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398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的一项是A吹嘘(x)箴言(zhn)形消骨立(xio)B诘责(ji)摇曳(y)附庸风雅(yng)C冠冕(min)匿名(n)骄揉造作(jio)D炽热(zh)窒息(zh)大发雷霆(tng)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BCD3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B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不要同时服用维生素C。C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D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4 . 选出下列选项中对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精选若干材料,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B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新闻的体裁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于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D昆虫记,写作技巧高超,“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称为“昆虫的史诗”,其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商酌(zhu) 桑梓沮丧(j)顾影自怜B褴褛(l)遁词磕绊(bn)鸠占鹊巢C嫡传(d)宽宥滞笨(zh)眼花缭乱D拮据(j)积攒鄙薄(b)形消骨立6 .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翠屏山赏景。B今晚文艺汇演,芳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差点没认出来。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部分人不是很满意。D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二、字词书写7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y_的眼色。(2)我父亲脸色早已shbi_,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3)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ndofzh _。(4)这位ynxnxin _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有删改)8 . 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B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C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D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9 . 对文中第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打比方B举例子列数字C列数字分类别D打比方作诠释10 .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D过去的一年与人的年龄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正比:年龄越大,过去的一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壶口的黄河肖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路德雏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注)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11 . 第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12 . 第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作简要分析。(3分)13 . 第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4 . 第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四、句子默写15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3)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4)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5)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6)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三峡一文中,以夸张手法描写三峡水流速度之快的句子是:_,_。(8)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寄情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自得心境的诗句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6 . 本文作者是_(朝代)著名文学家_(人名)。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_18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B第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C标题直指写作意图,讽刺了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D本文启示我们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必将陷入困境。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街州时。19 . 古人的诗作中常常提到“酒”,下列诗句所表达的饮酒心情与本诗中诗人心情最接近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C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D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20 . 诗的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七、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3分)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搧到小须弥山,向谁借了定风丹,便不怕铁扇公主拿芭蕉扇搧他了?有了这防御性措施后,他又实施怎样的计谋借扇的?结果如何?(3分)_八、综合性学习22 .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青年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三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你的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不超过50字)(3)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读书要有好方法,好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下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九、作文23 . 请以我真幸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字迹端正,标点规范。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