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8689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国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化。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发展的基础是A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同文馆B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办北洋西学堂C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D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制度2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岳飞3 .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4 .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武汉得此美誉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萍浏醴起义5 . 在戊戌变法中慷慨就义,为变法献身的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光绪帝6 .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ABCD7 . 对于八国联军对华采取的战争行动,英国外交大臣说:“不是为了改变慈禧太后政权。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外因生命和财产”。这说明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A维护慈禧太后的统治B镇压义和团运动C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得到更多的赔款8 . 学习历史要做到史论结合,即在注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结论。下列结论“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所依据的史实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括动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9 .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太平天国失败根本原因是( )A没有彻底革命精神B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农民阶级局限性10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査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之后各官厅人员之相称,皆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反映了A科学的思想B博爱的思想C自由的思想D平等的思想11 .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ABCD812 . 爱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往事时曾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判断一下,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 .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到佟麟阁“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等等,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些志士生活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独立B国家统一,民族复兴C百年屈辱,救亡图存D民族独立,改革开放14 .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B科举制度废除京师大学堂C抗日救亡阿Q正传D维新变法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15 . 1897年近代中国人创办了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个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C新华书店D生活书店16 .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B1936年12月,三路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C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17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宋教遇刺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二次革命ABCD18 .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位的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19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A武昌起义B萍浏醴起义C黄花岗起义D镇南关起义20 . 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香港岛被英国割占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C甲午中日战争台湾被日本割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失败21 . 罗瑞卿大将在参观虎门时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这句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在虎门爆发C虎门最早遭到列强侵略D关天培在虎门壮烈牺牲22 . 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一部分人的天真想法。下列人物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是奕诉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洪秀全ABCD23 .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今(2018年)A162周年B179周年C180周年D190周年24 . 1897年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A实业救国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25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B1898年百日维新C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D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26 . “庚子(1900年)和辛丑(1901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国民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27 . 20世纪初,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B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C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28 . 1895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了一个严重丧权辱国的消息,这令全国各阶层人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材料中所说丧权辱国的“消息”是指( )A英国逼签北京条约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本逼签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签订29 .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十四年按公元纪年应该是(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二、综合题30 . 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人民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1)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不同于以往条约的新内容是什么?(2)试举出此次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至少一例)(3)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31 . 船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侵略之船)材料一:图一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婪,也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强之船)材料二:材料三:1921年中国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图四)开始起航,宣告一个伟大巨人的诞生,中国从此走向光明!(胜利之船)材料四:图五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1)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这是哪个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图二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见证了中国一场什么运动?(3)材料二图三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之船。与这艘船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4)嘉兴南湖上诞生伟大巨人指什么事件?她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5)材料四这艘船见证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6)材料中的这些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胜利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三、辨析题32 . 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2)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可这一观点吗?请写出理由。(3)材料中所述的自救之路中,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指什么?其口号是什么?(4)地主阶级的自救之路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33 . 2016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又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回顾伟人的一生,为了挽救中国的命运,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对此某历史兴趣小组针对一本书籍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环节一:导言总结知识(1)在开篇导言部分的“立志与求索”中写有“上书李鸿章遭拒”和“萌生反清之志”等内容,请结合当时的实际形势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2)书中如果要出现一些辛亥革命相关的城市(武汉、沈阳、南京、天津),你认为应该是哪两个?理由是什么?(3)文中多次提到“起义失败”和“再次起义”等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谈谈这主要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环节二:材料分析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人民日报社论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4)根据以上材料,综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至少三个方面)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5)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二、综合题1、2、三、辨析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