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研组建设与组长专业成长,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平智炜,必须思考的问题,教研组长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教研组长需要充当怎样的角色?教研组建设需要解决哪些重要问题?教研组建设的策略是什么?,教研组组长是教研组的灵魂,有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有一个好教研组和一批好教师,教研组长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较为深厚坚实的教育理论与学科基础知识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不断的进取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师德的表率、以及良好的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一、教研组建设的现状,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教研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教研组是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基础;教研组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分享教学经验和交流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单位;,当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学习内容随意化活动形式简单化活动主体单一化,具体表现,一是繁杂的常规事务多,探索实际问题少;二是统一安排多,考虑教师需求的内容少;三是组织的单一性,难以适应各层次教师的需求;四是关注经验较多,反思性的实践研究较少;五是组长和少数老师讲得多,成员彼此交流的机会较少。(1)发展目标茫然(2)研究气氛淡薄(3)活动形式简单(4)活动主体单一(5)学习内容随意(6)组内骨干缺失,原因分析,学校层面:未给予高度重视,没有针对性的指导,缺少细化的要求和考核教研组层面:虚化,弱化教师层面:认识的误区,单打独斗,疲于应付,教研组的主要功能,1、教学研究要成为教研组的本质特征*研究的基本模式:形成“学习实践研究”的良性循环*倡导开展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主题研讨活动*教师是理论学习者、反思实践者、问题研究的集成者,2、抓好课堂教学,发挥指导、监督、激励功能“一备”即集体备课:完善主备课人制度“二听”即相互听课:特别是师徒相互听课“三评”即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四磨”即磨课: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样式“五比”即教学比武:教案、说课、上课、评课“六析”即质量分析:找出问题,拟定措施“七树”即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八学”即倡导学习:学组内,学组外,3、抓好资料搜集整合、发挥资源共享功能电子课件与教案共享参考书、试题库等共享毕业班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与参考资料共享4、抓好课题研究,发挥教科研功能每一个教研组在一段时间内要有一个主课题围绕主课题每个备课组或教师要有子课题要把当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作为研究对象要及时推广教研组内有效的教学方法、方式和经验-,5、协调内外关系,创造和谐环境协调组内关系,使教研组成为组内教师的精神家园协调与学校中层与高层的关系,争取更多支持协调与其它教研组关系,赢得良好口碑6、抓好对外交流,发挥联系功能走出去:开拓视野,吸取经验请进来:有的放矢地诊断和指导用好网:一是用好网上的丰富的资源: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二是搞好、用好虚拟教研。(这是今后校本教研的发展方向),7、加强对考试命题及评价的研究研究命题的指导思想研究命题的原则研究中高考命题的导向:考点、热点和变化点研究命题的类型、数量、知识点分布、分数匹配与时间配置。研究命题的信度、效度与难易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方法。,教研组有效活动的模式,(一)理论学习1、理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2、理论学习后最好要有后续的研讨活动3、实践要跟进,否则理论学习无价值(二)专题讨论1、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展次左右的专题论坛2、立足于解决教研组一般或带有倾向性问题3、邀请相关的学科专家参与,(三)专业引领一是教学专家、教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直接与教师一起备课、观课、评课。教研组伙伴合作二是专家的学术报告,以及报告后的讨论消化。三是教师的读书自学,促进动力内化。(四)自我反思教师叙事、博客1、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审视、分析2、提出问题,制定对策(五)课题研究1、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形成研究计划、分工、目标2、定期交流研究进程、记录交流内容、反思改进研究计划,(六)同课异构方式1: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法,尝试不同教学。然后研讨(重模式)方式2:教研组先集体备课,然后由不同的教师上课,然后研讨(重风格)(七)“经验借鉴式”从教学杂志、从公开课及公开课录像、从网上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八)“教育分享”活动学校要求每一位出去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来都必须在教研会议上将所学的内容、心得体会向全组教师汇报交流,真正做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九)微格教学研究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小的研究单元如专题研究课堂教学的前5分钟、结束前5分钟等如何(十)与外校交流研讨1、听介绍2、看课例3、细研讨4、付实践,(十一)“案例式”教研1、确定案例2、剖析案例3、形成共识(十二)“专题式”教研1、确立专题2、确定流程3、确定参与人员4、形成结论,(十三)“诊断式”教研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如新教师成长、教学质量下滑、学生意见大(十四)“跨学科”教研1、确立研讨主题2、有共同研究点(十五)教学比武(十六)组织学生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的策略,1.完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制度的改变就是人们行为规则的改变,从而促使人们行为改变。