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语文检测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1046641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语文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语文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语文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语文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从试卷发下来起,他就开始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B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C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说粗话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D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无可置疑。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肜式多样的体育活动。B夏日的昆嵛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C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D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4 .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撺掇(cun)矗立(zh)眺望(tio)装模作样(m)B淋漓(ln)神龛(kn)驰骋(chng)戛然而止(ji)C褶皱(zh)腈纶(jng)蛮横(hng)强词夺理(qing)D瞭望(lio)虔诚(qin)襁褓(bo)挑拨离间(jin)5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憔粹 绵延 绿草如茵 月明风清B悲怆 崩塌 修养生息 提纲挈领C抉择 震撼 梦寐以求 吹毛求疵D宣泄 端详 锋芒毕露 志同道和6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D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小扇轻摇的时光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人啊!”母亲叹一声。“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7 . 课文题目“小扇轻摇的时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时光?8 . 选文中这个例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例句: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描写方法及表达作用:9 . 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10 . 母爱就在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细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请你写出一句歌颂“母爱”的古诗词名句。_,_。阅读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完成下列题目。温丝果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卷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大大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她一笑起来脸上就像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经常有外地人来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搬来了一位老妇人一珍妮芙太太。她是一个寡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固而显得:很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奖。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儿,足有鸽子蛋大小。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医生说那是一个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温丝莱特回到家中,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问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了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大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大家的门一直紧闭着。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体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同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柏克郡,找到了马体。她向马休提出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他改变方案不可。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顺利地成为一名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用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11 . 第三段中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这个春天“异常明媚”?12 . 选文第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3 .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2)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14 . 第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阅读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回答下列小题。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15 . 第段中“跑马场”在文中的意思是_;第段中加点词“信息收缩”在文中指的是_。16 . 作者认为,现代人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有哪些?17 . 第段末尾加点句有什么含义?18 . 第段和第段画线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郑人买履(注释)履:鞋。19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看B尝射于家圃尝:经常C先自度其足度:用尺子量D何不试之以足以:用20 .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和例句中“之”字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康肃笑而遣之。A置之其坐。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无丝竹之乱耳。21 .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油翁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尧咨“笑而遣之”作铺垫。B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明了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的道理。C郑人买履通过“宁信度,无自信也”一句,反应郑人不自信、拘泥于教条的心理。D郑人买履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22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无他,但手熟尔 (2)反归取之23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至之市,而忘操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物破自有时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注释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中外亲:中表亲。开燕:开设宴席。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24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云耕者入冢而得 (_)(2)玉盏俱碎(_)25 .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26 . 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_”对比,“物破亦自有时”与“_”对比。27 .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四、句子默写28 . 古诗文默写。(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诗经关雎)(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抱着“_,_” 的处世态度。(3)登高望远,总能激荡满怀豪情。在飞来峰远眺,王安石心中生发出“_,_” (登飞来峰)的豪情:登上泰山绝顶,杜甫心中升起“_,_” (望岳)的气概。五、诗歌鉴赏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轩冕:指代官位爵禄。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29 . 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写出诗中体现这个季节的一个词语 _。30 .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31 . 诗中作者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六、名著阅读32 . 名著阅读。(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张侦探给洗劫了。B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4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C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吃得饱、有间宽绰的屋子、饭食不苦、主人对他不错。D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2)简答题“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此段话是_说的?从中可以看出是_的人。七、综合性学习33 . 综合运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此,我校九(1)班以“工匠精神”为话题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现请你参加并一起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中,刘明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组成。工匠们喜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了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处画线句属句式杂揉,可将“_”一词删去。处画线句语序不合理,可将“_”与“_”进行调换。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改为“_”。(2)2015“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徐立平,是一名高级技师。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颁奖词拟写一副对联,王明同学写出了上联,请对出下联。上联:导弹高工,手把钢刀雕化境下联:_(3)活动后,老师让同学们回去看记录片大国工匠。马军同学看后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马军,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_八、作文34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春天,我们得到春花,但我们无法同时拥有秋果;在秋天,我们拥有秋果,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春花。得,我们无法一时得到所有;失,我们也不可能一时失去全部。得与失,是人生的两只翅膀,左边是得,右边是失,人生就是在得与失中,找到平衡,得以飞翔。如果人生全是得,或全是失,那我们的人生仅有一只翅膀。仅有一只翅膀的人生,跟没有翅膀一样,都是飞不起来的。得与失乃智慧人生的加减法。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己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章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文言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