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5604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一)(二)(三)(四)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藻荇(xng)倍穹(qing)燕山(yn)朝(zho)发白帝B飞漱(sh) 沃日(w) 荒秽(hu) 雾凇沆砀(hng)C曦月(x) 京尹(yn) 荷锄(h) 属(zh)引凄异D沿溯(sh) 僦赁(ln) 长堤(d) 素湍(tun)绿潭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晓雾将歇(消散)念无与为乐者(想念)B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良多趣味(实在)C随波而逝(消失)一舸无迹(船)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夕日欲颓(颓废)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A.B.C. D.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所作。B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C答谢中书书作者为南朝梁时的陶弘景。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称“大苏”的苏轼。7古诗文默写。(4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既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隐含了对黑暗腐败的官场的厌恶之感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以及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朝气蓬勃的活力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一切景语皆情语。”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借登楼所见的历历在目的芳草绿树,烘托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秋词中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通过描绘晴空中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8在读书节活动中,你班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下面两项任务。(8分)(1)请你结合小引(即序言)的内容,为本次读书交流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60字)。(2分)示例:(1)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勾画的一幅幅优美的生活画卷,走进他多姿多彩的童年吧!(2)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6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B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意思对即可)【解析】(1)考查对开场白的把握。完成时,要注意读书活动所面对的对象是全班同学,所讲内容要结合小引(即序言)的内容,围绕朝花夕拾展开,同时这一开场白要能对整个读书交流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2)直接考查对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的把握。完成,要把握住两件事分别是谁做的,然后再进行概括。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感情。(2分)10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请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是金陵人(判断动词) (2)客此(客居)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1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4分)奇景“奇”在:万簌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大意相同即可)(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519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注释】李士衡:北宋人,当时在昭文馆为官。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藉:垫。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沿溯阻绝(顺流而下)(2)清荣峻茂(树荣茂盛)(3)与之俱使高丽(起,一同) (4)船欲倾覆(将要)1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发现)都是副使的财物。17【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亦可)18【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分)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答出两点,意近即可)19【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对比。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四)走进宋词(16分)佚名走过了唐王朝缔造的诗歌岁月,穿越了五代兵戎的黯淡时空,便走进了融入天地的宋词境界。宋词是一张巨网,密密地交织着爱、恨、情、愁。一个个风花雪月的故事,几百年的舞榭歌台,就由宋词演绎。柳三变今宵酒醒在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留下对恋人离去的淡淡的苦楚;李易安把丈夫的爱恋化作一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不说周邦彦因“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而生的无限情丝;那在“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晏殊,突然被启发出智慧的光芒,“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便悄然流露于笔尖。还有那“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西北望,射天狼”不屈的奋战,辛稼轩“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限沉重的感慨。只可惜他们的豪情壮志,终究支撑不起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宋词是一碗调料,分明饱含着酸、甜、苦、辣。宋词是词人们心灵的回响,散逸着他们洞穿历史心扉的灵气。有“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的辛酸,也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欢欣,不乏风雨飘摇中的“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弱无援的苦闷,也不乏辛辣的“一川烟雨,梅子黄时雨”这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这是沧桑变换之后心灵的折射。于是,心中不由流露出对千百年前词人们把酒与月共饮的追慕与共鸣。那里的天是“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有多情的词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多情至望穿秋水的境地;有浪漫的词人“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浪漫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在这包含各种滋味的宋词中,你总能体会到古人所饱受过的各种心境。宋词是一坛醇酒,愈放愈浓,愈品愈香。那种好酒没喝过,但知道陈年好酒的醇厚,何况是如此一坛花酒呢?王国维在细细品尝了几口之后,轻轻说出了三种味道,也是做学问的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登高远望,绝处求生”之境;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_,_之境;三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豁然开朗,一片光明”之境。他如果再细细品味,又会有多少石破天惊的话长留天地间呢?一位哲人曾说:人类留下的一切最终都将化为一抔黄尘, 随风飘散,仅在天地间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我想,宋词让我执着,因为它不是黄尘道上的小石砾,而是凝立于天地间的一座丰碑,永不倾颓。20“只说、也不说、且不说”是从文段中的方框中抽出来的,请根据题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A、B、C处。(3分)A且不说B也不说C只说21从词的创作风格来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豪放派大气磅礡,情感充沛;婉约派刻画细腻,含蓄委婉。请指出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流派的词。(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属于婉约派的词,“西北望,射天狼”属于豪放派的词22请根据文段的内容,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2分)23请从词语感情色彩的角度,指出文段中加点词语“肆无忌惮”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2分)“肆无忌惮”本表示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充分表现词人兴致之高及忘情心态。2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水”比作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把景语变成情语,把所见自然山水化成有情之物。25结合文段的有关内容,将句子“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苦苦追寻,竭尽全力之境”补充完整。(2分)26自然界中的春花秋月,往往被文人们酿成了爱恨情愁的诗文。请你写出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由春景涌出的浓浓思乡愁的两句名诗。(2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作文(50分)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本次写作。(1)命题作文。题目: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2)节日里我们缅怀过去;节日里我们欢聚一堂;节日里我们畅想未来请以“节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管选哪一个题目作文都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