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5878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要将中小学生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避免海南省春游校车侧翻事故重演。B考试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D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2 .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襁褓(qing)黧黑(l)演绎(y)怒不可遏()B推搡(sng)腈纶(qng)拙劣(li)拾级而上(sh)C翌日(y)巉岩(chn)懈怠(xi)纷至沓来(t)D出轧(zh)辗轧(y)骈文(pin)接踵而至(zhng)3 .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B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指天气特别晴朗)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指娇柔妩媚,讨人喜欢的样子)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指母亲无法走到田地里劳作)4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B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C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其著作有白氏长庆集等。D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5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_。_。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成年后成为大家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是在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年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所以有人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视。古代读书,更重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别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6 . 作者开篇即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7 . 文中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_和_。8 . 第自然段中画线句中的“这”指代什么内容?9 . 有人说,私塾是封建文化的产物,不宜提倡;也有人说,私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可以发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那盛开的油菜花南方冬日里的太阳也总是暖烘烘的,不似北方,一进入冬天,就是天寒地冻,冰雪覆盖。因了这冬日阳光的眷顾,田野里的庄稼长势特别好,蓝天白云下,油菜已经可以长到1米来高了,正是油菜快要开花的季节。油菜田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连在一起,放眼望去,简直是油菜花的海洋,绿色的世界,油菜花怒放着,那淡黄色的花海会让你的眼球不由自主的随它转动,让你感受到生命力的旺盛,让你也神采飞扬起来。走过田间的小道,油菜花开得灿烂多姿,在微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冬日的田野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暖暖的阳光,金黄的色彩,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油菜花的香味沁入心脾,让你吟起这样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不远处传来“叽啾叽啾”的鸣叫声,哦,那一定有一只漂亮的菜籽雀儿在菜地里歇息呢!鸟语花香,好一派迷人的景象!在这金黄铺就的田野里,充满了父母的希望。父母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这美丽的田野,洒下了父母多少汗水啊!记得土地刚下户的时候,父母不过四十来岁,是盘田种地的好手,家里三亩来土地,完全靠父母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挖,别人家还没有动手,我家的田块早就挖完了,精耕细作,一年的收成相当不错,新粮压着旧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村里的很多人开始出外打工,父母仍然固守着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春种秋收。一年又一年,秋风吹白了父母的两鬓,岁月的印记刻在了他们的脸上,仿佛还是不久,父母就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们依然眷恋着脚下的土地,秋收一过,就在稻田里裁出一条沟,把沟里的泥块起出来放倒墒(shng)子上,扒平敲细后打塘,趁着秋后的雨水种上菜籽。菜籽在盖了草粪的塘里面打个滚,一个星期后,绿茸茸的油菜秧苗就冒了出来,在阳光下东瞅瞅,西瞧瞧。这时节是父母最忙的时候,像照顾婴儿一样,在油菜长有一拃高的时候,间去多余的油菜。一个塘里只留下三棵纤细的幼苗,一亩油菜田得花去一个星期的时光才能间完,父母年纪大了,在田里劳作的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他们就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间油菜,身子弯成弓形,戴着草帽,用手在一塘一塘地忙碌着。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风儿睁大了眼睛,使劲地想掀开帽檐,看看父母额上的汗珠。汗滴下土,才能换来金黄的菜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间完多余的油菜,再给它们浇上化肥水,有虫时打打药水,一个轮回才算基本结束。这时经霜冷的油菜长势越来越好,越长越高。