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1830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32分)1. (4分) 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汽车拐进草萍,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开起。_改为_改为_改了国藉,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练故土的。_改为_改为_2. (10.0分) (2019九上浙江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千古文人家国梦”,诗意的文字,失意的人生。“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借用典故,为虚度光阴而悲切;“汉文有道恩犹薄,_”刘长卿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贤,道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但是,伯乐难觅的失意又怎会压垮文人的傲骨,范仲淹虽遭贬谪却仍以“_,_”自勉,立志以万家忧乐为先;李白寻梦之路艰难却壮志未泯,“_,_”,希望有一天能扬帆起航到达理想的彼岸。3. (6分) (2018八上龙港期中)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盖竹柏影也_每至晴初霜旦 _负势竞上_4. (3分) (2017九上北京开学考) 根据红岩内容拟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云满天恐怖白雾绕山城”,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霉饭充饥忠于党歌乐山下B . 丹心一片染血红岩迎黎明C . 冰雪严寒方显出梅花香气D . 铁链哗哗誓死抗争卫信仰5. (9分) (2019七上龙湖期末)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1) 文段中说“打破我盘中之暗谜”是指_。 (2) 结合名著说说,祖师对悟空的教导对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3) 文中孙悟空的经历使他的人生有了怎样的变化? 二、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0分) (2019九下南沙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有母亲赵海宁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一起生活。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我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原载教育之音平台,有删改)(1) 本文主要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这样”指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3) 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个男人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4)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太过朴实,毫无新意;也有人认为,这恰是标题的点睛之笔。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5) 本文的结尾再次谈到母亲的“舍得”与“赢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舍得”与“赢得”的理解。 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7. (6分) (2019八下衢州期中) 阅读下面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 , 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 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 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8. (15.0分) (2019七下天台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1)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书不成,去 _ 剑,一人敌 _不足学_又不肯竟学_(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4) 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非常中肯地对项羽、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5) 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四、 语言表达运用 (共1题;共42分)9. (42分) (2019太仓模拟) 请以“走在洒满阳光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32分)1-1、2-1、3-1、4-1、5-1、5-2、5-3、二、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1、6-2、6-3、6-4、6-5、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7-1、7-2、8-1、8-2、8-3、8-4、8-5、四、 语言表达运用 (共1题;共42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