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穿刺技巧培训龙菊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149345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静脉穿刺技巧培训龙菊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动静脉穿刺技巧培训龙菊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动静脉穿刺技巧培训龙菊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静脉穿刺技巧培训,呼吸科龙菊,4/25/2020,动脉穿刺术,适应症: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4/25/2020,动脉穿刺术,禁忌症: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3.有出血倾向者。,4/25/2020,动脉的选择,挠动脉:肱动脉的分支,沿前臂挠侧伴挠神经浅支下行,在腕上方位置表浅,可触及博动。动脉穿刺的首选。肱动脉:肱二头肌内测,肘窝稍上方可触及博动,是测血压时的听诊部位。足背动脉:在拇长伸肌腱外侧,位置表浅可触及搏动。股动脉:位于股静脉的外侧,股神经的内侧,前面仅盖以筋膜和皮肤,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触及博动。肱动脉和股动脉容易误入静脉,4/25/2020,4/25/2020,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一)核对根据“标本采集原则”进行核对。(二)评估1、正在进行的治疗(氧疗或机械通气)。2、患者动脉搏动情况。3、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4、患者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三)告知1、动脉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4/25/2020,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四)准备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2、环境:清洁,光线充足。3、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4、用物:无菌治疗盘、常规消毒物品一套、含肝素的采血注射器或血气分析专用注射器一个、橡胶塞。5、患者:舒适平卧位。(五)采血步骤1、选取动脉:挠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2、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同时消毒操作者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前端。,4/25/2020,动脉采血的操作流程,3、用已消毒好的食指、中指摸清动脉搏动,用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在搏动最强点下0.5-1cm处,穿刺针斜面向上与皮肤45角,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4、见鲜红色动脉回血后固定针头,采集到1-2ml后迅速拔针,即刺入橡胶塞。5、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分钟。6、轻轻转动注射器将血摇匀。7、填写化验单,标明采血时间、体温、氧流量或吸氧浓度。8、标本立即送检。,4/25/2020,桡动脉穿刺,4/25/2020,桡动脉穿刺,4/25/2020,足背动脉穿刺,4/25/2020,动脉采血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理想的动脉足够大体表与大静脉和神经离得尽可能远从解剖学考虑,出现意外时侧支循环能够补偿容易操作。3、穿刺时也可采用针头在动脉搏动最强点上垂直进针。4、如抽出暗黑色血液应立即确认是否误入静脉,若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5、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6、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压迫不得少于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剂、溶栓治疗的患者拔针后应延长按压时间,以不出血为止。7、化验单上注明体温并马上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4/25/2020,静脉穿刺技术,适应证:1.需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因硬化、塌陷致穿刺困难者。2.需行肠道外全静脉营养者。3.危重病人及采血困难病人急症处理。4.中心静脉压测定。,4/25/2020,静脉的选择,上肢浅静脉:手背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浅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颈外静脉:颈部最大的浅静脉,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浅面,血运丰富。小儿患者静脉采血或静脉留置针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均为中心静脉,均不适合外周静脉留置针,若需要深静脉置管均需特殊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股静脉也常用于静脉采血。,4/25/2020,4/25/2020,特殊静脉的穿刺方法,1.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在耳下方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向下后行,在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穿刺方法:病人去枕平卧,头部移向床沿并转向对侧。操作者位于病人头侧。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中点上缘联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的外侧缘。不可过低或过高,过低易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过高则因近下颌角以妨碍操作。,4/25/2020,特殊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角度: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入皮后改为25角沿颈外静脉向心方向刺入,4/25/2020,4/25/2020,颈外静脉穿刺,4/25/2020,特殊静脉的穿刺方法,2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穿刺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必要时臂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穿刺点: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1.Ocm。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4/25/2020,特殊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角度: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胖人角度宜偏大。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此法常用于股静脉置管或给药。穿刺方法(2):病人卧位同方法(1)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碰股动脉博动,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相交的点为穿刺点;胖子穿刺点下移12cm;,4/25/2020,特殊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角度:右手持穿刺针,针体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此法易刺穿股静脉,多适用于临床静脉采血,4/25/2020,股静脉解剖位置,4/25/2020,股静脉的穿刺技巧,1、股静脉穿刺的要点,关键在于找准动脉搏动的位置,左手摸到股动脉位置后,穿刺时左手不宜压迫动脉过紧,以免在左手的压迫下使静脉移位。找部位的简单方法:在腹股沟稍下方,紧贴腹股沟,先用左手中指及食指顺动脉方向并排摸准股动脉走向,然后左手中指及食指与动脉方向垂直并排,把股动脉卡在中间,然后沿中指(股动脉内侧)指尖穿刺,一般一针见血,可以概括为一句两指卡动脉,内侧穿指尖。2、股静脉的穿刺点旁开股动脉0.5cm即可,股静脉在穿刺中易误入动脉。,4/25/2020,股静脉的穿刺技巧,3、小腿是否成90度并不关键,如遇到肥胖者或体位不理想者,适当加大一些穿刺的角度或把穿刺点更靠近腹股沟韧带一点可能会好一些。4、穿刺点下方的硬节可能为误穿股动脉后出现的渗血所致,不要在此处反复穿刺。5、有时静脉靠在动脉的后面。6、股静脉穿刺时,切不可盲目用穿刺针向腹部方向无限制地进针,以免将穿刺针穿入腹腔,引起并发症。7、患者贫血较重时,回抽入注射器中的血较鲜红,不要误认为穿入股动脉。