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86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比较异同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有关下列历史人物与事件共同点的分析,结论能够成立的是A哥伦布和郑和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拿破仑与华盛顿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统一C林肯和亚历山大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劳动力不足问题D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都保留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2 . 斯大林模式的显著特点是A实行自由资本主义经济B实行计划经济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三权分立的政治特色3 . 下列关于秦汉时期最重要特征的概括,正确的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C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D大一统国家的建立4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本主义较其他国家发达B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 . 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B经济特区的建立C特别行政区成立D“一国两制”的推行6 . “三权分立”即行政、立法、词法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下列文件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7 . 唐玄宗是对唐朝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君主。以下属于他在位时期的重大史实有( )重视吏治玄奘西行注重文教文成公主入藏ABCD8 .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材料所指的战争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9 . 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经济建设D思想建设10 . 他在位时,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这里的“他”是A夏桀B商纣王C周幽王D周厉王11 .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当时主政的是A汉谟拉比B亚历山大C伯里克利D大流士三世12 .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下列史实不可能在节目中出现的是A秦统一六国B陈胜、吴广起义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D道教产生13 .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搜寻这一历史论证中,属于元朝时期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交流B吐蕃赞普上书皇帝说,汉藏已经“和同为一家”了C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D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治理14 . 学者任世江指出:“分田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农民宁愿分田到户是因为( )A农民可获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B机械化不利于农业生产C农民可自由支配所有劳动成果D分田后土地归农民所有15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已乔夫改革ABCD二、综合题1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重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秦朝君臣之间,围绕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问题,发生过激烈争论秦始皇认为李斯的话有道理,决定实行郡县制。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四: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今诸侯子弟或十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相比,在政治上有什么创新之处?分析材料二中的郡县制与西周的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新变化?(2)材料三、四说明西汉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3)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1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学术思想的繁荣。(1)写出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依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材料三:(3)分别列出材料三中墨子、孟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18 . 材料分析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之基。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请回答:(1)观察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起止的标志性事件。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为开端?(5)依据以上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19 . 材料一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材料二清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2)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作用。(3)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谈谈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你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是什么?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