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926236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增稠剂的黏度特性一、 概述增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持食品的稳定性,而这种功能是通过食品体系的黏度实现的。食品胶一般都能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发生水化作用产生增稠或提高流体粘度的效应,因此几乎所有的食品胶都具有增稠效果。但对于不同的食品胶,增稠效果并不一样。大多数食品胶在很低浓度(1%)时就能获得高粘度的流体,但也有一些胶体即使在很高的浓度下也只能得到较低粘度的流体。食品胶中,主要的增稠剂有:瓜尔豆胶、黄原胶、刺槐豆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增稠剂多为高分子亲水胶体,溶于水后的溶液具有一定的粘性,其粘性的大小(即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增稠剂的种类、溶液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和PH制以及体系中其他组分等。因此,掌握增稠剂的黏度特性对于更好的掌握和使用增稠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分别以瓜尔豆胶、黄原胶为研究对象,研究浓度、温度、剪切速率、离子强度、加热和冻融等对其粘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瓜尔豆胶和黄原胶的复配性能,研究其在不同配比(2:1,3:2,1:1,1:2)、不同混合胶浓度时的协同增效作用。二、 实验目的1、 掌握增稠剂黏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常用的黏度剂的使用方法;3、 掌握影响增稠剂黏度的因素三、 实验原理 当牛顿流体在毛细管中处于层流状态时,在t时间内通过毛细管的溶液量Q与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P、毛细管半径R及管长之间的关系遵循Hagen-Poiseuille定律: Q/t=PR4/8l (1) 式中,为溶液黏度。根据上式可得 =PR4t/8QL (2) 当毛细管黏度确定后,PR4/8QL为定值,设其为A,由有: =APt (3) 利用已知年度的标准溶液(通常为蒸馏水),通常对比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通过毛细管的时间,就可以求出待测溶液的粘度。即: /0= APt/ AP0t0 (4)因P与溶液密度相关,于是 =0t/0t0 (5)四、 实验原料与仪器1、增稠剂 瓜尔豆胶、黄原胶、果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2、仪器烧杯、容量瓶、量筒、毛细管粘度计、电炉、磁力搅拌器、铁架台、秒表、NDJ-1旋转粘度计、恒温水浴锅、酸度计 五、 实验方法1、结构及相对分子量对黏度的影响(1)分别称取海藻酸钠、果胶、明胶、卡拉胶、阿拉伯胶等不同结构、不同相对分子量的增稠剂1%,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溶解。将完全溶解的增稠剂溶液分别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2)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倒入毛细管粘度计中,用吸耳球将其吸至中间管中,上液面超过刻度线M1。将粘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保持液面水平。用秒表记录蒸馏水通过M1至M2之间所需要的时间t0,重复三次,取平均值。(3)取与蒸馏水等量的各种增稠剂溶液,按上述步骤测定个时间t的平均值。(4)根据公式5,因各种增稠剂的浓度1%,因此,0 故可根据下式计算各种增稠剂溶液的粘度:=0t/t0 (6)(5)NDJ-1旋转粘度计的使用:安装好旋转粘度计,注意要调节水平螺钉,保持仪器的水平。测定:将被测液体置于不小于70ml的烧杯或直筒形容器中,准确控制被测溶液温度保持在25,并将保护架装载仪器上。选择适当转子,装入仪器,并使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溶液中,直到转子的背面标志和液面相平为止,调整仪器的水平,选择转速为60r/min,按下指针控制杆,开启电机开关,转动变速旋钮,使所需要的转速向上,对准速度指示点,放松指针控制杆,使转子在液体中旋转,经过多次旋转(一般控制在20-30s),待指针稳定后,按下指针控制杆,使读书固定下来,再关掉电机,读取读数。重复上述操作,测定其它增稠剂的粘度。2、黄原胶粘度性能研究1)、浓度对黄原胶粘度的影响配制若干个浓度分别为01%(如:0.1%、0.2%、0.3%、0.4%、0. 5%)的黄原胶溶液,在25、12rpm下测其粘度,记录结果于下表中。每个浓度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以浓度为横坐标、粘度平均值为纵坐标作图,得一浓度对粘度的影响曲线(如附录3),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浓度123平均值0.1%0.2%0.3%0.4%0.5%2)、温度对黄原胶粘度的影响在0100取若干个温度(如:25、40、50、60、70),并分别在其温度下测0.3%黄原胶溶液的粘度,粘度计转速均为12rpm。每个温度重复3次,结果记录于下表中。以温度为横坐标、粘度平均值为纵坐标作图,得一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曲线,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温度123平均值25405060703)、剪切速率对黄原胶粘度的影响分别在6rpm、12rpm、30rpm、60rpm下测0.3%黄原胶溶液的粘度,测定温度均为25。每个转速重复3次,记录结果于下表中。