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812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据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A战国渠B灵渠C都江堰D长城2 .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的发展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商业的兴盛3 . 下列各项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兼并战争B制度变革C思想学术繁荣D社会安定和谐4 . “三家分晋”被看作是由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三家分晋中的三家是指( )A韩赵魏B齐楚燕C鲁楚燕D魏赵燕5 .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A甲骨文B金文C楷书D小篆6 . 北京人使用火的方式是 ( )A使用天然火B人工取火C使用火柴D钻木取火7 . “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浪潮出现B私学兴起C铁器牛耕出现D兼并战争频繁8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下列与该时期社会变化无关的是A“公作则迟,分地则速”B“诸侯变法,富国强兵”C“著书立说,百家争鸣”D“休养生息,凿空西域”9 . 孔子的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牛耕大约出现于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10 .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传递在北京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半坡人11 .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很多,很多地方发现古人类遗址,其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晚期智人12 . 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看完电影后,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A晋楚争霸B田氏代齐C三家分晋D战国七雄13 . 据(高淳县志记载:公元前541年,吴筑固城;前535年,楚克固城;前506年,吴王阖间伐楚烧固城宫殿。这些史料反映的情况是A夏、商、西周的更替B春秋争霸C战国兼并D百家争鸣14 . 下图中的三字经反映了A夏商的更替B秦汉的兴亡C两晋的交替D三国的建立15 .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D使用陶瓷16 .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讲道:“只有改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在兼并战争中最终胜出。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勤于耕织的人经商的人在战场立功的人固守传统的贵族ABCD17 . 下面结构图中处应填( )A世袭制、禅让制B禅让制、世袭制C分封制、郡县制D郡县制、分封制18 .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9 . 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A大泽乡B巨鹿C渔阳D陈县20 . “火种一经熄灭,人们就犯愁,向邻近的原始群落去借火,那时人烟稀少,要重新找到野火,不知又要等到何时。因此,火种熄灭的后果比我们今天停电要严重得多。”能使用这种“火种”并保持不灭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古猿D山顶洞人21 . 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处应该是哪一朝代开始建立的时间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22 . 在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你知道中国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23 . 秦朝时统一文字,把哪种文字作为全国标准文字( )A甲骨文B小篆C草书D楷书24 . 从下面两幅图片中,你能得出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信息是A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B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C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25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设立郡县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二、填空题26 . 远古时代,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27 . 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28 . 下图是( )的房屋,图三是 ( )的房屋。图三房屋的主人主要的农作物是 ( )。29 . 下图是_30 . 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个朝代的更替有大致了解。下列王朝依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秦朝 西周 唐 元 宋ABCD三、综合题31 . 材料一:材料二:观察图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代表的分别是距今多长时间的什么原始人类的房屋? (2)材料一中的房屋分别位于什么流域?建造者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造成他们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描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32 .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资治通鉴(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3)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33 .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图片说史】(1)请说出图中两个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了巩固统治,在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举【诗词析史】材料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2)材料一指的是哪部著作?它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材料悟史】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汉书景帝纪(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孟子治国的观点和汉初统治者推行的统治政策分别是什么?以史为鉴,请你为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提点建议。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填空题1、2、3、4、5、三、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