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27931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未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转入炎热的夏季时,植物果实yn( )育;到了秋天,黄叶在秋风中s s( )飘落;北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yn(_)s(_)(2)结合语境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字(_)A.燕 消 B.雁 消A雁 销B燕 销(3)加点“载”字的正确读音是(_)A.zi B. zi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进与退张培峰在这个一切都追求“进步”的时代,如果说某个人或某件东西“退步”了,通常都不会认为是什么好事,当今之世,大多数人也不会将“退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翻翻古书,可以发现,古人讲“退步”的话实在太多了,尝怪古人何以如此“笨”且“傻”焉,怎么总是教人“退步”呢?如若不信,略举若干例子,并稍作解释:宋代词人吴潜的忆江南写道:“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亏盈,退步是前程。”这是说世间事祸福相倚,有时候,退步反而就是一种前进。南宋大儒真德秀的长沙劝耕诗说:“争先好胜灾偏速,退步饶人福自来。”点出“进步”引发的偏差是“争强好胜”,而“退步”的要旨在于“饶人”“让人”,这才是幸福的根源。元代僧人石屋禅师的山居诗说:“有求莫若无求好,进步何如退步高?”又指出“进步”即是“有求”,而“退步”则是无欲无求,哪个高哪个好?每个人的看法可能就不大一样了。元代道士姬志真的绝句天真:“声利场中退步,水云乡里闲身。”又是说“退步”之根即远离“名利”二字,如此才得逍遥自在。由此可见,儒释道三教几乎都将“退步”作为自己的宗旨,不妨说,在追求“退步”这一点上,儒释道三教的确是合一的,我们不妨将此称之为“退步哲学”。“退步”还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明代冯惟敏的家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录沈文端公家书有云:“大抵盛极则衰,月满则亏,日中则昃,一定之理。唯有自处退步,不张气焰,不过享用,不作威福,虽处盛时,可以保守。”这些思想的根源,可能与老子第四十一章的“进道若退”一语有关:在某些方面“退步”了,恰恰是道业上“进步”的表现。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中说得好:“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仿佛为中国古代的“退步哲学”做了一个总结。综括起来说,“退步”意味着对声色名利的远离,对他人的宽容、忍让,而这种认识得自于对世间事祸福相倚的实质的深刻体察和觉悟。或许有人会说:君误矣。你文中所说的“进步”“退步”和我们今天说的“进步”“退步”完全是两回事,难道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等等不是好事吗?总不能说“退步”是好事吧!且慢,果真是两回事吗?想一想,在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铁上,和某个“霸座男”费尽口舌,他竟如蜗牛般动也不动,是不是对“进步”的一种讽刺?再比方说,现代科技制造出手机,是一种“进步”,但伴随而来的“手机病”等种种弊端又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看报道,欧洲、日本一些国家的中小学就明确规定:不准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更不提倡学校一切教学工作都“电子化”。表面看,这些规定不是与“进步”格格不入吗?其实,这正是“退步哲学”的一种现代应用。按照古人的思想,所谓“进”“退”都是相对而言,一味讲“进”实际上是“退”,而看上去是“退”,却是实质上的“进”,看上去是一种“消极思想”,其实却有着最为积极的意义。面对物质的“进步”,人心恰恰需要某种“退步”,才能与之协调,而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文明的进步。(选自天津日报2018 年 11 月 12 日)2 . 在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因此即使B然而当然固然C假如因此固然D也许当然即使3 . 文章第段列举了诸多“退步”的例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 选文第段的位置不能调换,请简述理由。5 . 联系全文,第段加点的“这”指_,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6 . 下面这个事例适合放在第几段里面?为什么? 古今盛赞的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大学士张英给家人的信中留下的那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实说得也都是此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一个人的演讲张以进十岁那年,班主任陈老师推荐我参加学校的一个演讲比赛。得知消息,我的心里忐忑不安。我是个农家孩子,虽然作文写得好,但演讲却是一窍不通;至于登上那高高的演讲台,那更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放学回家,父亲看我心神不宁,问我出了什么事。我把老师想让我参加演讲比赛的事说了,带着哭腔恳请父亲:“爸,我不想去演讲。你去跟老师说说,让其他同学参加吧。”父亲先是劝我参加演讲,可我就是不愿去。看我耍赖的样子,父亲从口袋里摸出旱烟筒,装上几缕烟丝,点燃后抽了一口:“我到陈老师家去一趟,答应与不答应,你都要准备。”父亲很晚才回家,走到我床前摇了摇头。一直醒着的我,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陈老师没有答应父亲的请求。看着父亲无可奈何的样子,我转身给了父亲一个脊背,心想:这么点事都求不到陈老师,实在不行,只好自己随便应付一下了。父亲以为我睡着了,帮我掖了掖被子,走了。因为这件事,我很生父亲的气。第二天放学的时候,父亲端给我一碗米饭,我也没理他。晚饭后,我顾自一个人做完作业。就在我收拾作业本的时候,一直蹲在旁边的父亲对我说:“拿着要演讲的那篇文章,你跟我来一下。”我和父亲乘着夜色出了村。走着走着,父亲竟然把我带到了学校操场里。满天的星光下,校园里空无一人,除了蟋蟀的鸣叫声,四周静悄悄的。父亲带着我走上操场边的主席台,拿出一个崭新的手电筒,对我说:“你站在这里,讲一讲那篇文章。”父亲的话里充满了鼓励,让我无法拒绝。我接过手电筒,父亲走到了台下,搬了块石头坐在操场里。站在主席台上,我的脸涨得通红。银白的月光倾泻下来,我只能看到父亲黑魆魆的身影。借着手电筒的光线,我硬着头皮开始演讲,没讲几句,我就忘了后面的文字,开始结巴。我抬头看看父亲,他依然在台下静静地听着,像个忠实的听众。停顿片刻后,我再次从头开始演讲。一遍,两遍,起初我感觉很不自然,有时候连话语也不连贯。说着说着,我心中的恐惧感渐渐消失了,演讲也变得逐渐通顺起来,到了精彩之处,父亲还为我鼓掌加油。