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4/25,八下期中复习认真听,多动脑!,2020/4/25,中国当代史:1949,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1956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单元一: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过渡时期(1949-1956)单元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时期(1956-1976)单元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2020/4/25,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筹备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巩固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稳定物价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发展新中国1954年宪法开展积极外交确立社会主过渡时期总路线义制度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元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功:中共八大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966-1976)成就:两弹一星、三位一体科技强军、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特点: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十年1956-1966探王邓雷焦索,单元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改革开放科教文体事业的繁荣统一大业的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时间,1949年9月,2、内容,地点,北平,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国名、国家性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元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020/4/25,二、开国大典(1949.10.1)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施政方针:共同纲领周恩来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任中共人民解放军总司令2、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1949.10.1、北京、内容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2020/4/25,1、时间:,1951年,2、标志:,1951年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有利于巩固政权、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3、意义:,2020/4/25,1949年10月,唯利是图的投机商进行了粮食、棉纱的投机活动,使上海的米价在一个月之中涨了4倍,挑起“米棉之战”。,人民政府统一调集物资,集中抛售,稳定了物价。,毛泽东这样评价:“米棉之战”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稳定物价之战,2020/4/25,1、原因:2、目的:3、经过:(1)开始(2)结果4、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与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土地改革(19501952),1950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1952年底,土改基本完成,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人民政权,2020/4/25,2、原因3、经过4、意义: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沉重打击了美国侵略扩张政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953),1、背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兵临鸭绿江,新中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将更嚣张。,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新中国的发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性质:,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4、意义:,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想一想,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新中国发展(二)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目的: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内容:,(3)意义:,、万隆会议,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会议的性质:,周恩来的贡献:,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第一次由亚非国家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意义:,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为新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天地,什么叫求同存异?,一方面肯定了各国的处境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即“存异”;另一方面,呼吁各国为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利益出发加强合作,即“求同”。,2020/4/25,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公布时间:,1953年,2、内容:(1)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2)逐渐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2020/4/2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五计划制定的依据和指导思想,一五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2、时间:1953-19573、任务:(1)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重点)(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2020/4/25,任务一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3-1957)(1)原因:我国工业水平非常落后(2)措施:制定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3)成果:到1957年,超额完成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020/4/25,三大改造1953-195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途径、方式:走集体化道路,让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集体化道路,让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2020/4/25,“三大改造”,意义:(1)“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的任务,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020/4/2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小结,单元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功:中共八大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966-1976)成就:两弹一星、三位一体科技强军、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特点: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十年1956-1966探索,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思想准备:论十大关系2、时间:1956年3、地点:北京4、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1)、国内主要矛盾,(3)、经济建设方针:从实际出发,反保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发展。,(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3、内容/成果,4、意义: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指导思想: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一、“大跃进”特点: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2.表现:工业全民大炼钢农业虚报浮夸、“放卫星”二、人民公社化运动1、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2、表现:平均分配,公共食堂。,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错误,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四、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犯了“左”倾错误五、教训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要急于求成,三、国民经济的调整(纠正错误)1、措施(1)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2)七千人大会:总结教训19622、结果: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3、意义:国民经济的调整,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新的经验。,十年建设成就,500多个。,增长60%。,建成武钢、包钢。,建成大庆、胜利、大港。实现自给。,农村用电增长70倍。,兰新、包兰等。,第一颗原子弹;结晶牛胰岛素。,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等,虽然有过失误,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取得巨大成就。,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1966.5.16),2.导火线批判海瑞罢官,3.开始的标志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五.