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60717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西城模拟)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如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 (2018七上深圳月考) 韩非予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最需要的是( ) A . 学会制造工具B . 住在山洞里C . 懂得用火D . 过群体生活3. (2分) (2018七上庆安期中)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 种植水稻B . 饲养猪狗等家畜C . 住半地穴式房屋D . 使用磨制石器4. (2分) (2018七上东源期中)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陶器上的稻协纹 鱼纹彩陶盆 干栏式屙屋 半地穴式屙于A . B . C . D . 5. (2分) (2018七上佳木斯期中) 海内外华人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B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 .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6. (2分) (2019七上无棣期中) 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秦朝7. (2分) (2019九上潮阳月考) 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两河流域A . B . C . D . 8. (2分) (2018七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内容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甲骨文出土于阳城的废墟A . B . C . D . 9. (2分) (2019七上吉林期中) 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B . 司母戊鼎C . 商朝虎耳铜鼎D . 青铜酒樽10. (2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 )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 . 耧车B . 水排C . 牛耕D . 曲辕犁11. (2分) (2018七上北京期中)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A . 废除了贵族特权B .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 . 分封制遭到破坏D . 打破了 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12. (2分) (2018七上鱼台期中) 下列对春秋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B .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C .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 .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13. (2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对哪一工程的评价( )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大运河D . 灵渠14. (2分) (2018七上卢龙期中) 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的著作是( ) A . B . C . D . 15. (2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 . 三人行必有吾师B . 有教无类C . 因材施教D . 以“德”化人16. (2分) (2018七上东源期中) 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 .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 .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 . 丝织业的发展状况D .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7. (2分) (2019定西) 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日:“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行省制D . 刺史制度18. (2分) (2019七上双城期末)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它出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 ) A . 黄巾起义B . 陈胜,吴广起义C . 白莲教起义D . 国人暴动19. (2分) (2019七上灌阳期中) 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名称是( ) A . 国人暴动B . 武王伐纣C . 秦末农民大起义D . 楚汉之争20. (2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B .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D . 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二、 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21小题12分,22小题8分,共20 (共2题;共20分)21. (12分) (2017七上新城期中)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请回答:(1) 秦始皇认为天下战斗不休的根源是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2) 为了克服“侯王”的弊端,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现怎样的统治措施? (3)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2. (8分)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材料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材料三: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2) 材料二是荆轲在易水边辞别燕太子时唱的,但荆轲刺秦王这并没有能阻止秦统一的步伐.秦最终统一六国是在什么时间?何人所为?(3)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在北疆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三说的历史上哪件事?除此而外,秦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举二个例子。三、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28题10分,24题10分,共2 (共2题;共20分)23. (10.0分) (2017七上徐州期中)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 “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找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依据。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24. (10.0分) (2017七上江津月考)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熄灭,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 材料一图示反映了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2) 从材料二可看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 在经济方面,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统治,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统一铸造什么钱? (4) 概括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四、 探究题(本题共20分) (共1题;共20分)25. (20分) (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 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本书中? (2) 这一学派的核心是什么思想?由其弟子编成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哪一部?上述哪位思想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3) 提倡节俭的是图中哪一位思想家?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21小题12分,22小题8分,共20 (共2题;共20分)21-1、21-2、21-3、22-1、三、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28题10分,24题10分,共2 (共2题;共20分)23-1、23-2、23-3、23-4、24-1、24-2、24-3、24-4、四、 探究题(本题共20分) (共1题;共20分)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