“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3分)答:_答案将“道德”比喻成“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表现了青年人对道德的认识是幼稚的、浅薄的。现实中道德观念是不易打破的,是有约束力的,青年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道德规范。13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青春的门槛)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登上地球之巅)答:_答案不可以。因为“义无反顾”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勇往直前”是不畏艰险,勇敢地一直往前走。这两个词语都有勇敢前行的意思,但是“义无反顾”,强调认定了就不回头;“勇往直前”强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一直走下去。14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5分)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教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青春的门槛)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当岁月的钟声敲响15下16下或者17下18下,你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一定在我身上绚丽!(读者卷首语)答:_答案段都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都运用第二人称进行表述,显得亲切而热情。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强调要义无反顾地迈过青春的门槛。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写出了理想的绚丽多彩15文章最后三段文字,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5分)答:_答案不应该删去,由青年人个人的思考,而推及到更多人都来思考这个问题。(用议论方式,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来思考人生这个话题)这样才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应该删去,因为前面已对怎样迈过“青春的门槛”作出了总结性的回答。内容表达已经清楚、明晰了,没有必要重复。三、诗文阅读(共37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1620题。(19分)命运食指好的名誉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我情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漂泊。哪儿去寻找结实的舢板?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我情愿为野生的荆棘放声高歌。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挣扎着爬进那喧闹的江河,人死了,精神永远不沉默!16如何理解“哪儿去寻找结实的舢板”这一句?(4分)答:_答案没法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坚实条件,因而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17阅读整首诗歌,分析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答:_答案对命运的不可把握的悲哀,以及要与这种不可把握的命运抗争的决心。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18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有什么作用?(3分)答:_答案是为了突出其柔媚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欲言又止、含羞带笑、娴静与纯美的神态。19“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_答案不矛盾。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的情绪交织之中,她不能一味沉默,只好把万千浓情蜜意化做一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诗人与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即将分别,顿生“忧愁”。20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4分)答:_答案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祝愿。(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2122题。(7分)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1两首词所塑造的梅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所不同,毛词:_;陆词:_。(2分)答案无私奉献不居功,以与民同乐为乐坚贞不渝,孤芳自赏22比较以上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分析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5分)答:_答案同:思想内容上,两首词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甘愿自己经风着雨,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优秀品格。表现手法上,两首词均以写景入手,通过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梅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背景。异:两首词的意境是不同的。陆游的词流露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消极心态,毛泽东的词则表现了与群芳同春、积极向上的思想。(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圣俞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两联,云:“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节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23文段中晏公独称赞梅圣俞诗歌中的某两联的事例,体现了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答:_答案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24晏公门下的名士众多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3分)答:_答案晏公的学问很高,并且对后学多有引荐。【参考译文】晏元献公的文章天下独绝,尤其擅长写诗,并且对后学多有引荐,一时间,名士往往出自他的门下。梅圣俞平生所写的诗很多,但晏公唯独喜欢其中两联,是:“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我曾经在梅圣俞家见到晏公亲手写的书简,再三称赞这两联。我怀疑并问梅圣俞这件事,圣俞说:“这并非我写得最好的诗歌,难道是晏公偶然间自己在其中发现了什么吗?”才知道自古文人不仅了解自己难,更难的是了解别人。(四)诗文填空。(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2)携来百侣曾游,_。(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答案(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它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所引材料简短,每个词语都饱含深意。“天黑”可以指人生处于困境,“点起一支蜡烛”指为自己燃起一点儿希望,树立一点儿信心,坚定一点儿信念。“与其埋怨不如点起”指应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可以将本则材料立意为:在人生处于困境时,应积极面对,为自己树立信心、希望、信念。苦难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生活过程,不管一个人生活状态如何轻松,他总会有苦难历程,或多或少。那么面对苦难,该如何?思考的方向是坦然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