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五)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299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五)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五)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五)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测试卷(五)阶段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哪些信息()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 中国原始农业较为发达当时的农业工具耒耜已使用 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在此时已出现A B C D2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到:“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3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布裙行赁舂,短褐坐佣书。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余。”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达观自娱的人生态度 B反映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C反映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体现当时小农经济的富足4“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古诗()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5韩非子载:“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A B C D6.右图是2012年在香港拍卖到两亿多港币的中国宋代葵花洗。这件瓷器盘口状如六瓣葵花,胎质细洁,釉呈天青色。结合所学知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该瓷器可能是北宋颇具地方特色的瓷窑汝窑出品B拍卖到天价,定为民窑烧制C釉色为天青,是白瓷的成熟代表D该瓷器采用了典型的青花瓷工艺7下列有关“工官”制度的叙述,哪一项与史实不符 ()A“工官”制度使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而只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B“工官”制度下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C“工官”制度下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D“工官”制度使工匠有专门的户籍,从事专业化的生产,其劳动创造性和积极性较高8南宋时,杭州城市各街巷,到处散布有茶坊、酒肆、面店、财帛、绒线、酒酱、粮米等商店,所售货品极为丰富繁多,商贩顾客往来不绝。大商店的交易额更是惊人,“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杭州()A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 B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C商业活动已经不受政府的监督 D商业兼并之风盛行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10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到:“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作者主张重农抑商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人口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1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2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称: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以下历史事件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3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生产模式的转型C创新机制的激励 D市场需求的带动141927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中说:“近世女子教育专务虚化不切实用,有鉴于此,奚发本学社,用最新式之教育法灌输,能切实用之学术而于女子人格及立身行性尤为注意,庶几学成之后,在社会能有立身之学术,在家庭不失为贤母良妻。”这则广告()A既注重实用又关切素质 B是女权思想形成的标志C开启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D表明广告的商业功能深入人心15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16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上海机器织布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保兴面粉厂17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18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1890年1913年1933年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067.064.064.0手工业7.77.77.4现代制造业0.10.62.5采矿业0.20.30.8电力0.00.00.5现代运输和商业5.14.64.64.04.0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产业有所发展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A B C D 19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维新思想的产生A B C D20.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商品价格日渐下降市场上洋货流行思想观念逐步解放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 B C D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6分,共40分)21中国古代人们的身份地位、财富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以剥削农民剩余劳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富豪之家,不断兼并土地。虽然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公有制土地所占的比例有时相当高,因为历次农民战争造成的土地重新分配,使得土地兼并过程不断反复,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例在周而复始的变化,并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材料二比较其他文明,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具体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人、家庭、地区,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且有制度性保证。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一直在流动中,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姜义华“自信”的根基(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国以来“土地流动”的历史影响。(6分)(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6分)2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2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广告媒介,广告传播的影响力更大,进而成为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招牌的位置多出现在门面或门前,多以悬挂、镶嵌、砌筑的方式来设置。招牌作为广告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具体来说,一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如点心铺书写“老宝泰”“晋阳豫”等;二是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如招牌上书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三是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的词句,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等。招牌作为古代广告信息传播媒介,从其悬挂的位置来看,又分为不同的横额、竖招牌、挂板及店外冲天招牌等。 大家论坛论中国古代的广告传播媒介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有人赋诗赞颂在中国兴起的一个新事物有线电报:“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贵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无线电报在中国运用于新闻传递始于1918年,当时法国人在上海法租界顾家宅设无线电台,这使中国人可以和欧洲人一起及时得知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新战况。当时,路透社所使用的海底电缆常有阻断,消息传递有时不够及时。不过法国人却没有用这台无线电台与路透社进行商业竞争,只是将一些电讯免费送往上海各大报刊登。 通讯技术进步与中国近代报业演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招牌广告的特点。(4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成果在中国得以推广的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农具的不同用途可以看出正确,在图中体现不出来,故选C项。2导学号99830029解析:选C。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被打破”是指井田制走向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故C项正确;A项是题干现象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错误;B、D两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3解析:选D。从诗歌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对商与农关系的认识以及达观自娱的人生态度。A、B两项符合诗歌的主旨;C项是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材料中体现的小农经济并不富足,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4解析:选B。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通过写山村老农的遭遇反映了唐朝赋税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纷纷逃往山林,垦山为田。材料中没有体现当时土地兼并的状况,排除A;C、D没有全面反映材料的状况。