以转速为横坐标、粘度平均值为纵坐标作图,得一转速对粘度的影响曲线,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转速123平均值6rpm12rpm30rpm60rpm4)pH值对黄原胶粘度的影响用同一样品分别调节pH=3、5、7、9、11时,在2512rpm下测其粘度,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5)离子强度对黄原胶粘度的影响在25、12rpm下,分别测定0.3%黄原胶溶液在0%、5%、10%、15%氯化钠溶液中的粘度,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6)加热和冻融对黄原胶粘度的影响0.3%黄原胶溶液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以1.05kg/cm2压力灭菌30min;或置于低温冰箱内-18冷冻3.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融化。在25、12rpm下测其粘度,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3、瓜尔豆胶和黄原胶的复配性能研究研究瓜尔豆胶和黄原胶在不同配比(1:0,2:1,1:1,1:2,0:1)、不同混合胶浓度(0.1%、0.2%、0.3%、0.4%、0.5%)时的复配性能。在25、12rpm下测其粘度,每个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记录于下表中。以配比为横坐标、粘度平均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复配胶浓度分别在0.1%、0.2%、0.3%、0.4%、0.5%时配比对粘度的影响曲线(如附录3),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配比1:02:11:11:20:10.1%0.2%0.3%0.4%0.5%七、思考题1、各种增稠剂的特性。2、影响增稠剂粘度的因素。实验二 增稠剂的凝胶特性一、概述:除了黏度外,凝胶特性也是食用增稠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其对于保持制品的完全性和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凝胶作用是由纤维状高分子相互缠结,或分子间键结合得到三维网络结构而形成的。通常,增稠剂以散乱的链状分子分散于水中形成凝胶,但当改变温度、浓度或添加某种物质时,链状分子便会互相产生结合点,形成网络结构。由于增稠剂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基团,所以,它们在结合市有关不同的模式。因此,不同的增稠剂形成的凝胶在性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增稠剂凝胶特性的两个指标分别为形成凝胶的最小浓度和背后的凝胶强度,这些指标是与增稠剂的种类相关的。因此,对于食品加工而言,掌握增稠剂的凝胶特性是十分重要的。本实验分别以明胶、卡拉胶为研究对象,研究浓度、糖、酸、冷冻对其凝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卡拉胶和魔芋胶的复配性能,研究其在不同配比(4:1,3:1,2:1,1:1)、不同混合胶浓度时的协同增效作用。二、实验目的1、掌握增稠剂凝胶的特性2、掌握增稠剂凝胶强度的测定方法三、实验原理:增稠剂形成凝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该增稠剂具有凝胶特性;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浓度。形成凝胶的最小浓度是各种增稠剂自身和性质所决定的,各种增稠剂之间还存在不同的协同效应。通过改变增稠剂的浓度与种类配比,观察凝胶形成的情况,就可以确定凝胶形成的最小浓度与协同效应。增稠剂形成凝胶强度与其种类和浓度有关,所谓凝胶强度是指凝胶在受外力作用时胶面破裂的最小受力。对于已形成的凝胶,使其表面受一作用力,逐渐增加作用力的大小,直到凝胶破裂,该力即可表示凝胶的强度(kg/cm2)四、实验用品与仪器1、增稠剂: 海藻酸钠、黄原胶、CMC、果胶、卡拉胶、魔芋胶2、仪器烧杯、容量瓶、量筒、电炉、磁力搅拌器、铁架台、恒温水浴锅、在自制凝胶强度测定仪、托架天平五、实验方法1、形成凝胶的最小浓度将各种增稠剂加热配制成浓度为0.11%的系列溶液,冷却后,观察有无凝胶形成,记录结果。2、凝胶强度的测定 在100ml烧杯中制成不同的凝胶体。将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侧,称其重量(W1),用铁架台固定一截面积(S)为1cm2左右的玻璃棒,使玻璃棒的下端与凝胶表面刚好接触。 缓慢增加天平右端的重量,直到凝胶表面初恋破裂为止。记录天平右端的重量(W2)。 按下式计算凝胶强度,并记录结果。 凝胶强度(kg/cm2)=(W2-W1)/S3、持水性分析:测定完凝胶强度(GS)后的凝胶,质量为m1;用纱布轻轻挤压除去水分后称重,质量为m2;持水率可由公式持水率(%)=(m1-m2)/m1 *100计算求得,一般测两次取平均值。七、结果与分析1、形成凝胶所需的最小浓度0.1%0.2%0.3%0.4%0.5%0.6%0.7%0.8%0.9%1.0%2、明胶凝胶性能研究1) 浓度对明胶凝胶性能的影响分别配制若干个不同浓度的明胶溶液,待其在室温放置24hr后,分别测其凝胶强度及持水性,记录结果于下表中。每个浓度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以浓度为横坐标、凝胶强度平均值为纵坐标作图,得一浓度对凝胶强度的影响曲线,并对此结果进行分析。