每逢吃过早饭,父亲喜欢背着手到油菜田里看看,看着被霜冻得弯下了头的油菜,父亲总是一脸的阳光灿烂,霜越大,油菜的长势越好,“瑞雪兆丰年”,我们这里冬天不下雪,下霜已经是最冷的时节了,可以说“霜白兆丰年”。立春前,各种花儿次第开放时,油菜花早就按捺不住,开满了枝头,整个田野成了绿色的海洋,金黄的油菜花的世界。豆腐块似地油菜田里蜜蜂们嘤嘤嗡嗡地穿梭往来忙个不停,你在这枝油菜花上踩一脚,我在那枝油菜花上踩踩高跷,扇扇翅膀,两只脚上就粘上了黄嘟嘟的花粉,比人还高的油菜在春风中摇曳着,花枝招展地向人们展现自己的魅力。清明节左右,父母的辛劳和汗水终于有了回报,菜籽田里一片青黄色,菜籽田里的雀儿这时叫得最欢了,“狮子醉酒”,“狮子醉酒”的叫声不绝于耳,久违的鸟叫声传入人的耳畔,让人心旷神怡。熟了的菜籽压弯了树枝,像喝醉了酒的汉子倾斜着身子遮住了田埂,在等待着收获,仿佛看到了像油菜花一样金黄的菜油从榨油机里汩汩流出。油菜吸收的是父母的汗水,奉献的是金黄的菜油,天下的哪个父母不是如此呢,为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的儿女,为了儿女极尽操劳,和油菜是何等的相似。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阵阵清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看到这绿色的田野,心情和这绿色一起荡漾!我的耳边响起那悠扬的旋律: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天上的云儿白呀,水里的鱼儿乖,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选自新华副刊,有删改)10 .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油菜花播种、生长、盛开、结籽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时间油菜花成长过程秋收一过种上菜籽菜苗冒出一拃高时A立春前B清明左右C11 . (小题2)文章开头两段描写油菜花灿烂多姿的场景有什么好处?12 . 自选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A菜籽在盖了草粪的塘里面打个滚,一个星期后,绿茸茸的油菜秧苗就冒了出来,在阳光下东瞅瞅,西瞧瞧。B他们就拿来小凳子,坐在凳子上间油菜,身子弯成弓形,戴着草帽,用手在一塘一塘地忙碌着。13 . 文题是“那盛开的油菜花”,行文中主要部分却写父母田间劳动的过程,作者这样构思的用意何在?14 . 文中的油菜花给了你哪些人生感悟?五阅读父亲买了贺年卡回答下列小题。天空飘起第一场雪花时,新年的气息又渐渐地浓郁了,我想,父亲该归家了,过年的日子正翘首企盼哩。好不容易盼到周五,傍晚一回家,父亲果然蹲在院子里吧嗒着旱烟,青色的烟雾不时让父亲急剧地咳嗽,我在村口就早已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声音。父亲看见我,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放学了,又长高了,瘦了。”父亲眯着眼,望着我说,只是没有用手来抚摸我的头。我想,在父亲的心中,我该是一个大男孩了吧。大半年没看到父亲,心里竟涌起一丝喜悦与伤感,喜的是父子相逢,悲的是父亲又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密了,头上的白发日益显山露水了。我告诉父亲,学校要收校服费和资料费。父亲点了点头,嘴里也喃喃地说:“好!好!”只是脸上的神情又沉重了些。我鼻子有些酸酸的,转头看着窗外。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晚上,我隐约听到父亲与母亲唠叨了大半个晚上,父亲长长的叹息声,使寂静的山村格外潮湿而阴冷。早晨起来,父亲不见了,我想又外出忙碌了。晚上父亲回家,脸上却阴阴的,只有与我对视时,脸上才迅疾地掠过一丝涩涩的笑。“娃,帮我写封信吧!”父亲说。写信?识字不多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还未给谁写过信。我连忙找出纸和笔,父亲却从棉袄里掏出一张贺年卡,大红的灯笼,大大的福字,还有一群笑容可掬的猪娃娃,好漂亮的贺年卡。其实,我好几次想找父亲开口买几张贺年卡。在学校,我已收到十几张贺年卡了,有些还很精致,一打开,就响起祝你新年快乐的音乐铃声,悦耳动听。可我却没有送出一张,这次找父亲要钱,特地多要了50元钱,甚至买哪种贺年卡我都盘算好了。想不到父亲竟然也买了张贺年卡。“帮我填填吧。”父亲说,“我念,你写。”“王总:新年好!眼看又要过春节了,娃要交学费,家里要买点种子化肥,可否发工钱?”贺年卡的地址是“巴州市第八建筑公司”,这是父亲做苦力整整忙了一年的公司。父亲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贺年卡放进棉袄的口袋里。嗨,父亲还没讨到工钱,我心里直叫苦,同时对父亲想出这个主意感到悲哀。星期天下午,父亲说:“我送送你。”一到县城,父亲并没有直接去学校,却来到县人民医院,要我到门口等他片刻,说是有人还他钱。约莫个把小时,父亲才从医院出来,脸色竟有些苍白。“钱讨到了吗?”我问。我惦记着父亲没给我学习资料费哩。父亲没有回答,又问,县邮电局在哪儿?在邮电局,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 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到了校门口,父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400元钱,塞到我手中:“娃,一看到老师就把钱交了,千万莫丢了。”我接过钱时,有一张白白的纸条飘落在地上。我拾起一看,竟是一张卖血的条子。我鼻子一酸,抽出50元钱,递给父亲:“我不需要这么多钱,真的。”“拿着吧,马上要考试了,伙食好点儿。”说完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父亲那双厚实的大手,暖暖的。远远的看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街的尽头,我的眼中有些湿润了。(选文有删改)15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6 .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1)下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渐渐的都看不见了。_(2)从人物描写或是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父亲把贺年卡小心翼翼地塞进绿色的邮筒,半晌,还望着邮筒,那种神情就像是遭受久旱的秧苗盼望天降甘霖。_17 . 文章最后 “我”眼睛“湿润”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原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感受。