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764702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八年级(上)第三次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可通过验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上携带红外探测器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2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变短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ABCD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的屏幕,表面是粗糙的,是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5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6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7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8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全家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9如图所示,CD为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10将一支高1.5cm的发光棒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3cm高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0cm11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12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桌椅1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14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15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16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B向东行驶向左转弯C向北行驶向右转弯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17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8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二、填空题19一小鸟在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6m,映在平静湖水的小鸟的“倒影”,“倒影”距小鸟m,该“倒影”是小鸟的(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小鸟离水面越近,该“倒影”离水面越20有经验的渔夫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这是由于光从到发生,而使渔夫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21如图,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此过程中,折射角将,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2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由图可知,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原因是因为眼睛晶状体和角膜形成的焦距变(选填“长”或“短”)医生推荐了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选填“强”或“弱”)一些23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cm24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选填“大”或“小”)25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26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的实像三、作图题27请按照要求画图:(1)在甲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2)在乙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在丙图中,画出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4)在丁图中,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四、实验题28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mm(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A是虚像 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29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 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30如图1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1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对吗?答:(2)小华为了检验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手上的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移近了一些,若观察纸上呈现的光斑(选填“变大”“先变小后变大”“变小”)则自己的推断是正确小明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一个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5)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渐渐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填“上”或“下”)(6)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7)蜡烛成完整像时,如果用白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则光屛上(选填“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3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五、计算题32如图所示,轿车从江门往广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广州需要多长时间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八年级(上)第三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可通过验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上携带红外探测器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考点】红外线【分析】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符合题意;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不符合题意;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是因为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不符合题意;D、火灾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照片,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变短【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不变,但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3)影子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走向路灯的过程;一个是远离路灯的过程【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B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ABCD【考点】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要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D、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所以D错误当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C错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A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A错误B符合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故选B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的屏幕,表面是粗糙的,是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考点】漫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反射定律【分析】A、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无论什么反射,对于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A正确;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故B错误;C、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A5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考点】物体的颜色【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解答】解: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选D6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解答】解: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直线传播时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B、研究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时把它与晶体的熔化特点相比较,采用的是对比法不符合题意;C、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不符合题意;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故选D7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并且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没有装水的情况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杆的左面会形成杆的影子;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来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因此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故选A8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全家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解答】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全家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选C9如图所示,CD为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看到物体的像是因为看到由物体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这些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像点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处同学看到B同学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因为看到了由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所以BO是入射光线,则BO与法线的夹角即2为入射角OA是反射光线,OA与法线的夹角即3是反射角故选C10将一支高1.5cm的发光棒放置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3cm高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mB10cmC15cmD20cm【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知道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实像,其次因为物体长1.5cm,像长3cm,所以是放大的像,并且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给出的焦距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物距的大小【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满足:f15cm2f,即15cmf7.5cm,处于这一焦距范围内的只有B选项,10cm故选:B11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cm,所以选择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故选D12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桌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桌椅,是光的漫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解答】解:甲、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速度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乙、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路程不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丙、该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丁、该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符合题意故选A14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C错误;D、把蜡烛靠近透镜,物距减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