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1)ppt课件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545296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课件::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必修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是指存在于_,在一定的_下,能够产生_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_总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受_和_的制约。2属性:自然资源具有_、_、_、_、_等特点。,1.对可再生资源应如何加以利用?答案: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利用,加强保护,注意资源利用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雷电、汽油和棉花是自然资源吗?答案:雷电虽然来自自然界且蕴含大量能量,但受技术条件限制,目前人类尚不能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因此不能称为自然资源。汽油虽然能提供动力,但是人类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不能称为自然资源。棉花的生长过程离不开人类的管理,因此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也不能称为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3.历史上英国的工厂曾出现由河谷向煤矿迁移的过程,为什么?答案: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开始,机器的动力主要是水力,因此工厂多分布在水流湍急的山谷;后来,蒸汽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因此工厂迁往煤矿产地,以获取动力。,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四大文明发源地有哪些优越区位条件?答案: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教材图426能源结构的转变,据图分析:(1)1850年以来木柴消费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少B木柴是可再生能源C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D核能比木柴能量密集,发热量高,(2)在前煤炭时期,由于_不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少,能源以_、水力等为主。(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农业社会时期_在能源消费中占主要地位,到20世纪初世界进入_时代。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_时代。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_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4)在后工业化阶段,各种_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而这类资源的_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_的依赖性逐渐减小。(5)请简要回答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答案:(1)C(2)生产力木柴(3)木柴煤炭石油可再生(4)后天性运输自然资源(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多样化时代。,教材图427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据图分析:(1)煤炭的综合利用是指什么?(2)煤炭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试举三例)答案:(1)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2)煤渣、煤灰做建材;煤脱硫制取硫酸、硫黄;废热发展温室种植和温水养殖等。,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2.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可再生和非可再生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及其分类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很多,对能源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型。,下列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运用简洁明了的图解方式,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个互有联系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辨别能力。水资源属自然资源,但不等同于能源。能源中有一部分来自自然资源,还有一部分却不是自然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汽油、电力等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答案:C,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与生物资源一样,能够不断生长B矿产资源的组成物质是永远不会循环再现的C生物、水、土地等资源都属可再生资源,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解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的。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用一点少一点。生物、水、土地等资源,它们的可再生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水、土地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任意破坏,也会造成这些资源的枯竭与恶化。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而存在一定的规律。答案:D,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煤炭资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煤炭与石油优缺点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读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大约在_世纪_年代以后,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源,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是_。(2)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A开发利用难度小B燃烧效率低C输送、使用方便D对大气污染严重,(3)据测算,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如果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获得100亿元的经济效益。对此,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降低能耗?,解析:(1)通过分析能源消费构成图,很容易得出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的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化石能源替代生物能源的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即工业文明的到来。,(2)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等特点。(3)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是,人均占有能源量少,单位产值能耗高,解决办法应与此相对应。答案:(1)1980工业革命(2)C(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2在人类利用煤炭的历史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煤炭的用途,并开始大规模使用B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于煤炭的认识仅处于初级阶段,木柴和水力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C以内燃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与发展D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始终居于首位答案:B,1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B土地数量还不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解析: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答案:C,3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小B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C后工业化阶段矿产资源的影响迅速上升D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强化,解析: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主要是受气候、水文、土地、生物资源的影响;工业化的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答案:B,时事材料材料一2011年2月26日人民网报,我国科考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储量为194亿立方米,显现出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潜力,被称为“不亚于海上大庆”。,材料二海南地区示意图。,材料三我国未来石油供需状况。中国未来石油供应状况(单位:亿吨),我国石油进口、可燃冰、我国海洋资源、能源利用、能源短缺。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从材料三中可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对外依赖程度将于_年之后超过50%,我国石油主要来自_。(2)从材料一、三分析,我国投巨资开发南海可燃冰的意义。,(3)能源危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南海可燃冰开发的区位因素有_。(4)我国南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结合材料二分析原因。石油资源:_。渔业资源:_。海盐资源:_。,解析:(1)从材料三柱状图中可知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大于需求量的50%以上。(2)可燃冰的开发使用,改善了能源结构、能源利用向多样化转变。(3)目前可燃冰开发技术条件不足,同时开采成本高。(4)结合知识背景,多角度分析。,答案:(1)2015中东(2)实现能源来源的多元化,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改变对国外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3)资源、资金、市场、技术等(4)南海发现多处含有油气的盆地南海北部水下自然环境优越,沿海入海河流多,径流量大,营养丰富,大陆架面积广,渔业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降水少,蒸发旺盛,利于晒盐,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和能量B所有的自然环境都是由自然资源组成的C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D除矿产资源外,其他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解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既可直接获得,也可间接取得。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转变为不可再生资源。答案:C,2下图中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答案:C,3下图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煤炭为主要能源天然气、水电消费比重太小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天然气、水电消费比重约20%ABCD,解析: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以煤炭为主,石油消费比重略有上升,天然气、水电比重约10%。答案:A,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煤、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读图,回答46题。,4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的能源名称是()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和核电C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煤炭D水电和核电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答案:B,5结合我国国情可知,能源开发前景最广阔的是()A水能B风能C核能D太阳能答案:A,6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均能源消费量比重较小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人均能源消费量比重过高水能开发比核能开发快ABCD答案:B,读下图,回答78题。,7地球上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ABCD答案:C,8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去采取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A海水淡化B跨流域调水C防治水体污染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答案:D,9分析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_,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地区,尤其是河流_和_地区,形成了古代城市。(2)在工业社会阶段,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的储存状况,以及_的便利程度。,(3)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_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_,利用深度逐步_。,解析: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一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并形成古代城市。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答案:(1)大冲积平原三角洲(2)矿产资源交通运输(3)后天性(4)广泛拓展,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