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8046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下列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推举制D分封制2 . 原始时代,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生产大多依靠刀耕火种。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其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强化了西周王室的统治B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C周平王东迁洛邑D水利工程开始兴建3 . 秦皇汉武设置的官职中,都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丞相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刺史ABCD4 . 下列搭配有误的是A城濮之战退避三舍B巨鹿之战-背水一战C长平之战-围魏救赵D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5 . 为了解决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BCD6 . 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像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它讲的是A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B长平之战,蜀吴联合抗曹C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D赤壁之战,刘备、孙权统一北方7 . 原始社会末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禅让制”。相传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传位给谁呢?( )A炎帝B启C黄帝D禹8 .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青铜农具最有可能出现于A远古人类时期B原始农耕时期C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9 .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B匈奴起兵,攻灭西晋C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D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10 . 史记是我国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可以从中查阅的史料有( )商汤灭夏齐桓公称霸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北击匈奴汉光武帝整顿吏治ABCD11 . “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是“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B文成公主入藏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12 . 下面关于甲骨文(见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晚期ABCD13 .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位,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数学家A张衡B祖冲之C宋应星D司马迁14 .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秦朝结束了( )A春秋战国混乱局面B三国鼎立局面C南北朝分裂局面D五代十国分立局面15 .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首领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间接证据的是A北京人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老子的道德经D司马迁的史记16 . 我国古代历史上,跨越了公元前后时间的王朝是A秦朝B西周C西汉D东汉17 .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据此可以推测( )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18 .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你回答这一水利枢纽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六辅渠19 .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立伟业,雄立东方”。诗中被奉为“始祖”的是( )A盘古、黄帝B黄帝、炎帝C黄帝、大禹D炎帝、大禹20 . 关于先秦百家争鸣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法家学说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C墨家学说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道家学说奠定了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基础21 .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秦汉时期,中国已有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最早发现了南海的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从以上信息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南海诸岛主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B南海诸岛包括台湾岛C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D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22 . 下列选项与华佗相符的是( )擅长针灸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ABCD23 . 商君书载:“能得甲首(小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除(给予)庶子(奴仆)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A编制户口B奖励军功C加强刑罚D推行县制24 . 为抗击匈奴,秦始皇派人兴修的人工工程是( )A驰道B五尺道C长城D灵渠二、填空题25 . 孔子:_后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_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三、综合题26 . 以史为鉴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材料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材料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请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的治国思想?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那次农民起义?两次爆发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二三,结合秦朝东汉灭亡的原因,谈谈你的的感想或启示27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曾经兴盛辉煌,也曾经固步自封,只有善于总结得失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1)据材料一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最核心内容是什么?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三: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东京为例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4分)材料四: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4分)。28 . 习近平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让我们穿越时空,研究古老的文明。探究一杰出人物的引领(1)从上述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述其创新精神。探究二民主的政治制度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尧典中记载“尧舜禅让”;大禹谟中有“舜禹禅让。”(2)能体现出材料一思想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请写出这一制度的实质。(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尧舜禹传位的标准是什么?探究三文化的创新材料三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材料四下面为铸造青铜器流程图。(4)根据材料三,“商朝的书面语”指的是什么?这种书面语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有什么关系?(5)观察材料四的流程图,写出两个典型的代表。四、辨析题2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人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2)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届执行局会议9月29日正式批准设立“孔子教育奖”,奖励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3)材料二中出现的“孔子教育奖”,是弘扬孔子在打破教育不均衡上的杰出贡献。指出孔子体现“均衡教育”的教育举措。材料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4)材料三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材料四: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请你参与泉州某学校举行的如下活动:(5)请用史实说明泉州学生到“文庙”“拜孔子、领红蛋”的理由。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填空题1、三、综合题1、2、3、四、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