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测试)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13841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思想引领时代。下列学术著作中,所宣传的进步思想与其他著作不同的是( )ABCD2 . 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这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扶助农工3 . 某学校初二同学进行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以下两幅图片,由此可以判断他们研究的内容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 历史上,曾经极大地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是( )文艺复兴运动 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国洋务运动ABCD5 . 王鑫同学在戊戌变法的课本历史剧中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6 . 近代,一些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7 . 香港近几个月来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违法暴力行径,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他们难道忘记了被他们伤害的香港在近代被迫与祖国分离,历经百年沧桑吗?香港因何被迫与中国分离?A马关条约的签订B南京条约的签订C天津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8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义和团捣毁教堂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9 .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当时的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诗写于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望厦条约10 . 与新青年杂志的创办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二次革命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1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与他直接有关的有( )成立兴中会 建立中国同盟会 倡导三民主义 举行武昌起义。ABCD12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火烧圆明园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BCD二、判断题13 . 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14 .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耻辱,它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见证了中国人的探索,洋务派在这里创办近代企业。( )15 . 三民主义是指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综合题16 .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恩恩怨怨一直影响着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天涯沦落人)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1)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马克思评价的历史事件使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主权开始遭到了破坏。同一时期哪国给日本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探索自强路)材料二如图: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中“总理衙门”的设立有何作用?材料三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但是他(康有为)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建议,如颁布宪法、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上渝中均未提。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晩清史(3)根据材料三,回顾所学知识,写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材料四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先是改革教育制度,第二是进行大胆的宪政变革,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时组建议会,实行立宪,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于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管理矿山、铁路等,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培养技术工人。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变法内容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一个失败一个成功的原因。(相逢不相识)材料五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5)请通过分析“工厂设口岸”的内容,说明其危害。(谁人不识君)材料六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他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6)根据材料六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日本某些势力要为侵略历史翻案,你有何看法?四、辨析题17 .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2)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采用共和立宪制的国家请举一例。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陈独秀认为“绝对不可能之事”所针对的时事背景是什么?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经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二、判断题1、2、3、三、综合题1、四、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