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864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民众生活,以下各项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A小说大进军,关于南北战争杰出生动的历史小说B电影乱世佳人,描写南方女性斯嘉丽的人生境遇C论文美国南方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研究D战争期间政府留下的文书档案及私人信件2 .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废藩置县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层次结构相一致的是A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美国冷战政策C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D英国议会欧洲共同体联合国3 . 1856年,他在竞选演讲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人。”这里的他是A亚历山大二世B华盛顿C罗斯福D林肯4 . 他相信当时已日益盛行的地圆说,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佛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这次航行的结果是A完成了环球航行B到达率印度半岛C到达美洲D发现了南非好望角5 . 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6 .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由此人类进入了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钢铁时代D信息时代7 . 有人认为19世纪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下列不属于这一时代的科学成果是A电灯的发明B物种起源C汽车的出现D飞机的发明8 .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相信地圆说、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大西洋、印第安人、引发殖民掠夺”这些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麦哲伦B迪亚士C达伽马D哥伦布9 .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有座奴隶制城邦,堪称“全希腊的学校”。根据拟对该城邦的了解,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以农业经济为主,实行奴隶主寡头政治B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C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元老院是其最高国家权力机构10 . 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与魔鬼共骑是一部以美国内战为题材的影片,你认为其中最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一片段( )A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连连胜利B黑人奴隶踊跃报名参加南方军队C“南部同盟”率先挑起内战D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颁布宅地法1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至1890年的160万人。材料中“第一个变革”的作用是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推动了俄国人口的增长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2 . 下列哪些文明属于古代印度的文明?哈拉帕 克里特 摩亨佐达罗 迈锡尼ABCD13 . 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B独立宣言的发表C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D波士顿倾茶事件14 . 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教学,其共同点是都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都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都处在资产阶级巩固与扩大阶段都主张向西方学习ABCD15 . 17世纪晚期,英国率先由“一个人统治的国家”转变成“一群人共同统治的国家”。实现这一变化的途径是A自上而下改革B殖民争霸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D科学技术变革16 . 7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新上台执政的( )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A孝德天皇B苏我入鹿C德川家康D德川庆喜17 . 19世纪中期,最先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18 . 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天我们可以乘坐轮船漂洋过海乘公共汽车上学乘飞机在天空翱翔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BCD19 . 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是指意大利A工商业最为发达B率先开辟了新航路C首先倡导复兴人文主义D最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20 .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二、综合题21 . (拓展明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煤产量示意图材料二: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材料三: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2)材料二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内容有关?22 .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材料二: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材料三: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近代史上,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因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年5月4日)(1)材料一中这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什么事件?请列举这场大辩论所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列举两项)(2)材料二中“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首先产生于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3)十月革命发于哪年?材料中提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请举一例史实加以说明。(4)结合上述材料,就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3 . 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文明进步的重要形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早在爱琴文明时期,希腊人就与相邻地区的古老文明有所接触,希腊半岛因毗邻东方,得以近水楼台地吸收已有的东方文明成果。东方人不仅带来了玉器、香料、陶瓷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有科学、诗歌、神话等思想层面的结晶,亚非文明的输入极大提升了古希腊文明水平,使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材料二(1)依据材料一和图一,概括古希腊文明的特点。(2)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遣唐使来华的目的?举一例证明。材料三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24万人。200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高达70万人。2017年共有近50万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外留学趋势。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叩关”,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日本遇到了生存危机。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材料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因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运动,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西方的“叩关”促使“日本社会转型”的事件。(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3)上述材料和问题体现出来的历史主线是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