即光屏应远离透镜,故D正确故选D15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物距相同,甲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甲,所以f甲=6cm;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f乙;所以f乙u=12cm;丙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丙uf丙,所以12cm=uf丙=6cm;所以,f乙f丙f甲故选B16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B向东行驶向左转弯C向北行驶向右转弯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辆小车向北行驶向右转弯故选C17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用8s通过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两人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C、时间t=8s,由图象可知,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是v=5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故D错误故选C18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故选:B二、填空题19一小鸟在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6m,映在平静湖水的小鸟的“倒影”,“倒影”距小鸟m,该“倒影”是小鸟的(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小鸟离水面越近,该“倒影”离水面越【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已知小鸟距水面6m,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6m;则该“倒影”距小鸟的距离为6m+6m=12m;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因为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鸟离水面越近,该“倒影”离水面越近故答案为:12;虚像;近20有经验的渔夫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这是由于光从到发生,而使渔夫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从鱼身上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渔夫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答案为:水;空气;折射;浅21如图,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选填“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此过程中,折射角将,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解答】解:(1)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也不变故答案为:直线;左;不变;不变22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由图可知,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原因是因为眼睛晶状体和角膜形成的焦距变(选填“长”或“短”)医生推荐了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选填“强”或“弱”)一些【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正常眼睛看远处的物体能把晶状体变薄,减弱晶状体的会聚能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能把晶状体变厚,增强晶状体的会聚能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不能变薄,晶状体的会聚能力过强【解答】解:如图可知,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太强,眼睛晶状体和角膜形成的焦距变短,而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近视眼;要想看清远处的物体,让光线发散一些,可以使用凹透镜进行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医生推荐了一种治疗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弱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前;短;弱23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cm,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与零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图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6.7cm2.0cm=4.7cm;图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是:6.70cm2.00cm=4.70cm;故答案为:4.7;4.7024小华和小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设计更合理,依据是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选填“大”或“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解答】解:图1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符合要求;B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在图1中,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持孔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即此时的像距变大,故像会变大,故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大;故答案为:小华(图1);实验中应该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控制变量);大25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来矫正【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人脸和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也就是大于20cm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凸;会聚;远视;2026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倒立;放大三、作图题27请按照要求画图:(1)在甲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2)在乙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在丙图中,画出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4)在丁图中,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透镜的光路图【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3)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4)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同时要知道虚像的成因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1)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2)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3)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4)做S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S点的像,像与A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便是入射点,从而做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四、实验题28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mm(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A是虚像 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灯泡b离水面的距离,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称为像距【解答】解:(1)根据图甲可知,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8.15cm=81.5mm;(2)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并且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故选C;(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像距,即灯泡a的深度;故答案为:(1)81.5;(2)C;(3)灯泡a的深度29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 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向主光轴偏折;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当光照到烟雾时,烟雾颗粒对光的反射方向是不同的,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所以我们从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路径;(2)分析图象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得出此时成像的特点及像距、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判断当物体在10cm刻度处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从而得出成像的特点;(3)光的折射程度与光的传播介质有关;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解答】解:(1)由图可知,玻璃容器的形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向主光轴方向偏折;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会发生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当光照到烟雾时,烟雾颗粒对光的反射方向是不同的,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所以我们从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路径;(2)由图知,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倍焦距,物距u=40cm25cm=15cm;像距v=70cm40cm=30cm;由上分析得:30cm2f,f15cm2f;解得:7.5cmf15cm;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处时,物距u=40cm10cm=30cm,处于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C选项正确;(3)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故答案为:(1)偏向、会改变、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C;(3)液体种类;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30如图1所示: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1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对吗?答:(2)小华为了检验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手上的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移近了一些,若观察纸上呈现的光斑(选填“变大”“先变小后变大”“变小”)则自己的推断是正确小明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所成的像性质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一个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5)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渐渐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填“上”或“下”)(6)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7)蜡烛成完整像时,如果用白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则光屛上(选填“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从这两种可能进行分析(2)一定要明确焦点之前的光线是会聚的,焦点之后的光线是发散的(3)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4)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确定像的位置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5)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特点,物体向下移动,则像向上移动;(6)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当去掉凹透镜,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7)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解答】解:(1)(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到达焦点并且继续向前射出,这个非最小的光斑可能在焦点之前,也可能在焦点之后小华猜测焦距大于L,说明光斑在焦点之前如果向下移动凸透镜,此时光斑变大,说明光斑在焦点之前,焦距大于L,说明小华推断正确如果向下移动凸透镜,此时光斑变小,说明光斑在焦点之后,焦距小于L,说明小华推断错误(3)由图可知,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现象应用于照相机;(4)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5)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上移动;(6)近视眼不戴近视眼镜,由于晶状体变厚,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7)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