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511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莽莽滔滔嬴政千里冰封B晴日素裹稍逊风骚C文采恢宏折腰红装素裹D天娇大雕风流原弛蜡象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景(yng)歧视(q)解剖(po)折腾(zh)齿颊(ji)B轩昂(xun)中枢(sh)古刹(sh)档案(dng) 溽暑rC鉴定(jin)哺乳(b)晦涩(hu)菡萏hn并擎(qng)D畸形(q)赭色(zh)头衔(xin )逻辑(ji)群葩b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口悬挂陈艾、菖蒲,表达祛病辟邪的意愿,企盼幸福安康。B在农耕文化园,爸爸妈妈和孩子们有的在磨豆浆,有的在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C“作为嘉宾,我莅临贵地,实在荣幸!”在花海“郁金香节”上,李璇答谢主委会时说。D盛夏时节,晨曦里的内蒙古大草原犹如仙境,美不胜收。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夜听九寨沉石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之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 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须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选自人民日报)4 . 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 根据你的体会,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1)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2)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6 . 作者浓墨重彩,详写夜探九寨山洞,是要突出什么?7 .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互联网+气象,气象领域的新生态天气、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亟需一个更精准、更高效的气象系统来为人们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气象服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2018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都设定为“智慧天气”。“互联网+气象”已经成为气象领域的新发展生态。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泛的互联基础,使得它在缩短气象信息传播链条、提高传播效率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气象服务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传播媒介;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让“互联网+气象”的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程充满了智慧。公众定制化气象服务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气象作为数据庞杂的行业,观测资料、预报数据、各种气象要素、分钟级数据、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数据积累、遍布全球的气象观测网络等组成了庞大的数据体系,然而只有数据是不够的,并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精细化的气象监测预警和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有了可能,通过数据之间的融合,挖掘其中的关系,减少了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时间。对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而言,精细化的气象监测预警与公众位置、风险偏好和行为目的相结合,可使人们获得量身定制的气象服务。某天气信息查询软件开发时景社区上传功能,并与专业气象机构合作,每天搜集到海量的数据,为量身定制气象服务提供了可能。基于海量数据和气象知识,人工智能可以分析这些气象数据在历史上的变化趋势,从而做到分钟级、公里级的短时预报。行业定制化气象服务优化升级趋势不可逆转“互联网+气象”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并不仅仅限于大众,对于行业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农业、能源、水利、民航等领域,对定制化气象服务的需求非常大,但由于客观原因,我国早期的气象服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迹象开始缓解,并逐步走向正轨。面对各行业的需求,新技术的运用改进了传统专业气象服务的模型和算法,气象服务优化升级的趋势不可逆转。2015年6月国家气象局公布了开放中国气象信息的法令,将在2020年之前实行全面开放,并鼓励民营资本与气象局合作,我国的气象服务业开始蓬勃发展。虽然我国在气象服务商业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某款软件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B端商业化服务战略,并在行业定制化气象服务方面卓有成效。该软件还与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签署协议,专门开发雨雪、大风天气的图片识别功能,以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打造“平台用户平台”链条,提升气象服务精度“互联网+气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要打造信息闭环,使用户的使用数据回流并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互联网+气象”除了让用户和行业都能享受到个性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并在生产生活中获得巨大价值和最佳体验外,还需要建立反馈和数据回收机制,有效填补气象灾害和天气实况的监测空白,让气象服务将更加精细化。我国的气象服务市场刚刚起步,“互联网+气象”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的预计,到2025年,包括气象科技服务、气象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气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约3000亿元。(2018-05-03,来源:环球网,有删改)8 . 下列有关“互联网+气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要气象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就可以提供精细化的监测预警和个性化的服务。B如果精细化的气象监测预警与公众位置、风险偏好和行为目的相结合,就可以使我们大家获得量身定制的气象服务。C如果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运用使传统专业气象服务的模型和算法得到改进,那么气象服务优化升级的趋势就不可逆转。D只要“互联网+气象”让用户和行业享受到个性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和最佳体验,就能让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化。9 .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的极端天气,人们呼唤更精准、更高效的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气象系统。B互联网能为气象服务提供迄今为止最好的传播媒介,是因其能缩短气象信息传播链条、提高传播效率。C气象行业拥有几十、上百年的数据积累,甚至还有分钟级数据,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得以缩短,从而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D基于海量数据和气象知识,人工智能通过分析这些气象数据在历史上的变化趋势,为量身定制气象服务提供了可能。10 . 结合文本信息,请你预测“互联网+气象”在生活中的运用。三、对比阅读(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喇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己。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注)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敲戛:敲打。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鲁直:即黄庭坚。11 . 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划两处)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_(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_(3)湖中人鸟声俱绝绝:_(4)辄复不遂辄:_(5)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谓:_13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14 . (甲)文中“_”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_。15 . 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四、句子默写1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4)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王湾次北固山下 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五、诗歌鉴赏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下面的问题。17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8 . 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六、语言表达19 .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共同维护杭城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1.2.3.七、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当中常常对“我”讲“长毛”故事的是;曾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形的是;让“我”找“原配蟋蟀一对”、“败鼓皮丸”等奇特药引的是;同乡会上处处针对“我”,后来却经常和“我”喝酒的是。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写给冀中、冀西人民的赞歌,尤其和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俄国作家的成名作猎人笔记则通过工人、县城医生、磨坊主等许多人物形象,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下面关于西游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孙悟空大闹天宫,与二郎真君斗得难分胜负最后在太上老君金钢琢的偷袭下,孙悟空被捉。B车迟国与唐僧师徒斗法的三位国师分别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C为辨真身,真假行者打至凌霄宝殿,阎王让谛听察听,亦未辨出真假。D过火焰山时,孙悟空变作小虫儿随茶水进入罗刹女腹内逼她借扇,借到的却是把假扇。八、综合性学习21 . 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再续写一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上一句动情的话胜过滔滔万语。白求恩对患者充满诚挚情感的话语好似春风,能够吹绿田野上的小草;_,_。九、作文2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