那天晚上,在很多人温馨的睡梦中,朴实的父亲帮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讲。“每个人都会遇到第一次,人生要学会面对。”回来的路上,父亲这样告诫我。我记着父亲的教诲,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训练,我登上了学校演讲比赛的舞台,获得全校第二名。第一次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的获奖,给了我很大鼓舞。从那以后,每当人生中遇到艰难曲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人生要学会面对。也正是不断地去面对,让我在人生路上不停地去攀登新的高峰。光阴荏苒。四十年后的一天,我去拜访陈老师,无意中说起那次演讲比赛的事,陈老师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你父亲来找过我,和我聊了一些你学习上的事,但他没有说过让你退出比赛。”回家后,我问起父亲。父亲笑笑说:“每只雏燕都有学试飞的时候,没有第一次的试飞,燕子怎么能学会高飞呢。所以我根本没想让你退出比赛。我去找陈老师,只不过是去听听陈老师对你的评价。从陈老师那里回来,我心中更有底了。”我恍然大悟。四十年后,我终于明白父亲的心意,是他鼓励我学会了第一次的面对,就像第一次试飞的燕子,他在背后默默鼓励我慢慢学会高飞,让我飞出了一个崭新的人生世界。(选自上海故事,2019年3月5日)7 . 按照时间顺序,从父亲的角度,补全父亲引导“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的过程。(1)父亲同意“我”的恳求去找老师换人。(2)_(3)_(4)回家路上,他告诫“我”人生要学会面对,让“我”最终登上了学校演讲比赛的舞台。8 . 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9 .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回答两点即可)10 .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三、句子默写11 . 经典诗文默写(1)右手摒遗穗,_。(白居易观刈麦)(2)更深月色半人家,_。(刘方平月夜)(3)蔌蔌衣巾落枣花,_。(苏轼浣溪沙)(4)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5)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6)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7)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9)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10)陛下亦宜自谋,_,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第:房屋、宅子、家。 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以往、过去。12 .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杂然相许(3)甚矣,汝之不惠(4)是山余亦未登(5)向吾远游冀雍13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15 . 这两则故事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6 .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7 . “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六、语言表达18 . 语言运用修改病句。(1)你是一粒萌芽的种子,尽管生成茵茵小草,还是长成参天大树,都将顽强地伸展一条条根须,不停地探索大地的奥妙。_(2)一个人选好了起点就等于找准了成功的方向,一个人找准了目标就等于降低了与成功的距离。_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19 . 以下关于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游记的故事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后与师兄弟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类妖魔鬼怪,终于取得真经,他自己也修成正果。B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给他起的,姓孙是缘于他曾是猴子,悟空是其法名。C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其中许多人物既有神魔性,又有人性和动物性,作者将这三者结合得很好,因此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D为过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第二次借到后又被牛魔王骗回去,第三次孙悟空变成一条小虫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中,终于借到真的芭蕉扇。20 . 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_、西牛贺洲、_、北俱芦洲。21 .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22 .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23 .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24 .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 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 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 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 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 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1)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_ _(2)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_(3)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_八、命题作文25 . 请以“播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体特征应鲜明。(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命题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