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15601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教研联盟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教研联盟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教研联盟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教研联盟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 (2018七上杭州开学考) 根据课文默写 (1) 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 (2) _,但余钟磬音。 (3) 将军百战死,_。 (4) _,随风直到夜郎西。 (5) _,落花时节又逢君。 (6) 论诗中提倡创新,认为各个时代都有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的句子是:_,_。 2. (4分) 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滇_ 蓦_ 飘_慎_ 暮_ 瞟_缜_ 慕_ 缥_3. (3分) (2019七下简阳期中)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众人广坐,群众的力量却是不能忽视的。B . 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 , 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C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D . 这位卓越的科学家,终身致力于基因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没有放弃,真可谓马革裹尸啊!4. (3分) (2019八上兴宁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将“左右”改为“以上”)B . 为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将“不再”改为“再次”)C . 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将“将来”移到“自己”后面)D .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删去“使”字)5. (4分) (2019八下巴南期末) 仿照下面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 钟扬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做科研要立定心志,背下功夫。我们要有像狗一样灵敏的嗅觉,把握前沿;像豹子一样迅猛,立即行动;_,_;_,_。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 (2019北仑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乙)却说孔明回到汉中,计点军士,只少赵云、邓芝,心中甚忧;乃令关兴、张苞,各引一军接应。二人正欲起身,忽报赵云、邓芝到来,并不曾折一人一骑;辎重等器,亦无遗失。孔明大喜,亲引诸将出迎。赵云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孔明急扶起,执手而言曰:“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人一骑,何也?”邓芝告曰:“某引兵先行,子龙独自断后,斩将立功,敌人惊怕,因此军资什物,不曾遗弃。”孔明曰:“真将军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云辞曰:“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孔明叹曰:“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乃倍加钦敬。(节选自三国演义)(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这两句中加下划线“之”的意义用法不相同;“介胄之士不拜”“败军之将”这两句中加下划线“之”的意义用法相同。“成礼而去”“执手而言”“已而之细柳军”这三句中加下划线的“而”意义用法都相同。“天子且至”“且请寄库”两句中加下划线的“且”意思不相同。“请以军礼见”“将以下骑送迎”“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这三句中加下划线“以”的意义用法各不相同。(2) 翻译文中画线句。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人一骑,何也?(3) 结合(甲)(乙)两文,请分别说说周亚夫和赵云都被称为“真将军”的原因。 (4) 文章详略的处理,可以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结合(甲)(乙)两文处理详略的方法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意图。 7. (10.0分) (2019八上玉溪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乙)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 所选的两个文段的说明对象分别是_、_。这两个说明对象从结构上看最大的特点分别是_、_。 (2) 甲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 甲文说明赵州桥的四个特点时,是按照从_到_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甲文的中心句是_。 (4) 乙文中划线字“约”、“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8. (16分) (2019舟山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它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深刻思考,通过表现生命与死亡、希望与绝望来反映科技与使命、道德与伦理。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2019年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科技与科幻相结合,流浪地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航天领域,也将无边的想象力放飞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纽约时报就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系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流浪地球的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影片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父辈的牺牲,家园的情愫,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自己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源自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的现实。沐浴着时代的春风,中国科幻正在走近世界科幻舞台的中央,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取材于钟声、李舫等人的文章)材料二:现代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A海因莱因指出:“几乎从所有科幻小说的简单定义中,都可以读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测,它建立在充分的知识基础之上。”如果说基于时间的历史,所形成的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那么,对于未来的科学幻想,则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希望。刘慈欣的文学著作流浪地球为同名电影的叙事提供了扎实的文本基础,原著超凡的文本创意及其所具有的民族性的人文精神,也为影片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流浪地球作为一部蕴含冒险与灾难元素的科幻电影,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太空飞船”,带它逃离即将毁灭的太阳系,这一故事创意本身就在视点与想象层面,超越了一般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人类文明终结论”的创作范式。同时,以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力,以及个体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影片最核心的拯救视点。携带地球寻找新的家园,本身反映的就是植根于中国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情结与家园情怀,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最具影向的“文化与政治主题”“人类文明终结论”的超越。正如美国文学研究家詹姆逊所言,“文化其实是讲故事”。叙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文化在发生作用。因此,如何叙事反映出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呼唤英雄。英雄与拯救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已然构成一种“绑定”的关系。当“拯救”成为一种话语,甚至是一种文化权力之时,如何“拯救”,以及为何而“拯救”,就在精神指向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量。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科幻”拯救策略,所表达的不是英雄对故土、家园的抛弃,更不是“人类文明终结论”的悲观主义情绪,而是希望与自我牺牲精神。它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的拯救视点,亲情构成了人物戏剧性行动的内驱力,智慧和勇气在戏剧性进程中互为转化。科学的智慧赋予勇气以理性和意志,而勇气则借助科学的智慧彰显出极具创造性的力量。这其中,面对木星所释放出的灾难性强大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与科学的智慧融为一体,超越了西方二元论中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化不利为有利,化灾难性引力为拯救地球命运的反作用力,显然是构成拯救行动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当代科幻电影的发展,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那么其中既包括了一定的科技实力,更包括蕴含着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文化软实力。它需要利用语言的社会化功能,有效地建构一个故事世界,更需要塑造饱满的人物,呈现出个体人物的厚重感及其人性的光辉。因为,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直接反映在对叙事命题的意图表达与解释层面。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指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取材于孙承健等人的文章)(1) 下列对“里程碑”式的电影作品流浪地球产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B . 中国太空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C . 中国当代科幻电影后来居上。D .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日益繁荣。(2)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阐述了中国科幻作品的特点,且各有侧重。请你分别说说。 (3)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后,假如你观看科幻影片,请解说你将从哪些角度进行观赏。 9. (10.0分) (2018七上廉江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1) 选文选自于鲁迅作品朝花夕拾的_(作品),文中的“他”是_(人名) (2) 文中的“他”和鲁迅是什么关系?同时分析一下“他”的人物形象。 (3) 联系原著,简要分析“他”悲惨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 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 (50分) (2019八下瑞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组诗,按要求写作。(组诗)(一)红红的灯笼挂在千家万户将一年的美好心事裹得严严实实(二)诗人一声呐喊纵身一跃江水翻起无穷的力量(三)寒食禁火举杯饮泪这使得我们的灵魂彼此挤靠(四)东坡老人一声但愿人长久璀璨了苍凉的星空传统节日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记载着民族的历史,承载人民的心愿,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辉,结合上面对组诗的理解,请以“这个日子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你对“组诗”的理解来写作;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1-1、1-2、1-3、1-4、1-5、1-6、2-1、3-1、4-1、5-1、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1、6-2、6-3、6-4、7-1、7-2、7-3、7-4、8-1、8-2、8-3、9-1、9-2、9-3、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