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A同步测试卷(九)苏教版选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811460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A同步测试卷(九)苏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A同步测试卷(九)苏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A同步测试卷(九)苏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NaOHNH3H2OCaCO3CH3COOHNaHCO3氢氧化铝氯化铵二氧化碳乙醇铜ABC D除2将1 mol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溶液。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A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1BH的浓度达到0.5 molL1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 molL1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3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所以Kw随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B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4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D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其呈酸性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酸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7用0.102 6 molL1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 mL B22.35 mLC23.65 mL D23.70 mL8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在锥形瓶中加入25 mL待测NaOH溶液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A BC D9如图表示某物质发生的是()A中和反应 B水解反应C电离反应 D取代反应10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且pH7的是()A向水中加少量Na2CO3 B向水中加少量FeCl3C向水中加少量NaHSO4 D向水中加入少量NaCl11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解达到平衡时(不饱和),加氯化铁溶液达饱和,溶液的酸性会增强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有50 和20 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D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FeCl3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13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14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 Bc(OH)c(A)c(B)c(H)Cc(OH)c(B)c(A)c(H) Dc(OH)c(HB)c(HA)c(H)15一定温度下,在Ba(OH)2的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2OH,向此体系中再加入少量的BaO粉末,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Ba2)增大 B溶液中Ba2数目减少C溶液pH减小 D溶液pH增大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8分)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则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 molL1,则此时c(OH)_,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此时温度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18(10分)某可溶性盐的化学式为XmYn(mn),将一定量的该盐溶于适量的水中。(1)若测得溶液的pH为3,则该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盐中只有一种离子水解)_。(2)若该盐水溶液的pH为11,则其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盐中只有一种离子水解)_。19(10分)(1)AgNO3的水溶液呈_(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3)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_。20(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图示组装好实验装置,一支胶头滴管盛有盐酸,另一支胶头滴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醋酸。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a、b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1)装置A、B中用红墨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2)实验开始前两溶液的H浓度的大小:盐酸_醋酸(填“”、“c(A)c(OH)c(HA)c(H),因此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错误。14导学号02490181解析:选A。酸越弱,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故同浓度的NaA和NaB,前者水解程度更大,因此其溶液中c(HA)c(HB),D项错误;盐类水解一般来说是一些比较弱的反应,盐的水解程度很弱,故c(OH)不可能大于c(A)和c(B),故B、C错。15导学号02490182解析:选B。一定温度下,在Ba(OH)2的悬浊液中,存在Ba(OH)2固体与其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s)Ba22OH,加入少量的BaO粉末,BaO与H2O反应消耗了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有部分沉淀析出,且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Ba2)、c(OH)、pH不变。16导学号02490183解析:选D。相同温度下不同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对同一难溶电解质来说,温度不同,Ksp不同,Ksp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溶解度越小。17导学号02490184解析:水的离子积为c(H) c(OH)41014,c(OH)Kw/c(H)81011 mol/L,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任何时候都相等。答案:4101481011 mol/L81011 mol/L高于18导学号02490185解析:多元弱酸的酸根分步水解,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阳离子分步水解,一步书写。答案:(1)XnnH2OX(OH)nnH(2)YmH2OHY(m1)OH19导学号02490186解析:(1)AgNO3溶液中存在:AgH2OAgOHH,所以溶液呈酸性,为抑制AgNO3水解,配制时通常加入HNO3。(2)利用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能凝聚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目的;FeCl3溶液中存在FeCl33H2OFe(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蒸干时得到Fe(OH)3,再灼烧得到Fe2O3。(3)加热时促进CO水解,而使c(OH)增大,去污能力增强。答案:(1)酸AgH2OAgOHH抑制(2)Al33H2OAl(OH)3(胶体)3HFe2O3(3)COH2OHCOOH20导学号02490187解析:盐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溶液,盐酸溶液中c(H)大,与等量的Zn粒反应时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多,产生的H2多,所以装置中气体压强大,长导管中液面上升的快,但最终温度下降且二者产生的H2的量相同,所以液面高度相同。该实验中为便于观察导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现象明显,装置A、B中用红墨水。答案:(1)便于观察长导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2)醋酸(3)盐酸(4)相同21导学号02490188(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