浓度123平均值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12%15%18%20%22%2)糖对明胶凝胶性能的影响分别测定18%明胶溶液在0%、5%、8%、10%、15%蔗糖溶液中的凝胶性能,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蔗糖浓度123平均值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0%5%8%10%15%3)酸对明胶凝胶性能的影响分别测定18%明胶溶液在0%、0.05%、0.1%、0.15%、0.2%柠檬酸溶液中的凝胶性能,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柠檬酸浓度123平均值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0%0.05%0.1%0.15%0.2%4)冷冻对对明胶凝胶性能的影响配制两份18%明胶溶液,一份置于室温,另一份置于低温冰箱内-18冷冻一周后取出在室温下融化,分别测其凝胶性能,记录结果并作比较分析。3、卡拉胶和魔芋胶的复配性能研究研究卡拉胶和魔芋胶在不同配比(4:1,3:1,2:1,1:1)、不同混合胶浓度(0.2%、0.3%、0.4%、0.5%)时的复配性能,记录结果于下表中。配比4:13:12:11:1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凝胶强度持水性0.2%0.3%0.4%0.5%八、思考题:1、增稠剂的凝胶特性及影响因素2、增稠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实验三 乳化剂性能测定一、概述:乳化剂(emulsifier)是一种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表面活性剂,可介于油和水的中间,使不相溶的一种液体很好地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稳定的乳浊液,是食品加工中十分重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其具有稳定食品乳浊液的功能。乳化剂的性能可用其乳化剂起泡性、乳化容量和乳化稳定性来表示。所谓乳化剂的起泡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乳化剂、油脂与水的混合,在高速搅拌下形成泡沫的多少。乳化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数量的乳化剂在形成O/W乳浊液体系时所能乳化的油脂的最大量。而乳化稳定性则表示其对所形成的乳浊液的稳定性的能力。食品多是由乳浊液组成或含有乳浊液体系,对该体系的稳定作用是食品科学及加工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不同的乳化剂具有不同的乳化性能,其对乳浊液的稳定作用是决定其在食品加工中如何使用的重要依据。常用乳化剂有:单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丙二醇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卵磷脂等。二、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的乳化剂的性能。2、 掌握判断食品乳化剂性能的方法三、实验原理: 乳化剂在泡沫中的界面活性:一般在水和油相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表面张力,即使高度搅拌,也不能使其相混合。通过添加一定的乳化剂,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早脚板过程中使得空气较容易被搅打进去,可获得稳定性高的较多泡沫。因此,通过测量搅打后溶液形成泡沫的多少,可以测定乳化剂的性能。 乳化剂分子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在乳浊体系中,随着油脂量的增加,乳化剂分子与油脂结合后导电性下降。根据导电率的变化,可以判断乳化剂与油脂的作用情况。当导电率为零时,则体系中没有游离的乳化剂分子,即乳化剂完全与油脂相结合。这时,有质量即为乳化剂的最大乳化油值得量。 乳化剂的乳化稳定性与它们和油脂的结合强度相关,结合强度越大,稳定性越好。当将乳化剂形成的乳浊液进行离心处理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乳化剂与油脂的结合程度会受到破坏,继而发生乳化剂与油脂的分离现象。根据离心处理后油脂的分层情况,可以判断乳化剂的乳化稳定性。四、实验原料与仪器1、实验原料:单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卵磷脂、花生油2、仪器:高速搅拌机、电导率仪、烧杯、容量平、量筒、电炉五、实验方法1、乳化剂起泡性能的测定起泡能力及其起泡稳定性测定:乳化剂和水、油的混合液(水:油=1:9),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搅拌30s后,转入量筒中,马上测定泡沫高度,来表示起泡能力的大小;静止24hr后再测其泡沫高度,来观测其泡沫稳定性。1)单一乳化剂起泡性能比较及浓度对起泡性能影响。分别测定蛋糕中常用乳化剂的起泡性能,其浓度均为1%。每种乳化剂重复3次,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乳化剂123平均值单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卵磷脂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选取起泡性能较好的乳化剂,研究浓度对其起泡性能的影响,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浓度123平均值1%2%3%4%5%2)浓度、配比对复配乳化剂起泡性能的影响。选取起泡性能较好的两种乳化剂进行复配实验,研究浓度、配比对其起泡性能的影响,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配比2:13:21:11:21%2%3%4%5%2乳化剂乳化性能研究 取2.5g乳化剂溶于50ml水中,加入50m植物油,用高速剪切混合乳化机于10000rpm搅拌3min;将乳浊液移至刻度离心管中,以4000rpm离心10-15min后读取乳化相体积,按照下式计算结果。 乳化稳定性%=乳化层高度/液体总高度1001)单一乳化剂乳化性能研究分别测定蛋糕中常用乳化剂的乳化性能,其浓度均为1%。