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00149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四模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四模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四模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2017年常熟市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下列做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废旧金属制品没有回收价值C硬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可转变为软水D自来水、矿泉水和蒸馏水都属于混合物3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过滤D检查气密性4 . 木炭和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都放出热量B都发生氧化反应C集气瓶壁上都有水雾出现D都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5 . 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 kg,铝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7,该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则下列关于该铝原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该铝原子的质量为2.25a kgB该铝原子形成的阴离子核外有13个电子C该铝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4D该铝原子核带13个单位正电荷6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的总质量增加的是A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B铜与硝酸银溶液C硫酸钾溶液与硝酸钡溶液D碳酸钙溶液与盐酸7 . 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固体与X的溶液反应可制得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X = 2KCl + 2MnCl2 + 5C12+ 8H2O关于该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计量数是12BX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有氯元素CX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l355D该实验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8 . 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 )A铁粉B固体烧碱C碳酸氢钠D生石灰9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C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10 . 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各推理中,正确的是( )A燃烧时发光发热,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碘元素可预防甲状腺疾病,所以需尽可能多补充碘元素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1 . 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的检验B物质的鉴别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石蕊试液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C物质的提纯D物质的制备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铜粉(木炭粉)空气中灼烧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氢气铜片和稀盐酸AABBCCDD12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图2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图3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D图4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的条件13 . 下列描述中,前者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是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是A在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变成水蒸气B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C铁是银白色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易生锈D蜡烛熔化,蜡烛燃烧14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潮解B活性炭吸附C指示剂变色D品红扩散15 .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CCuBAgClMgCl2CFeFe3O4DNaOHCu(OH)2二、填空题16 . 据报,2014年6月2日,瑞士帕耶讷,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首飞。据报道,这架飞机机翼上安装有1.7万块超薄且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翼展长达72米。太阳能板在日间吸收能量,让飞机在晚间也可飞行,飞行时间不再受燃油量限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成该飞机的机体材料可以是_;(在AB、C中选填) A韧性好、硬度大的锰钢A强度好、密度小的铝合金B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2)太阳能飞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能。(3)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单质碳还原二氧化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17 . 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氢原子_;(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_;(4)3个氢氧根离子_。18 . 请用你具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收集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2)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的微观原因是_。(3)“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4)暖气片表面常刷“银粉”(主要成分是铝)利用的是_。19 . 使用甲醇(CH3OH)作为汽车燃料符合我国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1)一个C分子由_构成。(2)A、B、C、D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填字母)。(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20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的名称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发生装置需改进的是_,当选用F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以下原因不可能的是_。A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B 集气瓶在移出水面前未盖玻璃片C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D装置漏气(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在水面上封了一层植物油,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二氧化碳体积的测量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四、推断题21 . 同学们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元素组成,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1)A的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的俗称是_;(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E,化学方程式为_(3)其中部分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主要流程及现象记录如图: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无色溶液1中的溶质可能是_(写出所有可能)五、流程题22 . (9分)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成并配平该工艺中生成CaCO3固体的反应方程式:CaCl2+_+CO2CaCO3+_+H2O(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l的名称是_,使用到的非玻璃实验用品有_、_。(3)上述过程制得的碳酸钙粗品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_(写一种化学式即可)。操作2为:_、检验和干燥,检验操作中选用的试剂为_(选择序号)。NH4Cl溶液 AgNO3溶液 CaCl2溶液 Ba(NO3)溶液(4)上述流程中的副产品可用作_(写一种用途)。六、科学探究题23 .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_(填化学式)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查阅资料)Na2SO4溶液显中性,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该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_色猜想(3)成立(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知识拓展)(1)取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下列_物质也能证明猜想(3)成立。A 硫酸铜溶液B 氯化钡溶液C 稀盐酸D 二氧化碳(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_(填化学式)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七、计算题24 . 家里蒸馒头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全部溶液在100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g。(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计算:(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多少?(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三、实验题1、四、推断题1、五、流程题1、六、科学探究题1、七、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