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主题2 多样化的人类文明及其碰撞交流中共存教师用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82033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主题2 多样化的人类文明及其碰撞交流中共存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主题2 多样化的人类文明及其碰撞交流中共存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主题2 多样化的人类文明及其碰撞交流中共存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2多样化的人类文明及其碰撞交流中共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推动政治、经济共同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解放先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高考命题视角。一、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1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儒学的新发展及科技东传。2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与近代社会的进步。(2)宗教改革与人文精神的发展。(3)启蒙运动的内涵与人文精神的成熟。3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比较(1)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人性本善”“人之性恶”等。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要“克己复礼”。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2)不同点儒家思想希腊先哲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强调“个体”的人,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重视伦理纲常,如“三纲五常”强调人人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但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汇1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入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从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2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1)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把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放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2)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政治上,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着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代等发展历程;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不断多样化,多样化是社会生活变迁的本质,它不仅仅表现为新的取代旧的,还是一个土洋并存、中西合璧的多样化过程。(3)从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近代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民主化(社会政治变革)、西方思想的传播,全面认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3)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4)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提倡思想解放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1(2017湖南衡阳联合抽检)有学者认为:“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和“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相反而又相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导致“尊君”和“民本”传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C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解析:选A。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尊君”和“民本”这样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中国的传统经济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分散性决定必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以须尊君;而自然经济又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又须注重“民为邦本”,故正确答案为A。2(2017山东潍坊期中)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A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变化原因。首先,从图上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总量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其次,联系明清时期阻碍科技发展的因素即可得出答案。3(2017河北邢台期中检测)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A反对学习西方 B中体西用C变法改制 D民主共和解析:选B。材料“取西人制造之长”,不反对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纲常名教”不变,学习西方的“制造之长”,符合“中体西用”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制度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错误。4(2017湖北宜昌联考)谭嗣同仁学:“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下列与材料思想相似的是()A社会契约 B民主共和C理性判断 D三权分立解析:选A。“共举一民为君”“而民择君也”“则且必可共废之”等反映出谭嗣同主张社会契约,故A项正确;材料中谭嗣同主张保留君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个人的分析力、判断力,与理性判断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没有涉及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5(2017江苏常州联考)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C18951920年 D19211927年解析:选C。18401860年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只有“师夷长技”的主张,不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故A项错误;18601894年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只有洋务思想、早期的维新思想,不符合题干的意思,故B项错误;18951920年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有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符合题干的意思,故C项正确;19211927年受外来思想影响主要表现是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6(2017山东临沂联考)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解析:选C。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伏尔泰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罗伯斯庇尔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人表人物,两者这样做的目的都应是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的。7(2017陕西西安联考)16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英国(明)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臣备员流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枢密院是16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在每周相对固定的时间开会,以协助君主“处理国务,并就政府政策做出决断”,到都铎王朝中后期,“国家的行政大权越来越集中在枢密院手中”。材料二中国英国万历(15731620年)年间,“河西务进店有商税矣,出店又有正税”。万历二十六年(1598)之后,向全国各地派出矿捐税使,税使或征市舶,或征商税。自税使纷出,而富商之衷足者十二三矣,及税额日增,而富商之衷足者十六七矣。亨利七世“喜爱财富,不忍商业凋零”,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他对造船业实行津贴政策;积极鼓励海外殖民活动和探险活动。伊利莎白一世积极支持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建立,继续推进呢绒工业的发展客观上加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准备了经济条件。(1)据材料一,概括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枢密院的不同职责。(2)据材料二,归纳16世纪中英两国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走向。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内阁实质,归纳二者区别。第(2)问难点在于对文言材料的解读,“自税使纷出,而富商之衷足者十二三矣,及税额日增,而富商之衷足者十六七矣”,反映出随着政府税收增加,经商之人逐减,说明政府并不支持商业发展,即可总结出中国的经济政策,英国的经济政策从材料中可以很容易总结出来。第(3)问材料一反映出中英两国在政治上的差别,材料二是经济上的对比,其区别决定了两国的社会发展不同走向。答案:(1)内阁只备顾问,完全听命皇帝;枢密院拥有行政权和决策权。(2)中国:抑商。英国:重商主义。(3)中国在传统模式(封建道路)上继续前行;英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