每种乳化剂重复3次,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乳化剂123平均值单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卵磷脂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选取乳化性能较好的乳化剂,研究浓度对其乳化性能的影响,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浓度123平均值1%2%3%4%5%2)浓度、配比对复配乳化剂乳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乳化性能较好的两种乳化剂进行复配实验,研究浓度、配比对其乳化性能的影响,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配比2:13:21:11:21%2%3%4%5%3、乳化容量的测定 采用电导法。取一定量的乳化剂(W),用1%的NaCl溶液溶解并定容至50ml,转入高速搅拌机中,加入少量(V1)的纯正花生油搅拌30s后,再滴加花生油,并观察电导率仪的指针。当电导率下降为零时,记录滴加的由量(V2),按照下是计算乳化剂的乳化容量。 乳化剂的乳化容量(ml/g)=V1+V2/W1)单一乳化剂乳化性能研究分别测定蛋糕中常用乳化剂的乳化性能,其浓度均为1%。每种乳化剂重复3次,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乳化剂123平均值单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卵磷脂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选取乳化性能较好的乳化剂,研究浓度对其乳化性能的影响,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浓度123平均值1%2%3%4%5%2)浓度、配比对复配乳化剂乳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乳化性能较好的两种乳化剂进行复配实验,研究浓度、配比对其乳化性能的影响,记录结果并作图分析。配比2:13:21:11:21%2%3%4%5%六、结果与分析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糖醇酐酯卵磷脂起泡性乳化稳定性%乳化容量(ml/g)七、思考题1、乳化剂的类型及特点。2、乳化剂在加工中的作用。3、测定乳化剂性能的方法。实验四 色素的稳定性一、概述 色素是对食品进行着色处理的添加剂,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品原料的原有颜色,弥补加工中天然色素在加工中的变化导致产品的变色现象;使产品的颜色与其风味保持一致;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食用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无论哪类色素,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变色,衡量色素在加工中色调稳定性的指标有坚牢度和稳定性,前者是指在食品固体成分表面上的色素,对环境因素的抵抗作用,而后者是描述均匀分散在食品表面凝固的色素对环境的抵抗能力。掌握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对于正确使用色素具有重要意义。二、实验目的1、掌握食用色素坚牢度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2、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3、掌握影响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的因素三、实验原理 各种色素都有其固定的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值,其坚牢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耐热性、耐光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金属离子性和耐菌性。将色素溶液加热、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通过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之正常色素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色素的坚牢度和稳定性。四、实验原料与仪器1、原料:新鲜花卉、胭脂红、柠檬黄,0.1NHCl、0.1NNaOH、1%高锰酸钾、5%Na2S2O3、5%抗坏血酸、1%三氯化铁、1%氯化铜2、仪器烧杯、容量瓶(25ml、100ml、1000ml)、移液管(1ml)、试剂瓶、量筒电炉、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五、实验方法1、试剂的配制(1)色素溶液的配制称取胭脂红0.625g、柠檬黄1.25g,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用蒸馏时定容至刻度。 取新鲜花卉200g,加水于60浸泡至花卉颜色变淡,将提取液真空浓缩至膏状,移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成粉末状,称重。(2)氧化剂、还原剂的配制 分别称取1g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放入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3)金属离子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4.84g三氯化铁、2.116g氯化铜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2、色素溶液特征吸光度的测定(1)色素溶液吸光值的测定胭脂红、柠檬黄溶液的吸光值测定 分别取胭脂红、柠檬黄溶液1ml,移入25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时这两个色素溶液的浓度分别是5ppm和10ppm)。