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900138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按要求填空。 (1) 朔气传金柝,_。(木兰诗) (2) 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知不足,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嘉肴) (5) 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_,_。 (6) 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9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菩萨蛮宋张元干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注释】该词作于诗人晚年。作者晚年遭逢厄运,常寄情于山水之间。(1) 上片“_”和“_”两句流露出词人狂气和不服老的心境。 (2) “插花还起舞”和“把酒共留春”两个行为,展现了词人_的生活状态。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3. (8分) (2019肇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便舍船B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吾妻之美我者C . 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D . 万钟于我何加焉 大王加惠(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应当舍生取义。B . 在人性方面,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义”,本文就是其“性善论”和民本思想的代表作。C .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人们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选择来比喻人们面对生和义的时候的选择。D . 本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孟子的大义凛然,表现了孟子的雄辩,颇具说服力。4. (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席子。濡(r):沾湿。逾:通“愈”,更加。(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徙衽以从阴_其阴逾去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3) 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0分)5. (7分) (2019七下东莞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问之趣味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有人看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我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诸君切勿误会,以为我是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钱。而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是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的。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影响学问的趣味。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做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第二,不息。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每天跑一个小时,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了。诸君啊!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学问贫弱”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假如你每天定下一小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便要钻研进去。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恐怕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借助外物,不会亏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选文有删改)(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主体,是因为它符合作者的道德观念。B . 作者认为,若是用消遣的态度来做学问或是用心不专一便无法不引起研究的趣味。C . 文章最后一句形象地告诉我们,要体味学问的趣味,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D . 作者建议,要保持“学问欲”,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时来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即可。(2) 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要忙的是自己的趣味,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B .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最合于趣味主义条件。C .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和“有所为而为”两者的结合。D . 就算嗜好不同,只要朋友与我都有研究精神,便会把彼此的趣味摩擦出来。(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怎么做才能尝到学问的趣味。 6. (3分) (2018九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烧炭工和绅士亚米契斯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选自爱的教育,略有改动)(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 (2) 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划线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 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3) 第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30字左右) (4)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 (5) 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 (3分)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2)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讲一讲学习历程;_;_;绘一绘前程美景。 (3)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 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拟写:_,_。(_)(4)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9八上玉溪期末)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岁月匆匆,十四五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回忆,也有向往;有烦恼,也有快乐;有失去,也有收获。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联系生活实践叙述事件,写出体会,要有真情实感。不管选择哪个题目写,书写一定要规范,工整。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1、1-2、1-3、1-4、1-5、1-6、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1、2-2、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3-1、3-2、3-3、4-1、4-2、4-3、4-4、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0分)5-1、5-2、5-3、6-1、6-2、6-3、6-4、6-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1、7-2、7-3、7-4、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