学校层面: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教研组长考察进修制度,教研组内部制度建设,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五有”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明确的主题符合实际的活动研讨过程的积累行动跟进的研讨课阶段性的书面总结,根据实际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制度的建设,读书分享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资源共享制度师徒带教制度资源积累、建设制度,备课组长尽心制尽心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尽心组织个人研究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尽心组织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尽心协助教研组组长开展教研活动组员尽力制每节课后尽力写教学反思后记;每周尽力写一篇教学随笔;每月尽力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或一次公开课;每学期尽力做一个课例或写一篇经验总结;每学年尽力提供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研究报告“学、思、课、研、论”教研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的两种模式(一)备课组每周上同一个课题的一节研讨课.展示每人处理教材的风格特点,上完课后,全组教师进行评课,总结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形成组内特色课。,备“详案”,组织“上课”,组织“研讨”,形成特色课,渐,进,“磨课”教学理念的正确性课堂结构的流畅性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媒体运用的可行性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板书设计的规范性学法指导的针对性教学机制的灵活性思考:对“磨课”的广度和深度是否还可进一步发展?,备课组的职责与工作重点(1)学科质量的责任人。备课组长就是本组质量的指挥员、监控者。(2)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的备课组活动怎样备好课、怎样精选作业及容量控制、如何批改更有针对性,怎样命题更符合学生实际、做好教学质量分析,排查教学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拾遗补缺措施等等。(3)实施学科管理的基层组织统一目的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主要例题、统一基本作业、统一资料等等。,(4)备课组是同伴互助的基地经常面临相同问题,共同讨论,寻找办法。活动策略同伴互助的文化氛围平等(师徒结对活动和公开课)平等策略角色轮换(上课、评课角色轮换,主持人角色轮换);赞赏策略相互欣赏,肯定。,2.寻找教研组建设的有效性,教研组定位准确: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同时着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人人参与倡导民主讨论的风气创设研究的氛围,有专业精神,针对不同年龄教师提出不同任务,新教师达到合格青年教师走向成熟中老年教师形成个性资深教师传授经验,青年教师: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为主,集中精力搞好教学,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中年教师:以知识更新为主,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锤炼教学艺术,增强教改意识,从事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老年教师:应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向他们传授教学的艺术,使青年教师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龄五年内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二十节,公开教学不少于两次;每学期中期末出试卷各一份;每学年记读书笔记不少于两万字;每学年做一个课例研究并写一篇经验总结性文章。有经验教师每学期研读教育理论书籍两本;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十五节,公开教学不少于一次;每学年做一个课例研究,完成一项专题研究任务,撰写一篇科研论文。资深教师每学期研读教育理论书籍两本;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十节,公开教学不少于一次;每学年做一个课例研究,完成一项专题研究任务,撰写一篇科研论文;每学年至少开设两次专题讲座,3创新教研活动模式,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过程制订计划:时间、内容、人员、主题教师备课:自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查找资料,研究学情;初步设计教学方案。同伴帮助:倾听他人意见、建议,寻求帮助,完善方案。,教学实践:试教反思修改再试教再反思再修改观摩反思:讨论、争辩,形成基本共识书面总结反思尝试:同课异构目标明确,同伴互助;注重反思,专业研究;举一反三,共同提高。,推介共享,以推荐介绍文章、书籍或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优秀的教育理论文章现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经典美文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好的作文题目、试题、习题优秀的案例、新颖的方法教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发挥优势,主动参与;立足组内,多快好省;融洽感情,和谐进取。,专题研究,围绕语文教学中某个带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研究讨论,力争有所突破。教研组先征集问题,让老师选出有价值的最迫切的,事先公布,请老师去思考、学习,然后集中讨论。问题:从教学中来目的:提升工作效率解决的途径:自我反思,汲取他人的经验,专题举例,课堂讨论如何做到有实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古文教学如何解决古今语言对接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结合写作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研究学生与学生沟通的策略,教研组资料建设,教研计划及总结类:教研组、备课组的学期计划,期末的总结;教学资料类:教案、课件、练习、试卷,图片、录音、视频等,实物和电子资源库;教研活动类:说课稿、研讨的课例、理论学习的心得等;教学教研成果类:教师论文、专著,学生习作、论文等,发表获奖的相关资料和报道。,建设教研文化,教研文化,是教研组多年来形成的教研氛围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文化积淀可持续发展教研文化应体现在每个成员的身上,备课、教学、观课、研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