取上述溶液分别在508nm和428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天然色素溶液吸光度值的测定将提取的色素配成1的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19080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吸光度值吸光波长特征曲线,以最大吸光度的波长为该色素的特征吸光波长。3、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测定(1)温度的影响 分别吸取不同色素溶液1ml,天然色素溶液1移入25ml容量瓶中定容后,置于40、60、80、100水浴锅内恒温水浴1h,冷却后于相应的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2)PH值的影响 按上述操作制成不同的色素溶液,分别用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进行定容,在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3)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按上述操作制成不同的色素溶液,分别用不同氧化剂、还原剂溶液进行定容,在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4)光稳定性按上述操作制成不同的色素溶液,取10ml加入两支比色管中,一支存放于暗处作为对照,另一支置于紫外灯下照射3060min后,在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5)金属离子的影响按上述操作制成不同的色素溶液,分别加入0.25ml、0.5ml、0.75ml的Fe3+、Al3+、Cu2+溶液进行定容,在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六、结果与分析1、色素溶液的特征吸光值 胭脂红508nm ;柠檬黄428nm= 天然色素的特征波长 ;该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为 天然色素吸光值吸光波长的曲线图2、温度的影响406080100吸光度保存率3、PH值的影响35911吸光度保存率4、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高锰酸钾 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对照吸光度保存率5、光的影响暗处理紫外光照射吸光度保存率6、金属离子的影响Fe3+浓度(ppm)Cu2+浓度(ppm)200400200400吸光度保存率七、思考题:1、食用色素的特性是什么?2、影响食用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的因素有那些?3、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实验五 抗氧化剂性能试验一、概述:氧化酸败是影响油脂及含油食品储藏期限的重要因素,其不仅使食品的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引起不良气味,更为严重的是,氧化酸败产物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抗氧化剂是抑制或延缓油脂及含油食品氧化酸败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不同的抗氧化剂种类不同,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性能,而且抗氧化剂之间也会存在着一种增效作用。因此,掌握抗氧化剂的各种性能,对于良好的控制油脂及含油食品的氧化酸败具有重要意义。二、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2、掌握研究抗氧化性能的几种方法三、实验原理油脂的氧化酸败可用下式描述:起始阶段:RHRH传递阶段:RO2ROO ROORHR+ROOH分解阶段:ROOHROOH ROOHRO+OH终止阶段:ROORROOH当油脂发生氧化酸败时,由于生成一定的过氧化物ROOH,因此其过氧化值增大。食品的抗氧化剂是通过与游离基R结合而阻止其氧化过程,由于这抑制了过氧化物的形成,因而过氧化值较低。因此通过比较添加抗氧化剂前后油脂过氧化值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抗氧化剂的性能。 TBA法测定原理是:油脂发生氧化酸败最终形成过氧化物丙二醛(MDN),TBA(硫代巴比妥酸)能与丙二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粉红色物质,这种粉红的物质在532nm 有最大吸收峰,这种物质的浓度与颜色成正比。因此,在特定波长下测定粉红色物质的含量即可得知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油脂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使油脂的氧化酸败过程受到阻止或延缓,生成的丙二醛的含量就会降低,因而测得粉红色物质的含量也就降低。所以,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测得TBA与丙二醛的生成物的含量即可推断抗氧化剂的性能。四、实验原料与仪器1、原料:植物油、卵磷脂、亚油酸、抗氧化剂BHT、BHA、TBHQ、牛蒡多糖、生姜多糖牛蒡多酚、梨皮多酚、乙醇、牛蒡、Vc、2-硫代巴比妥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FeS047Hz0、三氯乙酸(TCA)2、仪器:水浴锅、蒸馏器、冷凝器、粉碎机、烘箱、电炉、磁力搅拌器、分光光度计、烧杯、容量瓶、试管、移液管五、实验方法1、 用pH7.4,O.1mol/L磷酸缓冲液(PBS)配制1:25稀释的卵磷脂悬浊液(用前用磁力搅拌10min )。