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游目骋怀,13诗词三首,自主学习课前积累,文常信息,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现在四川江油)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仙”。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有李太白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进士。授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参与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后任太子宾客。与柳宗元相交甚厚,世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人称“刘白”。他的诗大都自然流畅、简练隽永。他的咏史诗以凝练的文字表现阅尽沧桑后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等都称得上是名篇。他的山水诗也气象宏大,意境开阔。而一些民歌体诗如竹枝词等写得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刘梦得文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追溯背景,行路难(其一):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年(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人于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因受权贵所害,仅一年多便离开了长安。此诗描写了他当时极度苦闷的心情,也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答谢他。,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但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这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此篇。,知识梳理,积累篇,zn,zh,chu,pn,zhng,chn,qu,chng,qing,g,q,chn,2【把握节奏】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答案(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梳理篇,整体感知,3下列对行路难(其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表述不准确,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了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C项,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含蓄表达”;D项,诗的最后两句和“行船路上”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表现了诗人坚信远大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4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诗人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以及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明确本诗的作者为“刘禹锡”,即可知道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还可以根据“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做出正确的判断。,5下列对水调歌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出了诗人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C词的下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词的下片表现了诗人旷达洒脱的情怀。,C,解析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作探究课堂互动,合作交流,6请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的理解。,答案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是他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后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最强音。诗人相信尽管前途艰难,但终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高昂乐观的曲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自信。,答案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对自身遭遇的辛酸、愤慨,也有百折不挠的积极与乐观。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写出了诗人长期被贬的愤慨之情;颔联借叙事抒情,写世事变迁,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颈联借景抒情,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襟怀。尾联抒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总之,诗人的情感愤激而不浅露,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有很强的艺术魅力。,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8水调歌头中,词人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句的?,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此句的意思是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与月亮有圆也有缺一样,原是自然的规律,这几句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经典讲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病树之旁万木依旧争春。,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描绘”一词,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翻译,要采用描写的手法描绘出诗句所表现的画面,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考点解读: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其实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诗句的优美意境,也就是要求用现代汉语的形式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所表达的感情再现出来。这类题目既考查了再造想象的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正确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准确理解诗意;其次,语言表达应努力做到“生动优美”。,考点聚焦,注意: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它需要我们对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的解读,还要加入合理的联想、想象,再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思路:找出描写的主要景物;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描述出来;结合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10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愤懑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赞同和反对都可以,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但是,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既有苦闷、愤慨,又有乐观、豁达,正因为如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才被人们传诵。,答案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文章既表达了诗人长年被贬的愤懑之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写出了诗人对生活与未来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诗歌的首联表达的是被贬荒凉之地的愤懑之情,颔联写的是回到故乡,对逝去的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联表达的是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从“千帆过”“万木春”“长精神”等处可以看出。,行路难(其一):象征和用典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借姜尚、伊尹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悲愤、苦闷,同时又执着于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归纳总结,写作特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郁中见豪放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表现了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定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全诗诗情起伏跌宕,除对赠诗的答谢之意外,在赠诗的基础上另辟新境,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的优秀之作。,水调歌头:至情至理,旷达乐观()全词抒写了词人中秋月下的苦闷心情和佳节思亲的特有情怀,透露出词人仕途失意的抑郁之情,但积极的处世态度最终战胜了消极的念头,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结合,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主旨归纳,行路难(其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的苦闷和不平,表现了其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和自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七律借与白居易的唱和,表达了对朋友赠诗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年被贬至偏远之地的愤懑,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世事、未来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水调歌头苏轼因政治失意以及和胞弟的别离,中秋对月,不免有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解忧愁,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结构图示,行路难(其一),前四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五、六句:写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不顺,七、八句:写诗人想隐居而又幻想能受君命,实现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最后几句:写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长期贬谪,遭遇坎坷,颔联,归来感慨,世事变迁,低沉愤懑,颈联,感叹身世,展望未来,尾联,感谢赠言,振作精神,高昂乐观,水调歌头,上片,望月问天,抒发感慨,以明月喻清高,追求美好生活,下片,对月怀人,写离合之情,以圆月衬团圆,探求人生哲理,情景交融乐观旷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