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57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他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动词)B挑拨离间、目眩神迷、有益无损、人情世故。(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一样)C“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 . 在下面三句话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新派火锅更干净,有人说老派火锅更香浓,但这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只有亲自尝试一下才知道谁更合自己的口味。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这种技术让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改弦更张,_这一技术。小李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究竟采用难免B毕竟沿用难免C毕竟采用不免D究竟沿用不免3 .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选,该诗是艾青的成名作。作者在该诗中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与无尽的怀念之情。B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科举制度成为该书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在作者笔下,这个制度已经极度腐朽。C祥子是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重要人物,在二十二岁那年,他买了一辆刚打好的车,从此再也不用为“车份儿”着急了,可惜好景不长,为了埋葬虎妞,他只好把这辆车卖了。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部科普巨著,揭示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奥秘。该书行文活泼,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场探索与发现之旅,读来情趣盎然。4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脑髓(su)窒息(zh)倔强(ju)人声鼎沸(fi)B澎湃(pi)啜泣(chu)羁绊(pn)叱咤风云(ch)C琐屑(xu)镂空(lu)蓦然(m)锲而不舍(qi)D祈祷(q)拮据(j)诓骗(kun)戛然而止(ji)5 . 下面对傅雷家书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傅聪转入苏联学习一事,傅雷是明确反对的,他的做法比较专制,以致傅聪一段时间回避与他通信交流。B“赤子之心”是傅雷家书贯穿的精神,同时也是傅雷做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C傅雷认为,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手段,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D叮嘱通信“记帐”,体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牵挂;叮嘱收支“记帐”,体现了傅雷注重培养儿子的理财意识。二、字词书写6 . 自然万物入眼入心,常被中国人演绎出精彩的句对,请欣赏下面的对联,并将其上联用正楷字规范、准确、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别把人生调成纠结模式一文,完成后面小题。我有个朋友,人很好,但性格不好。有一次,他想买一款相机。先是在网上看攻略,然后是给同学打电话咨询,前前后后不下20多个电话,总算定下了要买的牌子。接着便是到商场选货,反反复复比较了很多次后,终于买下了一款。可是,刚出商场就后悔了,接下来的几天,更是在后悔中度过的。在我看来,相机根本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享受,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其实想想,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纠结的人还不在少数。人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与过去的决断较劲、反悔中消逝的,悄无声息地把当下的时光和美好输得精光。很多时候,人生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错过享受最好的时光。譬如,做父母的纠结,既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优秀,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做老师的纠结,既不允许学生插嘴,又希望学生有创新精神;做孩子的纠结,既厌恶父母管束,又懒得自己出来打拼;做学生的纠结,既不认同老师某些观点,又怕得不到毫无意义的分数;做朋友的纠结,既想得到他的鼎力相助,又害怕他带来的麻烦人生也是如此,我们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行动,却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后悔,不仅扭转不了已成定局的事实,还会错过当下,更仓促了即将到来的明天。人生若调成纠结模式,就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死循环里,无声无息中消耗掉了你所拥有的眼前。殊不知,人生的路很漫长,无论怎么选择,我们都要走向成熟,都是朝着终点走去。选择的对与错没有绝对,就看你心灵的境界有多宽广。每个人都曾后悔过,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错过不能重来,与其在懊恼中纠结过去,不如抓住当下正好的时光美景。谁也不敢肯定,路人甲没有转身的时候。7 . 文章以朋友纠结于买相机的故事开头,有何作用?8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1)第段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地写出了生活中一些纠结的人和现象。(2)本文采用的是议论文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9 . 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本文相关观点对小洁同学进行规劝。 【材料一】小洁是一个性格内向、缺少主见的同学。上初三了,她在紧张学习的同时,又纠结于是否要像某些人那样买一本同学录请老师同学们留言以作纪念。【材料二】从心理学上来讲,遇事过于纠结是一种“选择困难症”,如果处理不当,会令青少年产生许多消极的心理情绪,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10 . 解释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11 . 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12 . 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跳出心灵的“井口”刘元通人生需要参照。没有参照就没有比较,缺乏比较就容易迷失自我。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适,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2日)13 .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或短语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特点的一项是( )A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B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C国学大师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空杯”心态。D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14 . 下列对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道理论证B对比论证比喻论证C举例论证对比论证D道理论证引用论证15 . 下列对“心灵的“井口”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心灵的“井口”在文中指自我设限的思维与行动的边界。B我们为自己的成长设置了天花板,因此心灵的“井口”变得固化。C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D跳出心灵的“井口”,要警惕不要跳进另一口“更大的井”里。16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庄子里的寓言故事的用意是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增强文章的趣味性。B第段的论点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C第段列举了自我设限的种种表现,第段论证了应该怎样跳出心灵的“井口”。D选文最后一段呼吁我们要从此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四、句子默写17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后值倾覆,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突出孙权年少有为,武功盖世的句子是:_,_。(4)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请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节选自板桥自叙)注:激:激励,激发。委蛇:曲折前进。奥区:深奥区域。1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B无肥鲜滋味之享/陶后鲜有闻C益慕圣贤之道/香远益清D主人日再食/隐天蔽日19 .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0 . 在语段(甲)的“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求学的艰苦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1 . 如何学习才能取得成功?请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六、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2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3 . 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作文24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梦想就像是一粒种子,埋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即使埋藏数百年,也终蕴藏生的希望,只要你不断努力,这粒种子就会发芽,开花,为你展现最美的姿态。把握今天,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才能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请以“梦想从这里起航”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25 . 蓦然回首,发现自己长大了。变得不再爱哭、不再孤独、不再空想、不再胆小请以“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填自卑、骄傲、害羞、等待、贪玩、想家、粗心、放纵自己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注: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