一六通知”,1、文革的原因:错误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形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二、全面内乱,1、红卫兵运动1966,2、“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3、全面内乱,1967年:“一月革命”开始全面夺权1967年:“二月逆流”与“四人帮”抗争,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四五运动”1976为粉碎四人帮打下群众基础,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文革的基本结束,3、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1、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危害:p39最后一段+从反面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四、文化大革命的启发和教训,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2、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4、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一、戈壁升起蘑菇云,1、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原因,2、,原子弹1964、,导弹核武器1966、,氢弹1967、,的研制成功,我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一、戈壁升起蘑菇云,1、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原因,2、成功研制原子弹、导弹、氢弹,3、建国初科学技术成果显著的原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的发展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海外优秀科学家的归国,一、戈壁升起蘑菇云,1、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原因,2、成功研制原子弹、导弹、氢弹,3、建国初科学技术成果显著的原因,4、成功研制原子弹、导弹、氢弹的意义,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表现了我国当时的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1970、4,2、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1975、11,两弹:原子弹、导弹一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海军1949年4月成立空军1949年11月成立战略核武器: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立体国防,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2、过程:1971,第26届联合国大会3、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2)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3)美国的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但是由于台湾问题和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70年代的外交成就,二、”小球“转动”大球“,都是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美国: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2、乒乓外交:1971,-“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小球:美国乒乓队应邀访华大球: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二、”小球“转动”大球“,3、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尼克松访华:1972,“改变世界的一周”(2)中美联合公报:1972,上海(3)意义: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原因:2、乒乓外交:1971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3、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发表4、中美建交:1978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1.1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二、”小球“转动”大球“,5、1979年中美建交的影响(1)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阶段(2)有利于两国的交流与发展(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打开外交僵局(5)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小球“转动”大球“,三、“我们的朋友遍天下”,1、中日建交:1972田中角荣访华发表中日联合声明2、与西方多国建交:1970s意大利、加拿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澳大利亚、英国3、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坦赞铁路,单元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改革开放科教文体事业的繁荣统一大业的发展,2020/4/25,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革结束后人们希望中国能摆脱困境,但“左”倾错误依然束缚许多人的头脑(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2020/4/25,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2、时间、地点3、内容,(1)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2)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决定实行改革开放(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5)决定实行拨乱反正,2020/4/25,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2、时间、地点3、内容4、意义:,(1)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是党和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2020/4/25,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民劳动的劳动性受到压抑,广大农村还未解决温饱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从农村开始。2、改革的先锋:安徽凤阳小岗村3、农业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2)实质: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2020/4/25,3、责:,保证国家、集体的,2、权:,土地的使用权,4、利:,剩下的都是自己的,1、主要形式:,包产到户,2020/4/25,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2、改革的先锋:安徽凤阳小岗村3、农业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意义: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为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20/4/25,三、对外开放,1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过程:1979年,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1980年,设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对外开放的窗口(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经济开发区(3)1985年,设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4)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出现一个新局面,2020/4/25,三、对外开放,1原因2、过程3、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20/4/25,建设经济特区有什么好处?,(1)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经济特区创设成功的意义: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1973杂交水稻2“八六三计划”:研究高新技术3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政府的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二、教育事业的进步科教兴国战略,1背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强弱,关乎民族兴衰和生死存亡。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2目的:振兴科技,繁荣经济。3任务:大量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4方针/战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二、教育事业的进步科教兴国战略,4措施:(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_颁布实施“_”,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2)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_制度得到恢复。_增加,_大幅度增长,大力发展_。,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1文艺工作的方针与方向:(1)“双百”:(2)“双为”:2.改革开放前:1949196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改革开放后(1)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2)1991年“五个一工程,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二)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11956年,_打破_,成为新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的第一人。21959年,_首次获_,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3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_。(射击许海峰)42000年,中国在_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_枚,实现了新的飞跃。52008年,_成功举办第_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1、提出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84年,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正式阐述“一国两制”,一、“一国两制”的构思,一、“一国两制”的构想,2、目的:,实现祖国统一,4、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不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地位:,5.意义:(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2)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东方明珠”的丢失,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99年,问题,(一)、香港回归1.问题由来:2.回归条件:3、回归过程:,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a.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鸦片战争以后逐步被英国占领。,(二)、澳门回归1、问题由来: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明嘉靖)2、回归过程:,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三)港澳成功回归的意义,中国彻底结束了殖民统治,在祖国统一大业之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有利于港澳和祖国内地的共同发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思考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说明了什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党的正确领导,港澳回归得到全国人民支持,“一国两制”构想科学、正确,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是什么?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是什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不放弃使用武力,武力统一,4、当前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思考1: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政策上的相同点:都以一国两制为指导方针,都设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政策上的不同点:只有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性质上的不同: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思考2:比较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最大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