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测试)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9577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 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下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佛教传入中国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道教在中国兴起D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 . 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3 . 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BCD4 .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个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诸侯争霸B走向统一C战争频繁D国家消亡5 . 坐落于郑州黄河南岸,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二人巨型雕像,此二人应是A盘古、后羿B炎帝、黄帝C尧、舜D禹、启6 . 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元前221年建立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建立县制D修建了万里长城7 .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翻开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我们可以了解的是A中国最早王朝的日常祭祀B商王出征的占卜记录C甲骨文中使用最多的造字方法是形声字D它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朝开始8 .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封建统治B防止人民反抗C压制知识分子D统一思想9 . 下列关于我国远古传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相关传说,黄帝和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相传在黄帝之后,人们用禅让制来确立部落联盟的首领C相传大禹用堵塞的方式治水成功D这些远古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10 .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尊王攘夷”的实质是A尊崇周王室的正统地位B诸侯借此发展自己的势力C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D证明争霸战争具有正义性11 .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以下各项中集中反映当时高度发达文明成就的是( )彩色陶器烧制 青铜器制造 甲骨文记事 磨制石器加工ABCD12 .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他哪一教育理念的传承A因材施教B为政以德C“仁”的学说D有教无类13 .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A伶伦发明音律B隶首发明文字C嫘祖发明算盘D仓颉养蚕缫丝14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A辩证法的思想B仁和礼的思想C民贵君轻思想D礼治尊卑思想15 .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C发生在公元209年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 .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的建立者是A秦始皇B李斯C刘邦D项羽17 . (题文)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都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都用暴力手段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ABCD18 .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A彩陶B黑陶C白陶D陶罐19 .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统一D适者生存20 . 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商鞅在_主持变法,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齐国B秦国C赵国D魏国21 . 周易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与材料中描写的人物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B黄帝C蚩尤D禹22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23 .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这一历史事件出自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A汉高祖B秦二世C汉武帝D秦始皇24 .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的著名远古人类代表,研究他们的生产生活主要通过的方式是A神话传说B口口相传C考古挖掘D文字记载25 .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与战国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白渠二、综合题26 . 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了社会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形容周朝就是一个班级,班主任是周老师,班级最初有100多名同学,而后不断减少。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材料二:(1)西周初年“周老师”通过什么制度管理全班,从而巩固了疆土?这些“同学”有个共同的名。那是什么?到了东周时期,“周老师”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班级人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对比图一图二,图一漫画中的“老大”对应图二中的哪一职位?他有什么权力?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特点。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魏书高帝纪下(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