2、 取此悬浊液0.2mL,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样品溶液,0.2mL 25mmo1/L FeS047Hz0溶液,用上述PBS补足至2mL,对照管除不加样品溶液外其它试剂同前,并提前加入20% TCA溶液0.5mL。3、 对照管与样品管同置37水浴振荡15min,取出后加入20% TCA 0.5mL,静置10min。4、 于3500rpm下离心lOmin,取上清液2mL5、 分别加入0.8%硫代巴比妥酸(TBA)1mL,混匀,置100水浴15min,取出冷却,6、 以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532nm下的吸光度值A。7、 计算:样品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率I可表示为,见下式: I= (A对照管A样品管)/A对照管*100(%) (式2.7)六、结果与分析对照BHABHTVc牛蒡多酚梨皮多酚抑制率%七、思考题1、 常用的抗氧化剂的种类及特点。2、 食品氧化的过程。3、 抗氧化剂的机理。实验六 防腐剂抑菌性能试验一、概述微生物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食品加工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防止腐败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与繁殖。而要想达到延长保质期,是食品流通并具有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抑制微生物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使用化学防腐剂是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近几年来,食品防腐剂的安全卫生条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防腐剂对人体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毒害作用,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寻求广谱、高效、低毒、天然的食品防腐剂是目前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不同的防腐剂的抑菌特性不同,而且防腐剂的抑菌能力与其浓度相关,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掌握防腐剂的抑菌特性,对于正确使用防腐剂具有重要意义。二、实验目的:1、 掌握各种防腐剂的抑菌特性。2、 掌握防腐剂抑菌特性的测定方法三、实验原理: 防腐剂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细胞内的某些酶系活性以及破坏微生物细胞的膜结构,达到抑菌效果的。因此,要使防腐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必须保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防腐剂必须与微生物相接触,二是防腐剂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通过在微生物的培养集中加入不同种类及浓度的防腐剂,观察微生物的培养情况,就可以确定防腐剂的抑菌种类及抑菌浓度。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黑曲霉2、 培养基:肉汤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麦芽汁琼脂培养基3、 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牛蒡多酚提取液、梨皮多酚提取液4、 仪器:培养皿、烧杯、量筒、试管、天平、广口瓶、脱脂棉、纱布、滤纸、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电炉、打孔器、干燥箱、灭菌锅、血球计数器、无菌操作台、酒精灯、移液管、接种针、75%酒精、五、实验方法1、防腐剂的配制:将各种防腐剂分别配制成1001000ppm的溶液,将用打孔器制成的直径为1cm的滤纸圆片分别在各种防腐剂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滤纸圆片,用干燥箱烘干,备用。2、培养基的制备 1)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将各种防腐剂按照要求配制后,在其中分别加入各种防腐剂,使防腐剂的浓度控制在1001000ppm。注入数支试管中。2)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的琼脂,加热溶解后,倾注平皿中,冷却备用。3)菌悬液的制备:将各菌种接种2-3环于相应的培养基的斜面上,分别在相应的培养温度下,活化24h,然后,用无菌水制成含菌数约为108个/ml的菌悬液,备用。3、 微生物培养:1)最小抑菌浓度的确定在各试管中分别接入1ml的各种菌悬液,分别在37和28下培养24-72h。观察试管的变化。若试管中出现混浊现象,则表明有微生物的增殖;若试管中为清澈状,则说明无微生物生长。以无微生物生长的试管中的防腐剂最小浓度为该防腐剂对该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2)最大抑菌圈的直径测定 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分别接种不同微生物,将含不同防腐剂的种类及浓度的滤纸圆片放置于培养基的中间。分别在37和28下培养24-72h,观察培养皿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测定培养民中无微生物生长的区域大小。