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试卷(三)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28735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试卷(三)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南充)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 .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 . 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 . 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 (2016九上海南期末) 古诗文默写(1) 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 (3) 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6) 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 商山早行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3. (7分) (2019三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当地时间4月15日,一场大火让甲(A栉风沐雨;B风雨如晦)850多年的巴黎圣母院严重损毁。主塔尖在大火中倒塌,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发自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瞬间令全世界那些钟爱卡西莫多、艾斯美拉达的情怀变得无处安放。“美丽、壮观的法国灵魂的一部分灰飞烟灭,让人无比悲痛。”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社论如此评价这场火灾,也点明了巴黎圣母院之于法国的价值。_。火势在教堂屋顶蔓延时,曾有预测说巴黎圣母院可能主体结构不保,但约500名消防员奋斗5个多小时控制住了火势,将乙(A损坏;B损失)降到了最低点。重点文物在火势蔓延之前得到抢救转移,科技公司已着(Azhu;Bzho)手利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数字重建。不能让大火吞sh(A嗜;B噬)人类文明的记忆,珍重与保护,一样都不可少。(1) 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处_;处_(2) 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乙_(3) 填入文中波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年有近1300万人次游客前往参观游览耗时180多年建成的巴黎圣母院是巴黎乃至欧洲参观人数最多的名胜之超过埃菲尔铁塔A . B . C .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9七上榆树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蝠怎样的景象? (2) “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意与“断肠人”的愁情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一下。 (3)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 (13分) (2018八上扶风期中)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从流飘荡_鸢飞戾天者_(2) 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选项是( ) A . 千丈见底B . 有时见日C . 窥谷忘反D . 泠泠作响(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 三峡中哪句话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6. (22分) (2019椒江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爸爸,今天你来接我吗?新闻事件:2019 年3月18日,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启了“爸爸接送周”,以此呼吁爸爸们接送孩子上下学。无独有偶,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东湖国际校区近期也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爸爸接送日”活动,学校明确要求这天爸爸必须来校接送孩子,牵着孩子的手送到校门口,拉着孩子的手回家。据悉:学校开展“爸爸接送周(日)”活动,应该是针对“丧偶式育儿”的社会现象,以此加强父职教育,防止父爱缺位。【注释】丧偶:指配偶死去。文中指爸爸处于“死”的状态。新闻评论:连日来,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动,倡议孩子的父亲尽可能接送孩子上下学,引发舆论关注。在此事引发热议后,该校校方回应,这项活动是倡议而非强制,孩子父亲在外地或单亲家庭的情况是极个别的,而且学校没有具体统计父亲接送数据,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很小。以开展“爸爸接送周”活动的方式,引导父亲更多地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置于现实背景下,不乏积极意义。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双亲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最好的模式应该是双方共同努力, 一起承担照顾、陪伴、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就需要父亲们进行“角色补漏”,主动参与家庭教育,为孩子构筑起完整健康的成长环境。最近,热播剧都挺好迎来大结局,剧中的父亲苏大强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在这个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位,不仅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着父亲自身的成熟和担当。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缺失,既有现实原因的制约,如“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 但更多还是观念上的偏差,认为父亲的责任是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教育有学校和母亲操心就行了。这也导致“丧偶式育儿”问题日益普遍。在此情形下,“爸爸接送周”活动有其现实针对性。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也意在更加公平地分担育儿责任,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家庭伦理。“爸爸接送周”的更大意义是对父亲角色与责任的提示,父亲之为父亲,说到底还是对孩子要“亲”,感情上亲近,行动上则要“亲自”。具体到一个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照料与教育,有分工有侧重也属正常,但不能变成“大撒把”,一些客观条件是理由,但绝非借口,有时间有机会,父亲还应有意识地多陪陪孩子,有选择性地参加孩子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不让父爱缺席。事实上,长期忽视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非但对孩子不利,对自己来说也是遗憾太多父亲都是意识到该陪陪孩子时,倏忽间孩子长大了,才明白已经太迟。(改编自新华网客户端)教师说法:西安大学南路小学教导主任李旭升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都不可缺少。对男孩来说,父亲的关爱对于其阳刚气质的形成更至关重要。有一个故事:孩子询问爸爸工作1小时的报酬后,到处凑钱想买爸爸1小时时间。故事诉说着孩子对父母陪伴的渴望。对于不少父亲,可能都面临生计和陪伴的选择题,希望他们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多陪陪孩子。哪怕和孩子几分钟视频或录一段话发给孩子,让他知道你关心着他也行。如果“爸爸接送周”的倡议能让父母均衡陪伴的观念更深入人心,就可以算作成功。专家观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逍说:“父母都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成员,均衡陪伴很必要。忙于事业的父母,都应尽可能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对爸爸来说,他们特有的男性气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动脑和创造意识,刺激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也能让孩子的意志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父亲的缺席可能在孩子的性格养成、人际关系处理方面造成负面影响。”(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父母对孩子的照料与教育,有分工有侧重是正常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父亲不陪伴或少陪伴也是可以理解的。B . 父爱缺席会留下遗憾,许多父亲往往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才明白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可是这已经太迟了。C . 教师们都希望学生家长在面临生计和陪伴的选择时,能够毅然地选择陪伴,尤其是父亲,更应选择全程陪伴。D . 不能让父爱缺席,因为父亲身上特有的男性气质,能帮助孩子形成阳刚气质,养成贤淑性格,更有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2) 阅读(新闻评论),回答以下问题。 “新闻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概括回答。“新闻评论”这个版块是如何围绕观点展开论述的?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论证过程。(建议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3) 上述材料中,将孩子教育中爸爸缺位现象称为“丧偶式育儿”,这种说法妥当吗?为什么?