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899124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角色/角逐 兴奋剂/兴冲冲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B . 背包/背弃 开小差/差旅费 寡廉鲜耻/屡见不鲜C . 纤夫/纤维 人行道/行业语 横冲直撞/飞来横祸D . 提纲/提防 冠心病/冠名权 调虎离山/陈词滥调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汲取 繁衍 金璧辉煌 吹毛求疵B . 取谛 绰刀 断章取义 怒不可遏C . 麾军 藉贯 恃才放旷 恼羞成怒D . 诘难 喑哑 黎民百姓 豁然贯通3. (2分) (2016九上射洪期中) 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B .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 . 我们班主任为了调和同学关系,所有动听的话都讲了出来,整个下午都强聒不舍。D . 闻一多是言行相顾的学者、诗人和革命家,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4. (2分) (2013衡阳)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司马光孙权劝学B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C . “豆腐西施”鲁迅风筝D . 胡屠户吴敬梓范进中举5. (2分)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A . B . C . D .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 (4分) (2018九上秀山模拟) 依照下面语段前面的示例,接着仿写两个句子。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_,_;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7八上普陀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近些年,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走进了大众生活。(1) 某同学要制作一份小报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 ) A . 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B . 在火车票上印上二维码,记录买票人的信息,采用二维码进行售票、检票,可以大大提高通行效率,防止伪票。C . 在报纸、杂志上印刷二维码,读者通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能够快速的在手机上阅读报纸、杂志上的内容。D .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研制出多种码制。(2) 请向小伙伴再推荐一个生活中运用二维码的例子(试卷上已有例子除外),并用一句话说说它的好处。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8. (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生物发光的奥秘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微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去节省能量,因此主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发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1885年,社堡伊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了。我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低而后者能级很高。一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态,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给它足够的能量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生氧化反应,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不适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1)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知道生物发光的原理了?请谈谈你的了解。(2) 第段中使用了和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结合句子谈谈它的作用。(3) “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这句话中,划线词“绝大多数”能否删去?请作分析。9. (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古藤A.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B.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因而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1)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结合课文,说说古藤具有怎样的品质让“我”敬慕?(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 本文有很多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选择一句作点评(4) 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你能说说作者通过古藤的形象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10. (13分) (2012仙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这一辈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风平浪静,无惊无险,那也很遗憾、乏味。无论如何,总得“爆发”上一回两回,即崩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以一展平生所学,建奇功,立绝学,创精品,一举成名天下闻。“爆发”,就是一个人在特殊时期,在极短的时间里,迸发出极大的能量,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创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喷一样。据传,老子一辈子默默无闻,50岁那一年,连个小芝麻官也丢了,就骑着青牛,离开家乡西行,到秦国去讲学。过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给截住了。要他留点东西再走,于是就有了函谷关前那一次大“爆发”,留下了伟大著作道德经老子的“爆发”,用了两天时间。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华,21岁就死于非命,在临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总“爆发”。他知道第二天必死无疑,就一夜无眠,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手稿。特别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改查了整个数学面貌。伽罗华的“爆发”,用了一夜光阴。黄河大合唱则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共同“爆发”的结果。1939年暮春,光未然躺在延安的医院里,5天写出了全部歌词。接着,冼星海在小窑洞里谱曲,花了6天时间,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不朽杰作,就这样问世了。这既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他们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峰。安史之乱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听到他最喜欢的侄子牺牲的消息后,五内俱焚,痛不欲生,愤怒情绪无以排遣,抓起狼毫,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祭侄帖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抒发得淋漓尽致,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颜真卿书法创作的一个高峰。芸芸众生,名人和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平时看着大家似乎都一样,但是名人一生总有那么一两次成功的“爆发:突然地一鸣惊人。突然地鹤立鸡群,突然地与众不同,“突然一峰插南斗”。当然,“爆发”看似只有几天甚至更短时间,其实,可能是一个人数十年努力积累的结果,甚至可能是一生不懈奋斗的一个总结,所谓得之在瞬间,积之在平时。也就是说,“爆发”固然需要灵感,需要激情,需要过人的智慧,需要能把握机遇的机敏,但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这样,一旦遇到天时、地利、人和,便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实现自己人生的重要“爆发”,攀登上自己人生的最高峰。(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2) 文章第段与第段不能调换,理由是什么? (3)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 老子在函谷关前大爆发,用两天的时间完成伟大著作道德经。B . 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所选事例中外兼顾,古今皆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C . 第段划线句运用排比手法,一气贯注,极具感染力。D . “爆发”固然需要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更需要灵感、激情、智慧以及把握机遇的机敏。(4) 细读文章第段,请联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11. (9分) (2017八上槐荫期中) 根据原文默写。 (1) 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2) 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 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 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吴均与朱元思书) (7) 此时相望不相闻,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 大方无隅,_,大音希声,_。(老子第四十五) (9) 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秋下荆门【唐】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注】荆门:山名,即荆门山。剡中:地名。(1) 第一句中的“空”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 本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3. (12分) (2016七上澄海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废弈向学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注释】 举:应试。以:因为。苍头:仆役,奴仆。仕宦:做官。诣:到。赤彪:人名。许:处所,地方。假:借。(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颇以弈棋废日/日月星宿,不当坠耶B . 岂是向京之意乎/意与日去C . 若读书/若屈伸呼吸D . 至通夜不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琛 怅 然 惭感 遂 诣 赤 彪 许 假 书 研 习 闻 见 日 优。(3) 阅读选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说出其中两点。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家是一只船,载你走向远方;家是温暖的港湾,等待你随时避风靠岸;家是永远的岸,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回到这个岸。蜗牛遇到危险,会缩回它的壳这个家;人们劳累了一天,会回到自己的家;宇宙飞船完成了外太空飞行的使命,会回到地球这个家。请以“回家真好”为题目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7-1、7-2、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8-1、8-2、8-3、9-1、9-2、9-3、9-4、10-1、10-2、10-3、10-4、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3-1、13-2、13-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