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848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C石油是一种纯净物D合金都是化合物2 . 已知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前,要先检验物质A的纯度,防止爆炸B物质B为单质,物质C、D为氧化物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42585反应后质量/g待测27019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以上都不是4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点燃酒精灯D连接仪器5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D日照香炉生紫烟6 . 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则X是( )AC4H12S2BC2H6SCC2H6O2DC2H67 .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列图标中,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ABCD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B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9 . 下列所举措施,不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寻找、开发金属的替代品B加速国内矿产资源的开采C对易生锈的铁制品采取涂油、喷漆、搪瓷、镀金等措施D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10 .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花香四溢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11 . 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物质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着火点/40240320370700750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D红磷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KClO3及双氧水制O2时,加入的MnO2作用不相同B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C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D氯化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13 . 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下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B两支试管中的铁片均被腐蚀C型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高左低Da试管中的铁片没有生锈,但b试管中铁片锈蚀厉害14 .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所示,其中“a”代表的是A氧元素B硅元素C铝元素D铁元素二、填空题15 . 水是生命之源。请从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水。(一)微观角度下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填粒子具体名称,下同)。在氢气燃烧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二)变化角度(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如图是该实验装置。与a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选填“正”或“负”)极。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靠近b管尖嘴口,打开该处活塞,可观察到_的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利用和保护角度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如图是一种生命吸管,该装置可将污水净化为可饮用的水。回答下列问题:(1)吸管中加入活性炭层,是利用其_性。(2)生命吸管不能使硬水软化,这是因为_。实验室里利用沸点的不同可通过_操作使硬水软化。一般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取等量的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_,振荡,即可通过现象判断是硬水还是软水。(四)实验验证角度目前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设计实验证明其燃烧产物中有水,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16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_;(c)煅烧石灰石:_。17 . 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1)图中有_种氧化物。(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18 .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中加入_试剂可制得氢气,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端通入_(选填“a”或“b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5)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植物油的作用是_19 . 化学学习小组用金属镁进行实验探究(1)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待镁条燃烧完全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正常情况下,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根据空气的组成同学们推出减少的气体为氧气和_下列是同学们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_(填选项字母代号)A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 可燃物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C 瓶内气压变小能将水吸入集气瓶内 D 燃烧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测量(2)乙同学将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燃烧,集气瓶壁上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分析实验(1)、(2),你对燃烧有了哪些新的认识?_(写出一条即可)(3)丙同学将镁条插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4)丁同学将3.6g镁带放入100g稀硫酸中,正好完全反应,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四、推断题20 .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 A、B、 C、D、 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为黑色固体,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 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1) A物质的化学式_;D物质的化学式_;(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甲+乙:_;甲C:_;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_;C+E丙+D:_。五、流程题21 . 黄铜渣中约含 Zn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查阅资料)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步骤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B步骤、步骤过程中均有无色气泡生成C固体B和固体D中均含有铜D溶液 C中溶质至少还有2种六、科学探究题22 .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1)同学们想探究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实验30%双氧水的质量(g)加入的水的体积(mL)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11020520022020510033020_67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_。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中起_作用。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g。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过氧化氢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右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2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灭,他们进行了探究。(查询资料)1.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2.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先灭是因为_。猜想2:高的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被消耗。(实验验证一)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如图)上面的酚酞溶液先褪色,下面的后褪色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小红却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发现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实验验证二)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剩余氧气浓度15.65%,二氧化碳浓度1.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燃烧前后氧气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实验结论)_。(反思评价)根据图中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填“A、B、C、D”)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原因。AB段_;BC段_;CD段_。七、计算题24 . 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请回答:(1)乳酸属于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2)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3)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_g。25 . 用氢气与金属钠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可实现氢气的存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完成下列计算(1)NaH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计算结果精确到0.1%)(2)460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是_(第2小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填空题1、2、3、三、实验题1、2、四、推断题1、五、流程题1、六、科学探究题1、2、七、计算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