请根据你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7. (12分) (2019九上芜湖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世上最好的地方冯雪梅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家搬进高楼的那天,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屋。家真的不一样了。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得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青山。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的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与我的家,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挑选明快的装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我按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叉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猛地记起父亲说的一句话: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暖暖地母亲在问:过年回家吗?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口气。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猛然间明白,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他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1) 第自然段详写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 (2) 理解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 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3)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变化。请概括其心理变化过程。 (4) 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作答。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 (12分) (2019九上萧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鸡蛋小面包(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我想到了你。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这是你的任务,明白了吗,丫头?”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可能妈妈说的有道理,我们家实在太穷了,但我还是因此痛恨她。因为这个,也因为她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我刚离开学校,手里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我的腿又细又长,所有袜子都会往下掉。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我不打算把它们提上去。在卡维萨大街的那个街角,有一个男人正在弹吉他,旁边有一只流浪狗安静地听着,他给那只狗戴了一顶红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我一路看着门牌号,在一个大门前停了下来。一个一头黑色卷发的女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一位夫人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面带微笑看着我。她应该上了年纪,脸上满是细细的皱纹,但是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双几乎透明的眼睛。“你好,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我叫嘉芙列拉,12岁了。我很会读书。”“多好听的名字呀!嘉芙列拉。我叫恩里克塔,83岁了,我也很会读书。”我似乎听到她嗓子里发出一点很细微的声音,那是她在笑。“你想吃午后点心吗?”她旁边桌子上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有两块包着金纸的圆形鸡蛋小面包。我激动得差点晕倒。我开始剥去小面包上的皱褶装纸,好狠狠地咬上一口。“对我来说,读书时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我眼睛看不见了。”我看向她的眼睛。那双透明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却看不到我。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继续嚼着小面包。恩里克塔从手指上摘下一枚镶着一块大钻石的戒指,摸索着放进一个小盒子,那里面装有至少五六枚戒指,应该都是金的。她又摸索了一会儿,直到拿到一小瓶护肤霜。我的目光从她的手移到那些戒指上。她在每只手上都点上一点护肤霜,用右手从指尖到手腕均匀涂抹,接着左手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我屏住呼吸,走近桌子,拿起一枚戒指。这枚戒指镶有一块绿宝石和几小块红宝石。我紧握着它,戒指直扎手心。恩里克塔让我去拿钢琴上面的一本书。我用拳头和另一只手托着书,小心地打开。书里面有三篇文章,作者叫杜鲁门卡波特。“这是几篇关于一个男人童年回忆的短篇故事。我很喜欢他的叙事手法。我想你也会感兴趣的。”我开始慢慢读起来:“想象一下,冬天来临时的一个早晨。设想小镇上一座老房子里的厨房”我看到一个宽敞的厨房,中间有个黑色的大火炉,轰隆隆地开始燃烧;我看到窗前站着一位白头发剪得很短的老妇人,精神饱满,脸庞因风吹日晒而略显粗糙。在巴迪的陪伴下,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巴迪就是那个和她形影不离的7岁小男孩。他们年龄相差60多岁,是忘年交,因为她依然保留着一颗童稚之心。我陪他们一起去买樱桃、生姜、香草我听到他们两人的聊天,很羡慕把他俩连接在一起的那种东西。不知不觉间,我就读到了故事末尾,回到了恩里克塔的起居室。她正用那双透明的眼睛看着我;我相信她用另一双眼睛,看到了我。“天晚了,嘉芙列拉,我不希望让你太想念妈妈。你明天可以读第二个故事,然后咱们可以聊聊感想。好吗?”在整个读书时间里,我已忘了手里的戒指。它应该值一大笔钱,或许她没注意到我拿了。另外两个故事会是什么呢?“我可以把另一个小面包带走吗?”她说当然可以。我慢慢向桌子俯下身,所有戒指都在那里。我把手伸过去,让掌心里的那枚戒指落下去。那些红宝石在闪光。然后我小心拿起那个包着金纸的鸡蛋小面包。我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门厅,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吉他手和那只化装的狗所在的街角。前面有一个灰罐头盒正期待着换种颜色。我伸出手,把金色小面包放下。那只狗吓了一跳,太阳镜掉了下来。吉他手冲我微笑起来。(1) 小说中妈妈“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其来历最没有可能的一项是( ) A . 向亲戚朋友要来的B . 我在妈妈指使下偷来的C . 妈妈从商店里买的D . 妈妈从别人那里偷来的(2) 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的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这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却说不出好在哪里。乙:我认为这个句子好在_。(3) 小说结尾再次写到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4) “我”本来可以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为什么最终放弃了?结合全文探究原因。 八、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9. (6分) (2019七下福州期末) 判断正误。 (1) 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照到海底的太阳能发电。(海底两万里) (2) 在巴布亚新搁浅后,遇到土著人的攻击,阿龙纳斯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电挡住土著人进入诺第留斯号。(海底两万里) (3) 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海底两万里) 10. (5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题目。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如何坐不得天位?”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1) 除了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孙悟空还有_等本领(手段)。(2) 孙悟空在赌赛中失败了,被如来佛祖压在_山下;后来,_在两界山把写有六字真言的“压帖”揭下后,孙悟空才从山里蹦出来。(3) 简述孙悟空的人物形象。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5葫芦岛)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一)藏在角落里的美(二)有这样一个 要求: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1、2-2、2-3、2-4、2-5、2-6、2-7、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3-1、3-2、3-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4-1、4-2、4-3、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5-1、5-2、5-3、5-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6-1、6-2、6-3、7-1、7-2、7-3、7-4、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8-1、8-2、8-3、8-4、八、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1分)9-1、9-2、9-3、10-1、10-2、10-3、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