三、句子默写18 .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_,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2)仍怜故乡水,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4)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5)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曾用“:_,_”形容家书的珍贵。(6)我国古代士子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情结,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一句“_,_ ”为这种情结增添了新的注解。(7)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甲)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注释)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兆人:兆民,万民。亏:使受损害。(乙)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注释)墨者:指墨家。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钜子”。腹黄享:人名。战国时儒家学派领袖。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所私:所偏爱的。19 . 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吾 是 王 儿 之 父 非 兆 人 之 父 何 不 别 制 天 子 儿 律 乎20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陛下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若如公意/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C王虽为之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D不许惠王而遂杀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2)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22 . 你能理解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吗?说说你的见解。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订本))注释坼: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何方:有什么办法。23 . “雪堆遍满四山中”句所写的梅花与唐代诗人齐己笔下的“一枝”、宋代诗林逋所吟的“疏影”有所不同,请对这一句进行赏析。24 . 本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六、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少不了徒弟和白龙马的帮忙。他在收了孙悟空,在收了猪八戒,在收了沙和尚,在收了白龙马。七、综合性学习26 . 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学生,如何做一个“懂文明、有教养”的人?如果你与同学们讨论这一问题,你会说些什么?要求:紧扣议题,观点明确,表达清楚。27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小题。沈从文是一个见过最艰难岁月的。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能从湘西来闯北京,他内心的强大和渴求超乎想象,对生活的热望(A.督促 B.驱使)着他去赌一注。说到底,沈从文深切地热爱着生活,以及生活中的朋友。现实情况是艰难的,(A.迫在眉睫 B.首当其冲)的谋生问题,无法正式求学的窘境,新文学运动的刺激,加上在北大旁听的经历,沈从文决定开始写作。沈从文写作的起点,可以说是一个仓促的决定。我们能发现他几乎是空白的,得先从新式标点符号学起,继而学习新文学的语言。然而,沈从文的勤奋正在改变这些。根据张新颖的统计,1925年至1927年是沈从文的习作时期,发表一百七八十篇作品,平均每年五六十篇,每个月四五篇(1)请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 _ _(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_八、作文28 . 你相信广告里推销的“鳖精”“牛初乳”“精油”“精取出1/4的小麦粉”这些话吗?请以“还是实在点好”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披露身边事实、剖析社会现象,也可以发表人生感悟等。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题目:29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离不开坚定不移的信念,也离不开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虽然长征已成为历史,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也许你仍然跋涉在路上,也许你已经胜利到达终点。赶快和大家分享你的“长征”故事或感悟吧!请以“这是我的长征”为题作文。题目二:写作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艺术加工,通过一定的情节的设置和各种描写表达对生活的认识,请同学们依据下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发挥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开头:他是一个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可近来发生的事,让有些内向的他也感到必须改变了。结尾:经历会叫人慢慢成长,当见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他更加知道:轻轻地问候,暖暖的情谊,才是他改变的原动力。要求:(1)将所选或所拟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