所以答案选B。5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韩非子为战国时期著作,由“鲁人善织屦;妻善织缟”可知正确。由“欲徙于越”可知正确。“手工业者受到歧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本题选B。6导学号99830030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宋代瓷器的颜色为天青色,故属于青瓷种类,而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元代,所以C、D两项说法错误,均排除;该瓷器能高额拍卖说明瓷器质量上乘,应该是宋代官窑产品而非民窑瓷器,所以B项说法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可以判断,该瓷器应该是汝窑中的精品,故A说法正确。7解析:选D。由于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束缚。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即政治中心,因此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政府与城市商业活动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政府只是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督,因此排除C项。材料中信息无法体现商业兼并之风盛行,可排除D项。从材料中各街巷散布各类商店,商品种类丰富,交易额巨大等信息可知宋代杭州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因此B项正确。9导学号9983003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76年中国处在清乾隆帝时期,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居世界前列,故A项错误;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不是主要依据,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还未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故C项错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已经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指的是生产方式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农耕经济形态,故D项正确。10解析:选B。材料中的田屋不足而户口有余反映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的矛盾,而“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则预示了人口增长后引出的社会问题,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可知A、C、D正确。B项的“重农抑商”材料并未体现。11导学号9983003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比较中西航海家远洋航行的巨大差异,中国没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而西方新航路开辟却促进了社会的巨大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是中西经济的巨大差异,导致航海结局的不同,故本题选B;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得到明朝政府的支持,A、C项不正确;明朝中期,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国力最强盛的国家之一,D项错误。1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的联系,所以选C。13解析:选D。工业革命时期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带动,故选D项。本题易错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实践的产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关系不大。14解析:选A。该学社用最新式的教育法对妇女进行培训,既重视“实用”,使妇女“在社会能有立身之学术”;又重视“女子人格及立身行性”,让妇女在家庭不失为贤母良妻。所以这则广告宣传的教育方法既注重实用又关切素质,A项正确。15导学号99830033解析:选C。从题干时间“19世纪90年代”和材料信息来看,A项不符合当时实际状况。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是推动生产集中的主要工业部门,能源革新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它并不能成为主要动力,故排除B项。生产集中能推动工业发展,但不能根本改变轻重工业比例,D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可知生产的集中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这正好符合生产关系变革(垄断组织)推动生产力发展原理。故C为正确选项。16解析:选A。由题干引号内的内容可以判断出,冯桂芬的观点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相似,故应选择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故A项正确;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保兴面粉厂均是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故B、C、D三项错误。 17解析:选C。根据材料“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说明强调的是实业救国,故选C。倡导民主科学是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故排除B,A、D材料没有反映。18解析:选A。材料反映种植业、渔业、林业比重高,说明正确。现代制造业、采矿业等部门有所发展,说明正确。官僚资本出现在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不正确。材料反映重工业百分比非常低,说明正确。19解析:选C。“庚申之变”是指1860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这一年,北京条约签订。“庚申之变”后20年即1880年,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故不正确;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于1866年创办的军事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故符合时间范围,C正确。20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从题干来看,江南铁路通车后,并没提及商品价格问题,因此排除所有含的选项。21导学号99830034解析:第(1)问可以从“土地流动”的对象入手,分析其对生产关系、封建制度的影响。第(2)问从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推动了中华文明发展。联系古代中国人身份地位流动的相关史实,如废除世官制、实行科举制等对社会的影响回答。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案:(1)影响:战国时期,“土地流动”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土地流向直接生产者,则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封建政权的巩固;土地流向富贾官绅,往往会激化阶级矛盾。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在“土地流动”中不断自我调整、完善,封建生产关系也得以延续。(2)答案示例: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春秋战国时代,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军功制是一个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加快分封制度的瓦解,推动社会转型。郡县制度的实行及中央官制的改革,打破了官职世袭制,创立了官僚高度流动的机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助于巩固国家统一。隋朝开创科举制度,有效地抑制了门阀势力,为出身低微的庶族地主进入仕途提供了可能,为人们身份地位变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儒学的普及和教育的发展,并提高了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可激活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增添活力,推动社会进步,成为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原动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也可)22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形成”,从四方面概括进步的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第(4)问首先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科技进步、经济联系的积极影响,然后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消极影响。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2)新进展:资本输出规模化,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3)国际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4)积极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影响: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23导学号99830035解析:第(1)问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书写店铺的名号、字号”“传达商家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特色”“反映行业性和服务范围的词句”“悬挂的位置”等归纳即可。第(2)问把握时间信息即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推广的原因可从此时间段中国的国情,即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分析。第(3)问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从信息传递、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经济文化联系以及消极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和商业活动紧密相连;位置醒目;取名高雅;内容丰富;诚信经商;形式多样。(任取四点即可)(2)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政策的作用;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思潮。(3)影响: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扩大共享范围;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办事效率,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利用通讯技术犯罪,出现不良信息等。(任取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