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测试)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525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历史学家郭廷以把1935年1月作为红军长征前两个阶段的分界点。他这样划分的依据是A井冈山会师B九一八事变爆发C遵义会议召开D中共七大召开2 .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3 . 2017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台儿庄战役4 .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一事件标志着A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C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5 . 下列对张謇所做的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1901年建成面粉厂和通海垦牧公司 1903年开办轮船公司、榨油厂、酒厂等 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ABCD6 . 以下内容同下图相符的是( )A这是洪秀全在金田起义时提出的起义目标B这是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C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目标D内容的提出标志着太平天因运动在军亊上达到全盛7 .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A国民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和新四军D东北抗日联军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以下革命活动属于孙中山参与的领导镇南关起义 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领导二次革命 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ABCD9 . “它是l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它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侯德榜的制碱C鲁迅的狂人日记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10 . 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 . 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成,正确的是ABCD12 . 郑州某公园里有三座亭子,是为纪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建,统称为“三民亭”。亭子的匾额上不应出现的词是A民族B民主C民权D民生13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国土。这些被霸占的国土主要位于A西南和西北地区B东南沿海岛屿港湾C东北和西北地区D南方沿海沿边地区14 . 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B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C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D避免了新的内战15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16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梁启超ABCD17 . 有人这样评价某革命圣地:“它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该革命圣地是( )A井冈山B延安C遵义D西柏坡18 .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D“废除二十一条”19 . 它虽然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0 . 今年(2017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86B96C106D116二、列举题21 . 从1840年到1945年一百多年的岁月里,无数民族英雄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名字。请你写出下列民族英雄的名字:(1)黄海大战中欲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致远舰管带(2)七七事变中为保卫北平而壮烈殉国的将军(任意写出其中一位)(3)指挥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的战役(4)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八路军副参谋长三、连线题22 . 申报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散文 狂人日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23 . 将下面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四、综合题24 .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1)材料一吴玉章评价的是哪次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2)简述材料二图片反映的两次事变的历史影响?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與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哪一次惨案?这一惨案中,我国有多少无辜同胞遇难?材料四(4)结合材料四,谈谈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现实意义。(5)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怎样做?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4年6月中旬,朝鲜内部局势趋稳,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军队同时撤出朝鲜,日本拒绝,并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所谓“日中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摘自李文忠全集材料二康有为曾说道:“观万古之世,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梁启超曾说道:“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材料三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年2月3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拒绝”后中日爆发的战争。结果如何?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如何?(2)根据材料二分析,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主张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据材料三回答,列强为巩固瓜分成果进行的战争是什么?签订的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4)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关系是什么?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_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007年复兴之路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2)材料二所述的标志着什么失败。(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7 .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学材料二如图屈辱的历史见证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依据何条约?(2)材料二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近代史上哪次屈辱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制造者是谁?(3)材料三所示的内容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是指什么?(3)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4)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国民革命”的基础是国共合作。写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打倒列强,除军阀”与哪一战争有关?(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了哪一战线?写出正面战场抗战中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抗战中,共产党实行哪一土地政策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3)“百万雄师过大江”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请写出标志性事件。(4)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3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从1840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列举题1、三、连线题1、2、四、综合题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