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微型主题突破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1506320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微型主题突破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微型主题突破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微型主题突破 主题七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七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主题解读,深化拓展,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2)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商业交流进一步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沟通频繁,经济活动旺盛,已经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化。,【考题试解】(2013广东文综,38)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据“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可知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亚洲(注意是地区而不是国家)。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时间点“16世纪欧洲”恰好是新航路开辟后,故将其影响答入即可。第(2)问,首先要指明地位的变化,然后分别答出其政治与经济原因。显然,它们的原因应是相对的,注意表达。第(3)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规律,用史实答出,要总结规律。,答案(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