,4/25/2020,股静脉的穿刺技巧,8、有时患者血压偏低或休克血压时,回血较慢,不要以为没有穿刺入股静脉。9、过硬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4/25/2020,穿刺技巧,(1)正确的评估患者。1水(浮)肿患者2末梢循环差、脱水、营养不良的患者3特别消瘦、血管硬化、弹性差,滑动、弯曲的患者。4肥胖者皮下脂肪厚,静脉细、深,要凭感觉触摸血管的走向、深浅、粗细。5对于血液粘滞度增高的患者,减少回血量。6一侧瘫痪的患者7一侧肢体受外伤的患者8急危重、休克的患者,4/25/2020,穿刺技巧,(2)正确选择和评估静脉根据患者的情况及穿刺目的选择静脉,评估静脉的走向、深浅、粗细、弹性,如何进针。如何固定,肢体如何放置,患者的舒适度.(3)止血带松紧度适宜。松紧适宜,扎止血带时间也不能过长,有报道以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4/25/2020,穿刺技巧,(4)不能拍打穿刺部位扎止血带后,用力拍打,患者很是痛苦,且效果也不明显,我们可以用右手的拇指在穿刺的部位反复揉搓,力度以患者不感觉疼痛为宜,这样效果很好。,4/25/2020,穿刺技巧,(5)在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指静脉穿刺时不主张嘱患者握拳,因为握拳时,a手背肌肉拉紧,导致血管扁平;b骨骼隆突明显,也增加了静脉的弯曲度;c穿刺时若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那么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突出血管外,造成外渗现象;d握拳还可以使皮肤呈横向走向,加大进针阻力,不利于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4/25/2020,穿刺技巧,(6)进针角度的选择据有关报道:45角进针成功率最高,60角进针疼痛最小这与注射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力、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时间、神经血管分布、皮肤结构特点有关。(7)技巧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这样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更有善于探索,掌握更多更好的穿刺技巧,更好地服务患者,也武装了自我。,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1、扎两根止血带法: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3、局部血管扩张法:(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4、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而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另外嘱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握拳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且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需将针头上挑,病人痛苦大,而且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再且血管被拉长,穿刺时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出现穿刺局部慢渗,胖大现象,而不握拳时上述现象较少见,减少了病人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运用。,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5、穿破后的补救方法:对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停止,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先以指重压1s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认为此法特别适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不易寻找血管的患者。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即扎穿血管后,针头外撤有回血后,不应停止,还应将针头再前行少许,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可避免渗漏。在作静脉穿刺时,输液针头应留1/4长度的针梗在皮肤外,才能实现穿破血管后加以补救。,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6、进针角度的选择: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为20角,为达到了容易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拒研究表明,一般病人穿刺可选择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5角进针;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选择1015角进针;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选择超过40角进针;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选择2030角进针。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这与注射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力、皮肤血管神经分布及皮肤结构特点有关。,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7、无痛注射穿刺方法:皮肤痛觉神经纤维大多数分布于表皮,其痛觉感受器呈点状分布,在手背有触点25个,痛点100个200个,所以VP时病人对疼痛非常敏感。经研究表明近尺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轻,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这可能与神经分布、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8、逆行穿刺:对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其优点是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不影响血流,可以弥补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缺点,采用此法时必须选用手足背血管,而不应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血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逆行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使穿刺失败。,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9、固定方法:VP时的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力学、美学原理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还可阻止微生物被松动的针尖带进组织。,4/25/2020,静脉穿刺的改良方法,10、拔针方法:拔针时压迫穿刺处的手法不正确或压迫时间过短是造成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皮下淤血后静脉显露不良,出血量大时血肿机化压迫血管,致使血管易与周围组织粘连,使该血管无法继续使用。因此正确拔针是保护远端周围静脉的重要措施之一。拔针时应先将手指腹顺静脉走行平压在覆盖穿刺部位的小敷料上,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而且要大于两个穿刺点,针尖拔出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2min5min,一般不致皮下淤血。在按压穿刺部位的同时拔出针尖则会引起局部疼痛或造成血管壁损伤。拔针时由于持针柄的方法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的损伤、疼痛反应及血管周围淤血等。目前认为以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上下面拔针法明显优于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前后缘拔针法,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上下法在拔针时针柄固定,并施以相同的压力,可保持针尖在管腔内与之平行,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4/25/2020,动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4/25/2020,D:护理资料动静脉穿刺PPT动静脉穿刺术_标清.flv,4/25/2020,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