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361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早闻此片大名,今天看到上面新闻才记起自己一直还没看,恰好是七八年前的今天,恰好在这样一个感恩的节日里,看这部电影再也合适不过了。动手写之前为题目纠结很久,本意是想起一个深沉些的、更文学些的名字,忽而觉得太矫揉造作,故事那么简单干净,起个冠冕堂皇的名字是一种(xi)渎。相爱是两个灵魂逐渐靠近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两个灵魂分别各自拿出时间、精力、情感彼此交换着,慢慢的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着共同的呼吸、共同的心跳、共同的感知,无论倏地抽离掉哪个,另一个都会有撕裂的痛。狗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它们的脑中没有辜负这个概念。它们简单而固执的(zn)循着一个今天我们视若珍宝的信条: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所以有人感叹:“有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狗。因为狗永远是狗,人有的时候不是人。”(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_(xi)渎 _(zn)循矫揉造作_(A.jio B.jio)_冠冕(A.gun B.gun)(2)判断文中划线句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复句。狗之所以能让我们感动,是因为它们的脑中没有辜负这个概念。(_)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提笔忘字背后的“失语”困境李咏瑾近日,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此前还有机构调查发现,94.1%的人都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尤其在年轻人中更加明显。提笔忘字,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常见的“失忆症”。最开始只是手和笔感觉陌生,笔和纸开始疏离,最后发展到岂止提笔忘字,关于表达匮乏的“荒漠困境”如同滚滚黄沙扑面而来。许多时候,人们拿起手机,想和微信那头聊些什么,突然之间,仿若触到一个微妙的火花,那种陌生的疏离一路从手指麻痹到嘴唇,再从嘴唇震撼到大脑:到底该嚅嚅而言些什么呢?这才惊觉,遗忘的哪止是字!那些完美的开场白、恰到好处的起承转合、意蕴深长的告别语,恍若一座大厦精妙的内部结构,而我们傻傻伫立在外,焦灼而不得其门。心中千言万语,提笔只余“呵呵”。想当初仓颉造字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呵呵”会成为如今这个信息密集时代最为常用、意蕴最为丰富的表达。人们高兴时可以“呵呵”,郁闷时可以“呵呵”,谦逊时可以“呵呵”,冷漠时亦可以“呵呵”,想引起你注意时可以“呵呵”,拜托你赶紧闭嘴吧也可以“呵呵”简而言之,现代语境里的“呵呵”包治百病,成为互联网社会人们最为省时省心的万用良方。其实“呵呵”的“呵”,拆开来看,就是“口头”上的“可以可以”,至于这“可以”具体传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得依靠你自己依时依事详加揣摩,揣摩得恰到好处当然值得鼓掌,倘若揣摩得误会丛生“呵呵”还是一个孩子,可不能随随便便就让它背锅。“呵呵”只是一个微小的端倪,循着它的指引,大多数人已步入现代语言交流贫瘠的荒漠里。只怪时代发展飞速迅猛,来不及化解人们过多的细腻情绪。信息密集爆炸,相比以往,这个时代诞生的陌生词汇只会更多,不会更少。如今即使你天天上网,都搞不清那些时不时陡然浮现的网络热梗背后所代表的丰富含义。匆匆袭来的潮流以更加匆匆的姿态飞速流逝,人们在随时会被潮流抛离的焦灼中发现:这早已不是一个适宜于大段抒情的年代。如果歌德在此时失恋,估计早没有那种喷薄而出的欲望写出大段大段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理解或者同情他人的情绪,正如下意识地麻木或者忽视自己的感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推崇深阅读、彰显传统文化之美的节目近年来在公共领域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诉求”,汉字所承载的浩瀚图卷,延绵浩荡地记录着大至社会变迁、小至个体的喜怒哀乐,无愧为中华文明星光璀璨的有机组成。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而历史和社会进程永远是发展的、变化的、充满着勃勃生机,汉字文化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网络用语等汉字容量库的增大,以及“麻婆豆腐”“功夫”等词汇强势入驻欧美语言体系,本身就反映着汉字发展与时俱进的时代趋势。从某一层面来说,我们不应恐惧汉字在手机交流时代快速展示、由严肃到戏谑等多种语态丰富并行的发展态势;而应有的放矢,积极挖掘汉字独特的舒缓悠扬、意蕴丰富之美。近年来,成书于清代的声韵格律读物声律启蒙再度走红,“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以其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韵味,俘获了大批不同年龄层受众的由衷喜爱,这就是找准切入口、积极展示汉字魅力的有效典范。同时,我们应注意“快浏览”和“深阅读”的相辅相成,在“快”和“慢”之间找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节奏。大家既可以拿起手机关注最新最快的传媒资讯,也可以静静地捧起一本书,在“思接千载,神游万里”中徜徉于汉字独特的文化之美。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在社会的快速变迁中,作为“人”这一个体的时代困惑需要意蕴深厚的“慢文化”来涤荡浮躁,抚慰焦灼。慢下来,再慢一点,让灵魂跟得上快速前进的脚步,让潦草的意识更加明晰,让单一的生活更为有趣。在过去和未来的顾盼之间,如何突破汉字的表达困境和延续困境,我们这一代人应有文化接续的意识和使命。(选自人民时评。有删改)2 . 文章是如何一步步剖析人们语言交流贫乏现状的?3 . 作者在突破汉字表达困境方面给出了哪些建议?请分条概括。4 . 请为“历史和社会进程永远是发展的、变化的、充满着勃勃生机,汉宇文化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这一论述补充一个事实论据。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给“英雄”的定义: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钦佩的人。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悉。英雄都来自小人物,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恰好踩着时代最需要的步点,在最恰当的时候及时出现。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是普通岗位恪尽职守。习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辩证道理,其本旨离不开“国“民”两字。