以其直径为该防腐剂对该种微生物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六、 实验结果与分析1、防腐剂的最小抑菌浓度(ppm)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黑曲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牛蒡多酚梨皮多酚2、防腐剂的最大抑菌圈直径(cm)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黑曲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牛蒡多酚梨皮多酚七、 思考题1、常用防腐剂的特性及使用方法。2、天然防腐剂与合成防腐剂的主要区别。3、测定防腐剂防腐效果的方法有哪些?实验七 内酯豆腐的制作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内酯豆腐的制作原理,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二、实验原理葡萄糖酸-内酯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凝固剂,易溶于水,为白色晶体,在常温下缓慢水解,加热是水解速度加快,水解产物为葡萄糖酸。葡萄糖酸可使蛋白质凝固沉淀,内酯豆腐的生产就是基于这一原理。三、材料与设备大豆、葡萄糖酸内酯、石膏、酒石酸钠、复合磷酸盐、水磨浆机、分离筛、灌装机、杀菌机、封口机四、实验方法(一)工艺流程大豆清洗浸泡清洗磨浆浆渣分离豆浆煮浆豆浆热交换过滤混合灌装升温成型冷却成品(二)操作要点1.原料处理与浸泡:原大豆经过分选、除杂和清洗后进行浸泡,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一般要求吸水后的大豆质量为原来的2.2-3.5倍,通常使用软水浸泡,浸泡时的家水量一般为大豆质量的.5-4倍,浸泡时间视水温而定。下表为浸泡至大豆质量为原来的2.2倍时的参考时间。 大豆浸泡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水温/5101827浸泡时间/h24181282.制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用豆浆机磨浆。磨浆时适当加水,并且要均衡。通常1kg大豆可出6kg左右豆浆,豆浆中干物质含量为10%,蛋白质含量为5%,磨浆细度要求颗粒平均细度为15m左右。3.浆渣分离:将磨好的豆浆通过离心机(分离筛)经过90-102目的网孔布进行2次分离。4.煮浆:采用100、保持5min,气源压力为0.3Mpa以上。目的是使大豆蛋白质的肽链由于变性由有序的球状结构转向无序伸展的线型结构而形成凝胶原,并且使大豆蛋白质的分子量增大,为后面的凝固成形打下基础。煮熟的豆浆再经过80-100目分离筛过滤,并用板式热交换器冷却到30。3.混合:将葡萄糖内酯与豆浆混合,葡萄糖内酯的加量为豆浆量的0.2-0.3%。葡萄糖内酯在混合前必须用水稀释,每l千克内酯加1.5千克水调成液态。用葡萄糖内酯作凝固剂制得的豆腐口味平淡且略带酸味,加入一定的保护剂可改善风味和凝固质量,一般常用的保护剂KH2PO4、NaH2PO4等,用量为0.2%(以豆浆计)。4.灌装:将混合好的豆浆通过灌装机,流入注入包装袋或包装盒(袋或盒不宜过大,一般容重为400克),灌好后进行封口,送入下道工序。整个灌装过程不得超过30min。因为葡萄糖内酯常温下越会转化成葡萄糖酸而使豆浆凝固。5.升温成型:灌装好的袋(盒),送人升温槽升温。当温度超过50后内酯开始起凝固作用,使袋(盒)内豆浆逐步形成豆脑。产品在升湿槽内的时间为28分钟,槽内温度为95。6.冷却:当袋(盒)内的豆浆形成豆脑后,即进行冷却,以保持豆腐的形状,防止破碎。冷却的方法有两种:自然冷却、冷却水槽冷却。7.成品:内酯包装豆腐成型过程中,不需要脱水,是原浆豆腐。五、成品质量检验水分90,蛋白质4.5六、结果分析产品过嫩原因:1)葡萄糖内酯水解温度过低; 2)葡萄糖内酯水解环境PH值过高或过低; 3)葡萄糖内酯加量低于0.2% 4)杀菌后没有立即冷却 实验八 豆腐花的制作一、概述:凝固剂是使食品结构固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可以使可溶性物质称为凝胶状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制品的脆度和硬度。在豆腐的生产过程中,常用盐卤、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等蛋白凝固剂达到固化的目的。二、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凝固剂的作用原理。2、通过对比不同凝固剂的凝固性能,掌握不同凝固剂的作用特性。三、实验原理: 豆腐生产中,大豆蛋白经过磨浆和热处理,发生热变形,蛋白质的多肽链的侧链断裂开来,形成开链状态,分子从原来有序的紧密结构变成松散的无规则状态。这时加入凝固剂,通过待变蛋白质带电特性或发生化学键的结合,使变形的蛋白质分子相互凝聚、相互穿插凝结成网状的凝聚体,水被包在网状结构的网眼中,转变成蛋白质凝胶。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 黄豆、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碳酸氢钠、一次性塑料杯、纱布、烧杯、PH试纸、量筒、保鲜膜、不锈钢勺2、磨浆机、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不锈钢锅、电磁炉、水果刀、温度计五、实验方法1、原料预处理将黄豆除杂、清洗,然后于黄豆的2.5倍水中浸泡,室温下需浸泡约8h,泡涨的黄豆重量约为原来重量的2倍左右。2、制浆、过滤预煮浆用磨浆机对浸泡好的黄豆进行磨浆,磨豆时的加水量约为黄豆重量的3倍。然后用两层纱布进行过滤,得生浆。用10%的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7.0。将生浆于电磁炉上进行煮浆,煮浆时要不断搅拌,以防止烧结,当豆浆温度达到98时,离火。3、点浆 称取凝固剂:硫酸钙添加量为1.2g/L;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2.5g/L。将硫酸钙事先用少量水条呈悬浊液,葡萄糖酸-内酯也用水事先溶解。