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800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期末监测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小明同学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他选择A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高举旗帜B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高举旗帜C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中国特色高举旗帜D良好开端走自己的路一国两制三个代表高举旗帜2 . 如果为下列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D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出现曲折3 . 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已占92.7%,这一状况说明我国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市场经济活跃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工业化的实现4 . 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A开天辟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转危为安B开天辟地遵义会议转危为安C焕然一新遵义会议光明前途D焕然一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光明前途5 . 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是A“一五”计划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6 .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B彭德怀C邓小平D刘伯承7 . 下列属于上题会议通过的决定的有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ABCD8 . 如果以“伟大转折”为主题组织历史素材,下列事件能够入选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百团大战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9 . 新中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外交政策的成熟B国民经济的发展C综合国力的增强D国际形式的变化10 .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废除的标志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B新中国的成立C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1 . 某校八年级(2)班出了一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板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中共“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C中共“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D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开始建立经济特区12 . 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沧桑巨变。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往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五四运动爆发 “百日维新”失败 和平解放 卢沟桥事变爆发ABCD13 . 有学者在文章中指出澳门的回归,将会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海峡两岸的官方人员接触、协商和谈判,又提供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场所。”这说明澳门的回归A促进台湾地区经济发展B有助于香港问题的解决C有利于海峡两岸的交往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14 . 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工业生产“以钢为纲”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ABCD15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停止“以钢为纲”彻底否定“两个凡是”停止“共产风”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ABCD16 .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A交通运输业B重工业C轻工业D农业17 . “一国两制”构想是谁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A毛泽东香港问题B毛泽东台湾问题C邓小平香港问题D邓小平 台湾问题18 . 我国政府在同哪个国家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美国B苏联C印度D缅甸19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侯,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文中的“他”是A袁隆平B李四光C邓稼先D钱学森20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明确规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22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1953年,我国开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三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那个大热的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材料二、三均摘自八上部编教材(1)根据材料一,简述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并列举至少两项“一五”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3)材料三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设成就的取得产生了什么影响?(4)列举材料三中所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一例,写出一点你对这一时期时代精神的理解。23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这两次运动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