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942335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七上北部湾月考)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说法,下图表明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得出这一结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传说、遗址B . 化石、遗址C . 遗物、记载D . 传说、记载2. (2分) 假如我们能像科幻小说一样进行穿越时光的旅行,要回到我国最早原始人类生活的年代,那么我们应该去( )A . 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 . 约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 . 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 . 约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3. (2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 A . 170万年B . 80万年C . 70万20万年D . 18000年4. (2分) (2017七上赣州月考) 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 A . 水稻、棉花B . 水稻、粟C . 水稻、玉米D . 粟、烟草5. (2分) (2017七上邹平月考) 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人遗址D . 山顶洞人遗址6. (2分)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都位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A . 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 . 战略位置重要C . 土地肥沃,适宜农业D . 便于生活用水7. (2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人 河姆渡人A . B . C . D . 8. (2分) (2019七上韶关期中)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 (2017七上姜堰期中)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 (2019七上沛县期末)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 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普遍使用打制石器A . B . C . D . 11. (2分) (2017七上宁津月考)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 A . 私有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等级制12. (2分)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 . 燧人氏B . 伏羲氏C . 轩辕氏D . 神农氏13. (2分) (2015七上海滨月考) 禹去世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14. (2分) (2018贵州) 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尧D . 禹15. (2分) (2016七上蚌埠期中) 台湾某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炎帝陵 黄帝陵 尧庙 大禹陵A . B . C . D . 16. (2分) (2018七上东源期中) 史记记载:“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鲁。封召公爽于燕。”这反映的是( ) A . 武王伐纣B . 西周分封制C . 春秋争霸D . 战国七雄17. (2分) (2017七上郑州月考)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 A . 等级制B . 郡县制C . 禅让制D . 世袭制18. (2分) (2018七上高邮月考) 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是( ) A . 汤B . 盘庚C . 纣D . 周武王19. (2分)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 图1商甲骨文 图2秦小篆图3居廷汉简 图4西汉纸本地图图5兰亭集序汉字的演变与成熟历史统治者的推崇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A . B . C . D . 20.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制造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21. (2分) (2017七上孝感月考) 下列有关夏、商、西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三代开国君主分别是夏启、商汤、周文王B . 夏、商、西周是以商业为主的社会C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D . 都采用分封制和世袭制22. (2分)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 .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 .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 . 巩固周王室统治D .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23. (2分) (2019七上襄汾月考)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国成为实行分封制的国家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24. (2分) (2017七上宜宾期中) 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 . 黄帝B . 禹C . 舜D . 启25. (2分) 下列各项中有可能被我们发现的甲骨文记载的事件是( )A . 西周分封B . 葵丘会盟C . 尧舜禅让D . 盘庚迁殷二、 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26. (12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图1中的青铜器物名称是什么?有何地位?采用什么技术铸造?举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三种功能。 (2) 图2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是谁?这种文字有何地位? (3)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图3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何种文化措施?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7. (14.0分) (2019七上黑龙江期中)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世界领先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完善的,请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秦及以前古代地方制度推行的几个问题。 (1) 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西周和秦虽然实行不同的地方管理体制,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8. (1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寻找证物】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2) 【进行解释】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骨耜”可以见证_。“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_。(3) 【得出结论】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_。 29. (12分) (2018七上深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2:“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予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材料3:“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札,城郭沟池以为固”材料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5:见图E,图F(1) 材料1中的“轩辕”在中华民族中享有什么尊称?受“平定蚩尤乱”这一战役的影响,产生了哪一民族? (2) 材料2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 材料3中的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有什么表现?“家天下”与“公天下”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什么? (4) 材料4指哪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哪些人是受益者? (5) 材料5中两种文物属于予哪一朝代?图E这类文物有什么历史地位(历史影响)写出图F文物的名称?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26-1、26-2、26-3、27-1、27-2、27-3、28-1、28-2、28-3、29-1、29-2、29-3、29-4、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