将豆浆平分为两分,冷却至85左右,将两种凝固剂分别添加到两份豆浆中,边添加边搅拌,并且均匀搅拌2-3min。4、凝固成型 点浆完成后,将豆浆分装于一次性塑料杯中,用保鲜膜封好杯口,在80恒温水浴锅内保温15-40min,凝固成型,等凝固完好后,即可取出于冷水浴中冷却。六、结果与分析 将两种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华进行感官指标的评定,将结果添入下表,对两种凝固剂的凝固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感官效果凝固剂硫酸钙葡萄糖酸-内酯凝结完整性切面细腻性品尝细腻感色泽 七、思考题1、简述凝固剂的作用原理。2、对比不同凝固剂的凝固性能。实验九 果胶酶在果汁澄清中的应用一、概述 酶是一类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由于酶的催化反应有高效、专一、温和的特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际上被列为食品加工助剂。酶按照其催化反应的类型可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6大类,食品加工中应用的主要是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和异构酶。在食品加工中主要应用在谷类及淀粉制品、含醇饮料、无醇饮料、干酪、果蔬制品、肉类及其他蛋白类制品、油脂等多个方面。因此,掌握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对学习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实验目的1、了解酶制剂的种类2、掌握果胶酶在果汁澄清中的作用三、实验原理 果胶酶是催化果胶中的甲酯水解,以及将多聚半乳糖醛酸分解成小分子多聚物的酶的总称。果胶物质是所有高等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质中的成分,也存在与植物细胞液中,在果汁加工中,果胶物质通过强烈的水合作用,把果蔬的细胞壁的碎块带入有悬浮能力的胶体中,形成混浊胶体,而影响果汁的感官质量。添加一定量的果胶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使果胶酶将混浊胶体中的细胞壁碎块分解后,使混浊胶体中变的澄清。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苹果、草莓、果胶酶、硅藻土、精密试纸、食用碳酸氢钠、柠檬酸2、仪器:榨汁机、恒温水浴锅、真空抽滤装置、分光光度计、不锈钢锅、电炉、烧杯、纱布、温度计、刀、摇瓶机五、实验方法1、粗果汁的制备:(1)苹果汁的制备:将苹果洗净,去皮、核,切成小块,于不锈钢锅内沸水热烫25min,冷却后于榨汁机中取汁,用PH试纸测定其酸度,要求PH值在3.55.0,必要时用酸或碱调整PH值到合适范围内,待用。(2)草莓汁的制备:将草莓洗净,取其可食部分于榨汁机中取汁,用PH试纸测定其酸度,要求PH值在3.55.0,必要时用酸或碱调整PH值到合适范围内,待用。2、酶解净化处理:分别将两种果汁分成四份,每份500ml,于两种粗果汁中分别添加0、0.2、0.3、0.5的果胶酶,于4550恒温保温2h,并不断搅拌,结束后于冷水浴中冷却。3、澄清处理:分别将酶解后的果汁样品中添加0.5%的硅藻土,搅拌均匀,分别进行抽滤,注意抽滤过程要保持相同的真空度,记录每个样品抽滤所用的时间。然后,用分光光度计将每个抽滤后的样品测定其660nm处的透光率,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六、结果与分析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并进行分析测定指标苹果汁果胶酶添加量草莓汁果胶酶添加量00.20.30.500.20.30.5透光率660nm抽滤时间澄清效果七、思考题1、酶制剂作用条件有那些?2、影响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那些?实验十 果冻的制作一、概述凝胶就是部分增稠剂大分子如明胶、果胶、卡拉胶等在水溶液中,其大分子链间的交链与螯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将水分子网络在体系中,使其不能自由流动,成为半固体状态,也就是凝胶果冻就是食品增稠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凝胶而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凝胶强度的小食品。学会果冻的制作工艺,对进一步掌握甜味剂、酸味剂及增稠剂的性能与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二、实验目的:1、 掌握果冻凝胶的条件以及影响凝胶和凝胶强度的因素2、 掌握甜味剂、酸味剂及增稠剂的性能三、实验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高分子溶质或胶体粒子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溶剂小分子充满在网架空隙中,成为失去流动性的半固体状体系,即为凝胶。增稠剂形成凝胶的胶凝临界浓度、胶凝临界温度均随体系的PH值、电解质的存在而发生变化。通过调节体系各种条件,可以促进其凝胶,并且提高其凝胶强度。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卡拉胶、果胶、明胶、各种水果、白砂糖、柠檬酸2、 仪器:烧杯、托架天平、量筒、水果刀、磁力搅拌器、白磁盘、纱布、电炉五、实验方法1、 实验配方:白砂糖8%、柠檬酸0.1%、明胶5%,苹果15%;2、 实验步骤:1)称取明胶6g于150ml烧杯中,加10ml冷水浸泡0.5h,然后在沸水浴种加热0.5h。2)称取白砂糖8g、柠檬酸0.1g与150ml 烧杯中,加入90ml水,在电炉上加热直沸,加入适量的苹果丁。3)将全部原料混合,搅拌后冷却。八、 思考题1、 简述增稠剂、甜味剂、酸味剂的性能和应用2、 影响凝胶的条件及因素。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