材料二: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模范阶层代表人物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值得永远铭记的革命先烈爱国将领张学良;爱兵模范、杀敌英雄王克勤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基层优秀共产党员、战斗英雄和革命群众的杰出代表子弟兵母亲一一戎冠秀;化做红梅映山红一一江竹筠等坚决拥护和支持革命事业,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的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民主斗士一一闻一多;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等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苏南抗日名将一一罗忠载;抗日名将一一戴安澜等材料三:西方话语体系中,“民族主义”标签并不是什么褒奖,常被用来指摘一个民族盲目自大的非理性情绪。个人英雄主义在西方盛行,深刻影响西方人的思想。苹果乔布斯,微软比尔盖茨,无不奉为美国个人创业的偶像。其个人影响力甚至凌驾于其公司之上。现代西方英雄文化代表是美国,其精神文化代表是超人,超人可失态,可辍学,可遇到事业的低潮,可流下眼泪,但绝不会被人击倒。西方文学历史有多长,个人英雄主义文化的历史就有多长。5 . 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有了英雄的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B为人民利益面牺牲的人,一定可以追封为“英雄达人”。C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能在民族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及时出现。D西方社会“个人英雄主义”盛行,这说明他们不需要“民族英雄”。6 . 材料中英雄能给我们社会带来怎样的正能量?请简要概括。7 .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中西方对英雄”界定迥异的原因。三、句子默写8 . 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求学与修身是伴人一生,惠泽一生的事情,古人从求学的态度、方法到修身的意志与境界多有论及。要论求学态度,首推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诸葛亮的告诫:“非淡泊无以明志,_。”论求学方法,纪昀用河中石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援疑质理:“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可据理臆断欤?”刘禹锡一首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_”则告诉我们要善于反向思维。杨万里一句“政入万山围子里,_”刘桢对堂弟的寄语:“_,松柏有本性。”则道尽人生求索的艰难曲折。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_”,还有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_”当是求索修身的最高境界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小重山端午舒頔(d)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释:小重山端午是元曲作家、诗人、词人舒頔的作品,作于明朝建立(1368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舒頔生平处于元明之际,新元史称他遭逢乱世,尝避寇岩谷,被执,頔正色叱贼(指朱元璋等起义军),贼感而释之。他忠于元朝,入明不仕。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9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B作者空惆怅是因无人解,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C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D此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得深沉、有力。10 . 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能,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注)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这时任凤翔府判官。忭(bin):喜乐。属(zh)客:这里指劝客饮酒。荐:通“洊”,屡次,接连。襦(r):短衣,短袄。11 .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今天不遗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古代汉语词典中“遗”的部分义项:A遗失,遗漏B抛弃,遗弃C遗留,剩余12 . 下列关于文意的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A古时候的人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常常喜欢用这个喜事为事物命名。B苏轼到任扶风的第二年,在屋子北面造了喜雨亭,作为休憩之所。C春天里岐山南面下了一场麦雨,百姓占卜认为这是好年成的预兆。D岐山雨麦之后的三个月里,扶风之地都没有下雨,百姓忧心忡忡。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14 . 写出文中具体描写“喜雨”之“喜态”的句子。15 . 简述“喜雨亭”名字的由来,并说说这一命名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志趣。六、名著阅读16 . 名著阅读(1)结合艾青诗选中相关诗句所描写的“意象”找到对应的诗题,完成填空。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 A.启明星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B.盆景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C.彩色的诗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D.礁石_ _ _ _(2)对艾青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B.黎明的通知以诗人的口吻呼唤人们,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C.复活的土地这首诗中,诗人期待我们的民族能够重新奋起,充满战斗的决心。D.烧荒写于1958年,艾青被垦荒军人高涨的生产热情所感动,在诗中赞扬了人们的热情,抒发了对未来的希望。(3)下面是选自火把演说一诗的一段文字,请结合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把诗文补充完整。这是电的照耀,这是火的煽动_,这是一种太沉重的捶击每一下都捶在我们的心上(4)“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而美丽”是艾青诗歌希望中的诗句,请赏析这两句诗:_。七、作文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请以原来,我不懂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课外阅读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