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陕西省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期末测试(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2 .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鬼使神差(chi)摄取(sh)尴尬(g)灰烬(jn)B以讹传讹()濒临(bn)璀璨(cn)赊账(sh)C瞬息万变(shn)逶迤(wi)矜持(jin)安谧(m)D横空出世(hng)苍穹(qing)趋势(q)慷慨(ki)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ji)行头(xng)谚语(yn)不知好歹(di)B聪颖(yng)国殇(shng)囫囵(ln)浮光掠影(l)C涉猎(sh)洋溢(y)怯懦(ru)吹毛求疵(c)D诡谲(ju)拘泥(n)踌躇(ch)如坐针毡(zhn)4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打算,计划)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晴朗无云)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各做各的一份事情,不管别人怎样说)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B近年来,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治学需要悟性李启明治学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既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也需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悟性。对于悟性,字典里的解释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许多事实证明,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悟性,是治学的必然要求。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基础,也是治学的第一步。如果对研究对象缺乏基本了解和感受,连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无法“悟”,学术研究也就很难进行下去。倘若勉强为之,结果只能是胡拼乱凑、穷于应付,以至误人害己。增强对研究对象的理性认识是提高悟性的关键。感受到了的东西常常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表面认识,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让人恍然大悟。当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要经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增强理性认识角度提高学术研究的悟性,需要强化几种意识。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时候,解决问题仅仅需要运用已有的方法和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悟性与创造性。具有问题意识,注重细心观察,善于见微知著,是一种重要的悟性。这种悟性有利于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由表及里的挖掘意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悟”的重要路径。做学问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应不断向深处挖掘。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现象,内在的眼睛看本质。这启示我们,提高学术研究的悟性,不但要运用外在的眼睛去观察,而且要运用内在的眼睛去探析,不断增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意识和能力。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创新是治学的灵魂,也是悟性的集中体现。只会按常理和一般的游戏规则“出牌”,只能做出一般化的东西,出不了精品力作。只有勇于和善于打破常规,注重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非常规思维,既遵循已有规则,又创造新的模式,才能做出大学问,取得大成就。举一反三的贯通意识。所谓贯通,就是巧妙地将一种理论,一种原则或者一种思路灵活地运用到相关联的不同实践中去。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说明,世上万事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相互联系;同一种理论、原则和思路,常常可以用来解决具有关联性的不同问题。因此,做学问也应强化贯通意识,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收事半功倍之效。6 . 找出本文的论点,并简述你的判断依据。7 .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对论点进行证明的?8 . 说说你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内涵的理解。9 . 联系上下文,说说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10 . 请给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同情的眼神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11 . 第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12 . 第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13 . 第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14 . 分析第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15 . 第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 16 . 第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一句中“触动”的是什么?三、句子默写17 .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寓公移山中从侧面体现移山艰难的句子是_。一封朝奏九重天,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_,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岑参的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与“风掣红旗冻不翻”一样表现边塞奇冷的诗句是:_。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瑞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造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速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牌,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选自王嘉拾遗记贾逵勤学)(注释)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嗣:子孙后代、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屏:屏风。18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这里是穿的意思)B余则缊袍数衣处其间(破旧)C未尝有教者人门(不曾)D期年,经文通遍(期待)19 .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余则缊袍数衣处其间其真无马邪(马说)B亦以贞明见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其姊韩瑶之妇D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0 . 下列与“亦以贞明见称”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C未尝有教者入门D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21 . 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甲)段写出了宋濂从师求学的艰难、生活异常艰苦的经历。B宋濂写自己求学的艰苦,是想用自己的例子来训斥马生学习不用功。C(乙)文写出了贾逵从小靠隔篱笆墙听他人读书强记,经文通遍的勤学故事,D贾逵是一位家境贫穷、喜欢学习,创造条件克服了这些困难,获得了知识的人。22 . 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解)雪:指梨花。23 .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24 . 看着梨花,诗人产生“惆怅”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综合性学习25 . 下面是某校在“走进汉字,规范汉字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字书写”和我们密切相关。据报道,北京市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类似“与食(时)俱进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将禁止出现在北京户外广告中。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或广告名称者,今后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北京市有关部门今年将联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从企业名称登记、广告宣传审批、交通指示牌、景区说明牌、公交线路站牌等方面,排查并消除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材料二下面表格是对我县某中学七年级100名学生汉字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书写情况字迹不清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字迹工整字体规范美观各项人数163529128材料三笔者对十部网络小说第一章中的错别字字数进行调查(注:每章约3000字),得出如下结果:平均每部出现错别字46个;个别作者错别字过百;错别字最少的为24个。(1)通过对以上三则材料的探究,你认为如今汉字的使用和书写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_(2)下列四则宜传语的内容,比较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一项是(_)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不怕读书难,就怕心不专C说话字正腔圆,写字横平竖直D创造使科学之树常青26 .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请你参加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观图表明现象阅读下面的图表资料,请概括其揭示的未成年人读书的现象,并紧扣主题说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上图是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国民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_(2)活动二:析表格倡好书下面是“中学生课外阅读阅读目的情况调查表”, 请写出两个调查结论。阅读目的增加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休闲娱乐(以言情、武打、玄幻、穿越等网络小说为主)做人处事专题研究人数15813922910413比例50.9%44.8%73.8%33.5%4.1%_(3)活动三:写对联抒情志根据活动二调查的结果,围绕多阅读名著经典,为目的,拟写对联。 上联:豆蔻年华,读名著浸润心田创美好未来下联:_七、作文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弯月,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一缕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一阕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离乱的国度呼唤和平,崭新的时代呼唤奋斗,共同的梦想呼唤担当请以“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28 . 情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一个晴朗的傍晚,放学了,爸爸在校门口等着接我回家,我扑进爸爸怀里,说:“我都一天没见到太阳了!”爸爸说:“阳光一直都在呀”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2、七、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