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策略》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50875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策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文言文复习策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文言文复习策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探讨,阳泉市实验中学,李淑青,明确内容要求把握出题方向狠抓基础复习关注中考热点,考试内容与要求,1.能够顺畅地朗读,读音正确,节奏合理。2.了解古诗文名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3.能理解古诗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4.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考试内容与要求,6.对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写作特色等能够作必要的理解和赏析。7.古诗词简单赏析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的34首古诗词。8.文言文阅读除了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的16篇文言文之外,还包括课外浅易的文言文。,近几届山西中考考点回顾(分值),200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连月不开薄暮冥冥至若春和景明2009邹忌修八尺有余孰视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时时而间进余幼时即嗜学2011潭中鱼可百许头怀民亦未寝,试题集锦(词语解释),词语解释命题的特点:,(1)考查的词语大都在课下注释;(2)以常用的文言实词为主;(3)词义可根据上下文推断。,注意书下课文中有整句话翻译的句子!,试题集锦(句子翻译),2008(1)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009(1)邹忌讽齐王纳谏(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010A不敢稍逾约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011其岸势犬牙差互念无与为乐者,本文用“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201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甲文是乙文是注意考查学生对文句的理解、信息的提取,试题集锦(理解),2008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2011年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示例: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注意修辞和描写对象的特点,试题集锦(赏析),考点一:读音,1.通假字。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2.生难字。例如:饮少辄醉往来翕忽3.多音字。例如:时时而间进4.误读字。例如:诣太守5.成语中易读错的字。例如:妄自菲薄觥筹交错必考篇目,重点读音,分类梳理,考点二:断句,1.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例:今齐地/方千里其喜/洋洋者矣2.“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例:余闻之也/久3.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利用对文意的理解,并掌握规律,才能准确地停顿。,考点三:词语含义,(一)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词2、通假字3、一词多义4、多词一义5、词类活用,1、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河”古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词义转移、变化,如“走”古指跑,现指步行。单音词连用,易于和现在双音词混淆,如“可以一战”中“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现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一)文言实词:,便要还家通“邀”,邀请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2、通假字,3、一词多义:,例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国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去国怀乡(国都)死国可乎(国事),4、多词一义如:表示“都”的词语表示“这”的词语咸来问讯斯是陋室悉如外人是知也皆叹惋百废具兴,空乏其身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公将鼓之击鼓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5、词类活用,(二)文言虚词(之为其于以而)悉以咨之。代人代词属予作文以记之代事之辍耕之垄上。“到、往”动词行道之人弗受。“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何陋之有?公将鼓之。,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应补充出文中省略的成份,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译为“是”,用被动语气显得别扭时应换为主动语气,考点四:翻译句子,(一)翻译中的句式处理,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应补充出文中省略的成份,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译为“是”,用被动语气显得别扭时应换为主动语气,(一)翻译中的句式处理,甚矣,汝之不惠。何以战?,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应补充出文中省略的成份,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译为“是”,用被动语气显得别扭时应换为主动语气,(一)翻译中的句式处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应补充出文中省略的成份,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一般译为“是”,用被动语气显得别扭时应换为主动语气,(一)翻译中的句式处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常见文言句式,固定句式“如何”译为“把怎样”。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怎么呢?)“何之有”,译成“有什么”。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不亦悦乎?(不也很愉快吗?),信,即要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达,即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雅,即要优美,争取用语生动传神,翻译三个原则:,翻译力求准确,基本方法:译-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汉语词汇留-保留专有名词、年号、帝号、国号、人名、物名、地名、官名等词语增-把省略的成分补上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调-将特殊词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翻译力求准确,出错原因:一是关键字翻译不准确;二是丢字落字现象严重。,翻译力求准确,解决方法:一是关键词语翻译一定要准确。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出现错误)“具”翻译为“具体”(正确解释)具-详细,翻译力求准确,解决办法:二就是字字落实。“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各、复、延、至、其”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翻译力求准确,“读懂”是理解的基础“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初中课外文言文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考题示例,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注释:陈:国名。洫:护城河宁国:楚国大臣。罢:通“疲”,问题: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楚庄王欲伐陈伐:民怨上矣上:考点透视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和知识迁移能力。其中有实词“伐”,还有古今异义的词“上”。(1)“伐”,在曹刿论战中学过“十年春,齐师伐我”,是“攻打”的意思(2)“上”,是古今异义的词,“国君”、“君主”。在陈涉世家中“上使外将兵”学过。,课外文言文复习考点透视,考点透视本题考查对文义、句义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考生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宁国所说话的内容,然后将这个句子翻译出来,而且这个句子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答案: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务很多。,问题: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课外文言文复习考点透视,问题: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考点透析:第三题其实是考查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考生要找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本文的相同之处,然后根据对课文中“使者”“宁国”两个人物分析陈国问题的角度不同,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地利、人和的问题来完成这道题。答案是:“不一样。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课外文言文复习考点透视,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另外,需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课外文言文解题四小步:,问题设计一般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翻译句子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多数文言实词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过的文言实词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翻译句子。(略)(3)内容理解题。,课外文言文解题四小步:,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一)主题相同,课内:曹刿论战“公与之乘”到文章结束。课外:(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问题: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知己知彼或抓住战机),(二)事物相同,(一)予独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二)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节选自李渔芙蕖)问题:“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三):体裁相同,(甲)元丰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问题: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四):主人公相同,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问题: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一、勤积累。平时勤于积累,夯实基础,掌握课内学习的知识,无论是以比较阅读的形式设题,还是出现另外更加新颖的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二、多阅读。在平时我们要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意识地进行课外古诗文阅读。比较阅读的文段与课内文段是有联系的。因此,指导学生阅读与课内文段主题相同,或者事物相关,或者主人公相同,或者体裁相同的古诗文。,温馨提示:,三、莫慌张。猛然看到一篇从没见过的课外古诗文,有的同学或许就先被唬住了,不知该如何下手。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看一看,就会发现课外文段其实没那么可怕,他们在难度上与课内文段相当,而且有生词或不好理解的地方,下边一般都会有注释,不会影响对文段的理解。因此,遇到了没见过的课外文段,告知学生不要慌张,只要调动起平时自己的积累,就会很容易地大体理解文段的内容及主旨。,温馨提示:,谢谢,2012年4月9日,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